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君王论】饥荒与民主

《一九四二》描述了抗日战争期间那场导致三百万人死亡的河南大饥荒,然而,中国近代史上,其实还有其他因天灾、人祸、政治、狂热所造成的饥荒,希望中国未来有更多的电影,为我们温故而知新。

从戏院走出来之后,心情一直十分沉重。

 

看的是冯小刚导演的新作《一九四二》。电影描述的是抗日战争期间发生于河南的一场导致300万人死亡的大灾难的故事。当时河南大旱,又发生蝗灾,乡民颗粒无收、饥寒交迫,为了活命,不得不离乡背井,踏上逃荒之路,追寻一线渺茫的生机。但可惜,战争,加上官员贪腐,让更大的苦难,以至死神,在逃荒的路上冷酷无情地张牙舞爪。

电影拍得很沉郁,只见逃荒的人群孤立无援地在大地上涌动,哀鸿遍野,给人莫大的震撼。灾民最初都奋力求生,发挥中国人顽强的生命力,但随着无尽的苦难,希望一点点被戮破,结果,或弃尸荒野,或贩卖妻女,或沦为日奴……一个又一个地倒下,没有希望,也没有救赎。纵然偶尔迸发出半点人性勇气、善良和尊严的火花,但在悲惨的命运巨轮之前,一切都被辗得刹那即灭。

片中一幕,陈道明饰演的蒋介石叫来主管新闻的官员当面念社评,《大公报》的报道和社评揭发了河南惨绝人寰的灾情,蒋听后怒不可遏,勒令《大公报》停刊3天,避免家丑外传,动摇国民政府的威望。

据香港《大公报》最近一篇特稿回忆:“彼时正逢《大公报》获美国密苏里新闻学院颁的荣誉奖章,王芸生美国之行被取消,停刊消息一出,民众哗然,亦令《大公报》复刊后洛阳纸贵,发行量从停刊前的6 万份激增至10 万份。”

片中另一幕,美国《时代》周刊驻重庆记者白修德,历尽千辛万苦前往灾区采访,之后《时代》刊发了他撰写的有关河南哀鸿遍野的报道,才让蒋不得不硬着头皮,勉强摆出救灾的姿态。

这些电影情节和史实,让我想起一个有关民主和饥荒的学术讨论。

1998年诺贝尔奖经济学得主、印度经济学家阿玛蒂亚·森,童年亲历过同样导致三百万人死亡的1943年孟加拉大饥荒,对饥荒的悲惨及其成因,有深切的体会。他认为饥荒之所以出现,并不纯粹因为食物匮乏,更多是因为经济、社会、政治领域的不平等和不公义,让食物不能去到饥民手中。1981年,他出版《Poverty and Famines》一书,对此作出深入的剖析,并把分析对象从孟加拉延伸至史上更多的饥荒,得出类似的结论。

到了1999年,他又出版了一本《Development as Freedom》,进一步大胆提出,“在史上所有运行中的民主政体,从未有一个出现过大饥荒”。这是因为这些民主政府“需要赢得选举,也要面对舆论批评,因而有极强烈的诱因去设法避免出现饥荒和其他人为的大灾难”,“新闻自由及活跃的政治反对派合组成最佳的饥荒预警系统”。

同年,他在学术期刊《Journal of Democracy》刊登的《Democracy as a Universal Value》一文中,再次指出:“如果能够严肃看待,饥荒其实是可以预防的,而一个民主政府,面对选举的压力,以及反对党和独立报纸的批评,便不能不如此做。毫不意外地,当印度在独立之前受到英国殖民者统治,一直受到饥荒所折腾,……,但在独立之后,建立了多党民主和享有新闻自由的媒体之后,饥荒便一下子消失了。”

阿玛蒂亚·森的具体研究数据不是没有可以商榷的地方,“在史上所有运行中的民主政体,从未有一个出现过大饥荒”,这个结论也有太过绝对之嫌,而遭一些学者质疑。后来他也解释,他本来的意思是民主可以杜绝大饥荒,却不一定可以保证每个人都得到温饱。无论如何,他的主要论点“新闻自由及活跃的政治反对派合组成最佳的饥荒预警系统”,却普遍受到各界的认同,也为《一九四二》这部电影,以及当年国民党在河南大饥荒中因缺乏监察而滋生的严重贪污,以及打压新闻自由,因而让饥荒雪上加霜,灾民更加水深火热,提供了一个最佳的学术理论脚注。

《一九四二》描述了抗日战争期间那场导致三百万人死亡的河南大饥荒,然而,中国近代史上,其实还有其他因天灾、人祸、政治、狂热所造成的饥荒,希望中国未来有更多的电影,为我们温故而知新。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