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在改革开放的前头 2012中国影响性诉讼观察
影响性诉讼虽然诞生于改革开放的时代,但它一诞生就站在改革开放的前头,始终以法治的方式实践法治,以法治的方式推进法治,以法治的方式创新法治。只有法治,才能促进改革开放的不断推进,保卫改革开放取得的成果,并进而达成社会各利益群体的和谐共处,维护国家的长治久安。
责任编辑:苏永通 实习生 邵世伟
影响性诉讼,就是通过个案来激活写在纸上的法律。
中国影响性诉讼的大背景是中国的改革开放。
发轫三十多年前的改革开放,引发了中国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环境的剧烈变迁,产生了不同阶层,划分了不同的利益群体。中国改革开放的走向,以及转型期国家、社会、企业和公民之间的利益冲突,是影响性诉讼爆发的时代背景。同时,影响性诉讼不仅是改革开放和社会转型的结果,它不断地以吸引眼球的方式和戏剧化的效果提出改革开放和社会转型中的突出矛盾和存在的问题,并以主体间利益纠纷的方式,寻求通过个案促进制度完善的契机,反过来也为改革开放和社会转型提供个案纠纷化解的法治经验。从这个意义上讲,中国影响性诉讼也始终站在中国改革开放的前头。
2012年中国十大影响性诉讼正凸显了我国改革开放的方略之争、利益之争、新旧之争。
思想层面的分歧一旦付诸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网络编辑:谢小跳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西方真相能否 那么,德国之声的意识形态化究竟到了什么程度了呢?不妨看看这些受害者的心声: “我们作为中文部的编辑与雇员,只要还有良知,每天上班都是一种折磨,工作成为一种煎熬。每天,你的良知与正义感都在受到考验:比如,你敢不敢说真话,敢不敢打抱不平,敢不敢不去拍马屁,敢不敢向领导向同事表明自己的不同观点,敢不敢说皇帝其实是在裸着难看的腚,要不要为五斗米折腰,要不要食嗟来之食。” “说是人性的悲剧,就在于中文部人人自危的诡异气氛下,人性或被扭曲,或被压抑,相互倾轧,落井下石和打小报告成为风气。记得北京奥运开幕那一天,一位在德国之声实习的女学生在办公室看开幕式时泪眼晶莹,跑出办公室,就被政治正确的同事讽刺为‘爱党愤青’。一位编辑同事私下悄悄对我说,她在家里看北京奥运开幕式,数度激动得流泪,但她知道这话可不敢在办公室里公开说。她说,奥运开幕那是一个特殊的时刻,让她想起作为一个小人物,一个中国人的命运的历史沉浮感,与政治根本无关,但在当时的气氛下,看奥运流泪就是政治立场问题。” 面对这一切,他们不得不发出这样的感叹:“在民主与言论自由的德国,而且还是以批判中国独裁和新闻检查为己任的德国之声,一个宣扬普世价值的公法媒体,竟然对身边的工作人员就来一场堪比中国文革的整风运动,人人自危的站队运动,压制不同意见的清洗运动。麦卡锡主义者1950年代的《赤色频道:共产党在广播电视中的影响的报告》,仿佛又有了新的德国版本。” 不仅如此,德国之声将他们开除后,一位高层领导还公然威胁“离开德国之声后不要乱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