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信(20120723)

我视他为同龄人

我视陈凯歌为同龄人,都是老三届,下过乡,插过队,当然之后的人生道路迥异,他的成就比我们多,日子过得比我们滋润精彩,但同龄人仍然是同龄人。

至少我能理解他的清高与骄傲,也能理解他不得不放下身段去迎合市场。对于60岁仍在寻找转身的路径、心头仍有扑灭不了的创作与创业激情,及转身过程中的步履蹒跚、徘徊彷徨,我不仅能理解,而且也能产生共鸣。

他的作品我看得不多,或几乎没看过。我无意在此妄评他的作品,但这并不影响我试图接近他的内心深处,他早期的作品尝试过对荒唐岁月的反思,之后的高雅和华丽,仅获得两极的评价。据说新作品的备受关注,与“接地气”的回归有关。

我视他为同龄人,知青一代人的使命,其实才刚刚开始。

屌丝逆袭,足以证明。

——杨锦麟(资深媒体人、香港卫视执行台长)

《凯歌六十 霸王远去》

一直觉得“接地气”这种说法的泛滥很莫名,它只是迎合观众的一种手段,并不是惟一的标准。然而事实上,经典的电影,更多的是抛开地域文化之间的差异而达到某种认同,与接不接所谓的地气没多大关系。

——鲁念安LOY(新浪网友)

《邓锦杰留下的难题》

此刻,诅咒那几个被救者已没有意义,他们的肉体被救,但人并没完全活过来,灵魂更需要救赎。恐怕我们满眼已是行尸走肉。我们是否也要首先救救那个被大环境污染的已渐行渐远的自己,不用再失去邓锦杰地救自己。

——余富明(新浪网友)

《“耶鲁女孩”夏华斯来华寻亲》

充满人情的报道。但是不能忽视的是“耶鲁”与“寻亲”两个标签。本文的轰动与“耶鲁”的明星效应可能非常密切。遗弃孩子的原因无论是“贫困”还是“计生”,都让人痛心,因为同样的事情发生在自己的身边,也是那个时代的标签。

——山尽溪出(新浪网友)

看到这篇较为客观的报道得知,很多家庭去参与见夏华斯并未有所图谋,更多的是为能从精神上弥补自己曾犯下的错误,即便这不是自己遗弃的女儿。但之前媒体的报道过分强调“耶鲁女孩”,变相误导大家那些家庭都是功利地抢占这个“凤凰女孩”。对南加州枪击案报道也是如此,为争眼球不顾道德与真情。无底线。

——岸芷汀兰zw(新浪网友)

《最后的夜总会》

2003年的一段时间,住在离这家夜总会几步之遥的香港理工留学生公寓,去茶餐厅吃晚饭、去超市都要经过这家夜总会,门脸低调,鲜见妖娆女子出入,但民间艳传不断。随着香港回归15年,从童话到现实的硬着陆,承载香港几代人玫瑰色梦想的夜总会的消亡,究竟是一种进步还是历史的到退?!

——钱琪(媒体记者)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