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争与铁路:解读1942年大饥荒的关键词

提到1942年饥荒时,不能忽略日军侵华的战争大背景:战争使得灾民北、东、南三个方向的逃亡路线受阻;战争使得铁路中断,只余洛阳以西一段,运力不足,救灾物资难以抵达灾区,灾民难以逃亡;战争使得人力、物力匮乏,救济能力下降……这些都是1942年饥荒河南死亡人口远超1920年饥荒的重要原因。

责任编辑:刘小磊

1942年大饥荒中的灾民剥树皮为食的场景。 (南方周末资料图/图)

提到1942年饥荒时,不能忽略日军侵华的战争大背景:战争使得灾民北、东、南三个方向的逃亡路线受阻;战争使得铁路中断,只余洛阳以西一段,运力不足,救灾物资难以抵达灾区,灾民难以逃亡;战争使得人力、物力匮乏,救济能力下降……这些都是1942年饥荒河南死亡人口远超1920年饥荒的重要原因;有些文章一面有意渲染侵华日军的救灾作用,一面贬低中国政府的救灾努力,却忽略了以上这些因素,严重违背了史实。

近代史上的四次大饥荒

近来1942年中原饥荒成为媒体关注的热点事件,已经有不少文章从灾荒的原因、救灾的过程、信息的传播、死亡人数等对文学、电影、媒体建构的饥荒事件提出了有力的质疑,本文拟从另一个角度,通过对几次华北、中原地区的大饥荒对比,揭示铁路在救灾过程中的作用以及1942年饥荒为何如此严重。

20世纪上半叶,当时中国人生命威胁最大的就是饥荒:1920年华北饥荒造成了50万人的死亡;1928-1930年西北-华北饥荒中又有500万人死于非命;1942年河南饥荒导致200万-300万人的死亡。而在1877—1878年的华北饥荒在短短的两年内造成了1,000万人的死亡。

这4次中国近代史上的大饥荒有一个共同点,首要的起因均是干旱。持续的、大面积的干旱造成农作物的歉收甚至绝收,人们在耗尽储藏的食物后,如果不能及时地得到外部的救济,或及时地离开灾区,那么等待他们的只能是死路一条,从这个意义上说,造成饥荒的原因除了首要的干旱等自然因素外,社会、政治、经济的因素也是非常重要的。人们储藏食物的多少,或政府救济能力、效率的强弱、高低,交通便利与否均是决定饥荒危害程度的重要条件,在同样烈度的自然灾害下,这些因素将直接决定在饥荒中死亡人数的多少。

丁戊奇荒,灾民坐以待毙

如果从这些角度来考察中国近代的1877—1878年(又称丁戊奇荒)与1920年的两次华北饥荒,便可以清楚地认识到这些社会、政治、经济因素在饥荒中不同的作用,及其导致的截然不同的结果。这两次大饥荒的起因均是极其严重的干旱,它们在波及的范围上基本相当,丁戊奇荒持续的时间较长。

187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网络编辑:李夏同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