南方周末记者爆炸前一小时目睹大雾中拥挤的义昌大桥 断裂的归途

当天事发地的能见度降到了30米。但该路段并未按规定封闭。于是9吨的烟花爆竹和春运回家的人群,一起在大雾中挤进了义昌大桥。而中国近年来的一系列重大桥梁事故,从南到北,原因各异,但都在告诉我们一点:我们的经济和社会发展速度,把以桥梁为符号的交通系统远远地抛在了后面。

责任编辑:杨继斌

营救机械的吊钩像一个巨大的问号。此次事故的诸多疑点,尚待解答。 (匿匿❘东方IC/图)

当天事发地的能见度降到了30米。但该路段并未按规定封闭。于是9吨的烟花爆竹和春运回家的人群,一起在大雾中挤进了义昌大桥。

公开的资料显示,河南省包括连霍高速河南段在内的多条高速公路,在建设中均存在已被严格禁止的违法转包现象;南方周末记者所获得的一份报告显示,目前连霍高速河南段的车辆通行量,是设计通行量的两倍。

中国近年来的一系列重大桥梁事故,从南到北,原因各异,但都在告诉我们一点:我们的经济和社会发展速度,把以桥梁为符号的交通系统远远地抛在了后面。

2013年2月1日清晨8点50分。致命的爆炸发生时,义昌大桥正陷入拥堵之中。

自西向东的车辆首尾衔接着蠕动在桥面上。货车司机程刚生紧盯着前面货车的尾灯,清晨的大雾越来越浓稠,这使得他几乎都看不到更前面的一辆车。

当日,北方大规模的阴霾天气已经持续了近20天。当地的气象预报显示:当日白天无持续风向,风力≤3级;最高温度8℃,最低温度-2℃。事件发生时,该路段的能见度降到30米以内。

沉闷的爆炸声是从程刚生的身后传来的,强大的冲击波令桥面颤动,给停滞的车流带来一次剧烈的“颠簸”。

爆炸发生于大桥由西向东第二个桥墩,巨大的力量对这种结构为简支梁桥的桥梁有着毁灭性的破坏。大桥中间高二十余米的支撑桥墩在冲击下,断裂下落,承负桥面的T型梁失去了支撑。中间桥墩两侧长40米的10根T型梁,带着桥面的车辆轰然落下。

事后官方的调查表明,一辆载有烟花爆竹的大货车是此次塌桥事故的“罪魁祸首”。参与现场勘察的排爆专家王百姓介绍说,肇事车辆装有的350多袋“雷子炮”和200多箱内筒式烟花约有9吨,相当于一吨炸药的当量。这些烟花爆竹摧毁了义昌大桥。

23.6米的高度产生的势能足以摔扁坠落的车辆,并带来惨重伤亡。公布的死亡人数一再被刷新,从6人到9人,最后又修正为13人,受伤11人。

事故现场惨不忍睹。13名逝者的回家路永远断在了这里。 (CFP/图)

应封而未封的公路

雾大到几百米外的人都看不到爆炸产生的烟火。但高速公路却未按惯例封路。

2月1日清晨大爆炸发生前一个小时,南方周末记者曾经过义昌大桥。当时连霍高速三门峡段一直处于堵车状态,客车时走时停。北方南下的冷气流,带来了零星的小雨,整个道路陷入一片大雾之中。之后,随着天亮车流量逐渐增加,雾也更浓了。

2013年的春运从1月26日开始,公路系统除了承担年关时期的货运,运送旅客的规模预计将达到31.04亿人次。义昌大桥所在的连霍高速公路是连接东西的大动脉。和落桥的众多车主一样,程刚生准备拉完这趟货物就回家。

这本是程刚生年前最后一次“拉货”。

1月31日,他的大货车在成都的一家物流公司完成了货物装配。这辆铁龙牌的半挂车货箱装满了各种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网络编辑:思凡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参与评论


精选评论 (62)


回复

2014-04-11

当年美国在滇缅公路造的桥用了多少炸药才拆除!该不该拆除是另一回事。

回复

2013-07-09

哦明白了2月的新闻啊

回复

2013-07-09

哦明白了2月的新闻啊

回复

2013-07-09

你这照片是?都穿着棉服?

