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脚城市】他的深圳故事
20多岁时南下,在一个耳机厂工作。为了多赚几百块,他们夫妇总是加班。供两个孩子读书、养活农村的父母,这就是动力。十五年,回家过了两次春节。每年加班到腊月二十九,买不到火车票,汽车票又抬价太高。“太不划算,回家一趟要花好多钱。”他说。
上图:开发前的深圳蛇口老街(1979年5月23日摄)。下图:高楼林立的蛇口工业区(2008年10月10日摄)。过去三十年,无数的外来打工者曾来到这个小渔村淘金,他们的故事在这里处处可循。
深圳市宝安区观澜镇蚌岭村,大小工厂星罗棋布,随之而来的是大量的外来廉价劳动力。
他是其中之一,二十多岁时南下,进入一个生产耳机的厂工作。在村里租了一间老旧的平房,每个月130元,有了落脚的地方。
十五年以后,他仍住这里。七年前妻子也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网络编辑:小碧
这群国人的要求是非常非常底的,有个窝,吃得饱能活下去。。。 既行体制还是能满足他们要求的, 任何体制都会有这样的情况的,我们还是应该侧重看大众化的一面,或者说更普遍的东西,
生活,看不到起伏,也看不到希望。GEMING 的种子正在酝酿、发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