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人】昆虫教授吃昆虫
如今,库珀教授在英国吃昆虫已经越来越方便。在伦敦的特色食品店,他可以买到蜜蜂、蟋蟀、毛虫制作的罐头;鱼市上有蚯蚓和蟋蟀,甚至专门繁殖昆虫的农场也有不错的生意。
来自英格兰的昆虫学教授朱利安·库珀(Julian Cooper)最近有了一个新外号——“昆虫人(Insect Man)”。
他恐怕不会喜欢别人这样叫他,因为这个名字提示的是一段悲惨的历史。1986年,考古学家在日本长崎九州岛的森林里,发现了一群长相怪异的“昆虫人”,他们的眼包像鸡蛋一样大,嘴是一道裂缝。让他们变成“昆虫人”的,是40年前的长崎原子弹。不过,库珀教授被叫作“昆虫人”和长相没有关系,他只是爱吃昆虫而已。
库珀教授是一位世界级的昆虫学家,收藏了大量漂亮的蝴蝶和其他昆虫标本。数年前在巴布亚新几内亚的旅行中,他发现昆虫除了做成标本外,还可以变身美味佳肴。
在巴布亚新几内亚,昆虫被端上餐桌并非稀奇事,当地最有名的一道甜点,就是香蕉叶裹西米蛆。
旅行归来,库珀教授发现自己的菜谱里不能没有昆虫了。他开始开发各种昆虫烹饪方法。要做饭了,除了准备好的蔬菜甜品,他还会拿出装小虫子的玻璃罐。把油烧热,把某些虫子的翅膀剪掉,洗净后扔进油锅。
吃库珀教授的一餐饭需要很大的勇气。首先是沙拉,豆芽、胡萝卜丝和生菜中间分布着甲壳虫。接下来是油煎蝗虫,姜末是惟一的调味品。最后是冰淇淋,顶端覆盖着蟋蟀形状的巧克力——那是真的蟋蟀沾了巧克力酱。
库珀教授的“美食”让不少人大倒胃口,看过教授从容淡定地油煎和品尝虫子的画面,有人说“真不想在这个星球上活了”。也有人认为这没什么大不了,“它们比肉更有营养,洗过又煎过,还蛮干净的。”
反感吃昆虫,在库珀教授看来,只不过是心理障碍。因为不管是否愿意,我们每天都在吃昆虫。例如食用色素胭脂红,就是用生长在刺梨上的鳞翅目昆虫做成的。昆虫专家说,就算没吃胭脂红,人每天也会不知不觉从面包、果汁里吃到500克昆虫残渣。
一百多年前,欧洲人霍尔特写了名为《为何不食用昆虫》的书,称饥饿的农民如果愿意食用昆虫,政府的粮食问题就迎刃而解了。他的说法不无道理,昆虫的高营养价值正是库珀教授吃它们的重要原因。100克蚱蜢的蛋白质含量,比100克牛肉的还高。
作为昆虫学家,库珀教授更想做的,是推动昆虫进入人类的食物链,为生态平衡出一份力。最近的一项研究表明,世界上的昆虫有近一千万种,占所有物种的一半,更占地球生物量的90%。这其中,1400种昆虫为人类所食用,只占人类食物量很小的一部分。
更可怕的是,就算我们今天拒绝昆虫,也许明天也做不到了。联合国粮食专家范霍斯说,以现在的人口增长速度,到2050年,如果世界人都像欧洲人那么爱吃肉,我们恐怕需要第二个地球了。对比牲畜,饲养昆虫可谓“节能环保”,前途无限。去年,欧盟投入250万欧元推广“昆虫餐饮”计划,研究安全食用昆虫的办法。
如今,库珀教授在英国吃昆虫已经越来越方便。在伦敦的特色食品店,他可以买到蜜蜂、蟋蟀、毛虫制作的罐头;鱼市上有蚯蚓和蟋蟀,甚至专门繁殖昆虫的农场也有不错的生意。
“这么营养美味又环保的东西,何乐而不吃?” 库珀教授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