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眼】始于1895

2011年,我采访了史学教授张灏,他说,中国的激进主义必须从1895年谈起,才能了解这是怎么来的。几个月后,我采访了《太平轮一九四九》的作者张典婉,她说,要了解台湾,就要了解1895年。正在上映的电影《赛德克·巴莱》,开头就是1895年。

1895年之后,民族主义成为中国普遍的空气,救亡压倒启蒙。毫无疑问,侵略者须被驱逐,驱逐不了,选择战死,也令人钦佩。电影里,赛德克族头领莫那·鲁道对于“野蛮的骄傲”非常看重,连日本人都说,这有武士道精神。

有人说,看这部电影只要看男人怎么热血就行了,不用搞清楚历史,不用搞清楚剧情——这样的观点实在太糟糕。电影是以“雾社事件”为原型。无论是历史上还是这部电影里,“雾社事件”中被杀死的日本人大多是妇孺,还有许多赛德克妇孺自杀和被自杀。无辜妇孺在战争中不能被杀害,这是底线,即便你对这些妇孺家里的男人们恨之入骨。如果所谓的热血是不管对手妻儿和自己妻儿的死活,这一点儿都不男人。

电影给我印象最深的是那两个赛德克族警察。他们是原住民,但在日本人那里工作。他们希望原住民获得尊严,但反感对日本人的杀戮。他们既没有选择日本神社,也没有选择彩虹桥,他们选择了自我了断。我还去查了资料,历史上真有其人。我要是导演,会以这两个人为主线,他们才是“文明冲突”集中的体现者。

本片导演魏德圣说过,“雾社事件”挑战人的价值观,你不知道是该为原住民叫好,还是为那些日本人难过。电影里,莫那·鲁道背着枪冲到现场时,看到满地尸体,安静地走上升旗台,坐到了日本国旗上。魏德圣对此的解读是:这就是我们要的吗?我们长期累积所想要的结果就是这样的吗?

但是,很多人没有领会魏德圣的意图,他们对于电影的观感是:终于又把日本鬼子给暴揍了一顿,这一次揍得比以前更漂亮更悲壮。还有人非常感慨地说:有了这种精神,不怕黄岩岛收不回来。

我们会批评以往“抗日”电影里的人物过于扁平化,但对于一部人物性格复杂的电影,我们又作了扁平化的理解。只能说,我们得费点儿工夫重新去了解历史。那么,还是从1895年开始吧。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