回复

2013-03-01

恳请南方周末记者 雷磊 特约撰稿 习宜豪 ,继续追踪报道这次义昌大桥垮桥事件,这是国务院督办的案件,总不能不了了之吧?

2013-02-26

请南方周末记者 雷磊 特约撰稿 习宜豪 继续追踪报道这次义昌大桥垮桥事件,这是国务院督办的案件,总不能不了了之吧?

回复

2013-03-01

“可以承受”是车辆的设计载荷能力,实际载重是另一码事。当时装鞭炮的车辆,实装9吨,还有几辆是小轿车,显然不是车辆的载重压塌了桥梁。

2013-02-26

假如一个轮子承受5吨的重量,20个轮子就可以承受100吨,两辆汽车在一起,这一跨就有200吨,肯定是受不了的。按照桥梁荷载设计标准,那一跨桥梁,可以承受两辆55吨重车,也就是110吨,我看实际上承受大于200吨,也算很好的施工质量了。

回复

2013-02-26

看了全部的跟帖,都是不懂桥梁的人在瞎咋呼。

回复

2013-02-26

假如一个轮子承受5吨的重量,20个轮子就可以承受100吨,两辆汽车在一起,这一跨就有200吨,肯定是受不了的。按照桥梁荷载设计标准,那一跨桥梁,可以承受两辆55吨重车,也就是110吨,我看实际上承受大于200吨,也算很好的施工质量了。

回复

2013-02-26

请南方周末记者 雷磊 特约撰稿 习宜豪 继续追踪报道这次义昌大桥垮桥事件,这是国务院督办的案件,总不能不了了之吧?

回复

2013-02-25

其实上去也好,如何封闭了车没上去而是走在省道上,人多车多的,发生爆炸更危险。。你说是不?主要的还是加强监督检查。。

回复

2013-02-21

支持

2013-02-11

不是可能性,是真实性!那个柱子就是桥墩的上端头,是与横梁链接的构件,应该留出钢筋露头与横梁的钢筋笼连接,然后浇筑混凝土。而这里是光秃秃的,被鞭炮爆炸的冲击波振动,能不倒塌吗?

回复

2013-02-20

唉!太惨了!

回复

2013-02-17

不是将给子孙们留下的会是无尽的伤痛。而是现在就已经给我们自己留下了无尽的伤痛。你敢保证下一个走在桥上,却被翻下桥去的不是你吗?

2013-02-11

可以说,光追求GDP、建设速度中国,好多基础设施建设都存在设计和质量方面的问题。再不吸取这些沉痛教训,将给子孙们留下的会是无尽的伤痛。

回复

2013-02-15

交警部门常常以罚代管,交了钱了事,只是盯着你的钱,根本就没有人去管超不超载,以及超载对路面和安全的危害,他们只以超载为借口揽财罢了,哪有人去管老百姓的死活和安全.特别是河南省,多年以来的都是如此.

回复

2013-02-11

可以说,光追求GDP、建设速度中国,好多基础设施建设都存在设计和质量方面的问题。再不吸取这些沉痛教训,将给子孙们留下的会是无尽的伤痛。

回复

2013-02-11

不是可能性,是真实性!那个柱子就是桥墩的上端头,是与横梁链接的构件,应该留出钢筋露头与横梁的钢筋笼连接,然后浇筑混凝土。而这里是光秃秃的,被鞭炮爆炸的冲击波振动,能不倒塌吗?

2013-02-10

请大家注意第二张照片左上方倒塌的柱子,断裂的截面上几乎没有钢筋,而按施工要求应该是圆柱形的钢筋笼,因此,存在偷工减料的可能性。

回复

2013-02-10

唉.  预防.       人的生命重要呢.

回复

2013-02-10

请大家注意第二张照片左上方倒塌的柱子,断裂的截面上几乎没有钢筋,而按施工要求应该是圆柱形的钢筋笼,因此,存在偷工减料的可能性。

回复

2013-02-10

桥是不牢,但因为炮仗制作没有什么规定,力量无限,所以造成这个后果。 不过,中国老百姓也没有办法,而且好骗,所以,问题总不能治本,以后还是如此。

回复

2013-02-10

为啥不征集桥北目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