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人大常委会今起审议网络信息保护议案

12月24日至28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将审议关于加强网络信息保护的决定草案的议案。草案规定实行网络身份管理。此前,《人民日报》等央媒刊发多篇与网络信息监管有关的评论文章,而广东处理泄露“房叔”、“房婶”房产信息者的新闻也引起关注。

近几年,互联网上常见个人信息被公开售卖的现象。图为4月18日,封面上印有“全国老板手机号码”的光盘在网络上公开叫卖。 (新华社记者 裴鑫/图)

中新网消息,12月24日至28日,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次会议在京举行,会议将继续审议多部法案议案,其中包括关于加强网络信息保护的决定草案(下称“草案”)的议案。

据@新华视点报道,草案规定实行网络身份管理,网络服务提供者对用户发布信息的网络身份管理,可以实行后台的身份管理办法,用户在发布信息时可以使用其他名称。该草案还规定,国家保护能够识别公民个人身份和涉及公民个人隐私的电子信息。网络服务提供者和其他企业事业单位及其工作人员对公民个人电子信息必须严格保密。

财经网报道援引分析称,网络身份管理应指网络实名制。而“可以实行后台的身份管理办法”,指可以实行后台实名制,在此前提下,用户可在前台用与实名对应的虚拟名称发布信息。

人民日报刊发多篇评论文章

近期,《人民日报》头版刊发了多篇与网络信息监管有关的文章。24日《人民日报》头版“今日谈”栏目评论《网络言行应遵循法律底线》提出,“今天,&lsquo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网络编辑:刘之耘 图片编辑:李夏同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参与评论


精选评论 (15)


回复

2013-01-02

元旦假期,办张假证,比较实际。

2012-12-28

公共政治人物该受公开,诽谤可以起诉。 在美国,政治言论本着“真实恶意”的原则才可论罪。 没有言论自由的地方,这只是如“和谐社会”一般的借口而已。

回复

2012-12-28

公共政治人物该受公开,诽谤可以起诉。 在美国,政治言论本着“真实恶意”的原则才可论罪。 没有言论自由的地方,这只是如“和谐社会”一般的借口而已。

回复

2012-12-26

高官高墙内,百姓浮游魂。沐猴戴大冠,非人胜似人。虽然如此,那又怎样?也只能发发牢骚,逞逞一时口舌之快,而日子依旧。要改变,必须改变,我受够了中国这个世界,改变不了世界就改变自己。不抱怨,不消沉,去努力,立志长大做高官。

回复

2012-12-26

对于手握公权力,就别说什么隐私。看看别国,祖宗三代都让媒体查个明明白白。要么你可以别干,没人逼你

回复

2012-12-25

OK

回复

2012-12-25

这篇文章于是不外乎是触怒了高官而采取的整顿网络警示罢了,我很热爱南周,不希望这篇东西是南周的真实意志。

回复

2012-12-25

很难相信这是南周的文章!

回复

2012-12-25

任何法案,最重要者是公平二字,千万不要范顾此失彼之疾,即是在保护了这类群体的利益时,却损害了其他人的权益。

回复

2012-12-24

很好的法案,挺!

回复

2012-12-24

全国人大常委会今起审议网络信息压制议案 不知道里面有多少人是真正懂网络的?

回复

2012-12-24

我去年买了个包

回复

2012-12-24

网络要实行分封制了,自己的信息不要透露出去,现在的网路技术很厉害的!

回复

2012-12-24

“保护官员隐私提高官员安全感,才能更好的为人民服务!!!"

回复

2012-12-24

此言说的极是极是

2012-12-24

为什么不制定一部新闻法呢,传统媒体难道是法外之地?

回复

2012-12-24

为什么不制定一部新闻法呢,传统媒体难道是法外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