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经】有多少人隐性失业?
在此艰难时刻,如果改变体制,使中国工人的效率提高3倍,工资上升与全民保障的风险将被克服。如果以国企式的普遍就业、降低效率与增加“公家人”来应对可能的失业率上升,中国将进入计划时代的隐性失业。
如果改变体制,使中国工人效率提高3倍,工资上升与全民保障的风险将被克服
让我们设想这样一幅画面:越来越多的工厂将制造基地搬回美国,而中国有越来越多的企业主受困于工人工资的提升,同时又有大批的劳动力隐性失业。
这幅不幸的画面是真的,而后果是否悲惨取决于中国的应对之策。
今年5月,《华尔街日报》报道,惠而浦公司将旗下KitchenAid品牌手持式搅拌器的生产业务转回了美国本土。这只不过是制造业回流美国诸多事例中的一则,另一些大型公司如谷歌则将新推出的无线家庭媒体播放器Nexus Q的设计和制造放在美国。而通用电气今年则在路易斯威尔市开设了一家主要生产冰箱底部冷冻室和热水器的新工厂。当地政府用掌声、财政奖励与减税,欢迎这些企业,而一向强势的工会则同意降低薪酬,以鼓励企业吸纳更多的劳动者。
在30年的全球制造业大迁徙后,全球迎来一波轮回。美国鼓励制造业回流与储蓄,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依靠金融战无不胜的体制,回到金融与实体、消费与储蓄两条腿走路,这是不可逆转的全球大趋势。
波士顿咨询集团的一项最新调查显示,总部设在美国的制造业高管有超过1/3的人计划将生产从中国转回美国。而埃森哲咨询公司的报告显示,受访的制造业经理人有约61%表示,正在考虑将制造产能迁回美国,以便更好地匹配供应地和需求地。
制造业回流,似乎是因为中国工人的成本上升了,实际上是中国工人的工资效率下降了。
波士顿咨询集团与其他民间智囊不止一次强调,中国工人工资正在上升。美国经济和政策研究中心主任德安·贝克尔表示,中国工人的工资大约为每小时2到3美元,几年前则为不到1美元,而在美国,大约每小时为18到20美元。
关键问题是,美国制造业工人每小时的产量平均是中国工人的三倍左右,因为在美国,自动化程度更高,生产流程也更高效。而中国的大多数工人没有受过专业的技术培训,政府新近开办的许多大学开设了一些无用的专业,似乎主要是为一些人提供教职,而对于企业真正所需的中高端技术工人,却缺乏行之有效的培训渠道。另一方面,正在建立的全民保障体系,成本主要由企业与工人承担,但以往异地工作动辄清零的医疗保险等,显示了政府对企业与工人的体制性掠夺,以及保障体制分配的极度不公。
另一方面,全球供应链非常脆弱,为了降低成本,各企业纷纷降低库存甚至实行零库存,一旦出现大灾难如日本大地震,全球的汽车等重要行业供应链就彻底完蛋。因此,一些企业宁愿增加成本,将重要供应基地搬回本国,或者将终端组装搬回家,以满足当地消费者苛刻的口味。
中国企业并非无用武之地,搬回美国的惠而浦搅拌器,其注塑机、绝大部分原材料仍来自于中国。而东南亚等国生产的鞋袜等中低端的机械,主要进口自中国,这是中国30年经济发展的最大成果——形成了中低端工业品的完整产业链,可以生产中低端的大型机械设备。美国制造回流不那么可怕。很难想象,美国会把全部的制造业都搬回美国,由美国的工人而不是印度班加罗尔的工人来接听电话。世界产业还是会全球化,只不过中国出口盛极而衰经历了完整的轮回。
在此艰难时刻,如果改变体制,使中国工人的效率提高3倍,工资上升与全民保障的风险将被克服。如果以国企式的普遍就业、降低效率与增加“公家人”来应对可能的失业率上升,中国将进入计划时代的隐性失业。假设四千多万“公家人”中多余的一千万左右被裁撤,假设机器取代了目前五分之一的工人,那么,中国所谓的用工荒就会露出效率低下、素质荒的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