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纳大选中的“中国问题”
选举季,在这个人口2500万,国土面积略大于广西的国家里,政界、媒体和民众都在思考一个问题:随着加纳与中国关系的不断深入,加纳应当如何更好地保护自己的国家利益,并且从与中国的交往中充分获益?
责任编辑:史哲
12月7日,加纳民众在投票站投票。
编者按:
我们关注西非国家加纳的大选,是因为选举过程中“中国议题”的不断发酵。不论投资、贸易,还是与当地民间社会的关系,中国在这场选举中遭遇的质疑、责难,甚至谣言和恶意中伤,都投射着当下中非关系里中国所面临的种种困境。
2012年12月9日晚间,西非国家加纳大选结果出炉。执政党总统候选人马哈马(John Mahama)以50.7%对47.74%的得票率击败反对党候选人阿库福-阿多(Nana Akufo-Addo)。
选举季,在这个人口2500万,国土面积略大于广西的国家里,政界、媒体和民众都在思考一个问题:随着加纳与中国关系的不断深入,加纳应当如何更好地保护自己的国家利益,并且从与中国的交往中充分获益?
石油、贿金、卫星接收器
“看他们院子里的卫星接收器,肯定是用来劫持各个选区送来的结果的。”
反对党“新爱国党”(New Patriotic Party)的失利让中国的相关能源企业暂时松了口气。毕竟,其候选人阿库福-阿多曾表示,如成功当选,他将会考虑重新谈判由中国提供的价值30亿美元的贷款。
此贷款将被用来开发石油天然气等基础设施,但条件包括向中方交纳管理费、提供石油开采权,并规定至少60%的施工合同需与中国公司签署。阿库福-阿多指责目前提出的贷款条件未能充分保护加纳利益。“虽然一些外国人促进了我们国家的发展,但这并不表明他们可以在这里为所欲为。”他在第一轮总统辩论中说。
从2010年起,加纳成为产油国。目前加纳探明石油储量约为18亿桶,为非洲第七大石油生产国。由此推动下,去年该国的GDP增长为14.4%。此届选举后,新任执政党将掌握加纳未来的石油收入,并由此在未来一段时间内保持竞争优势。
2012年12月8日上午,计票刚刚开始。几百名反对党“新爱国党&r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网络编辑:思凡 图片编辑:李夏同
如此在国外进行投资,竭泽而渔,肯定还会有更多非洲国家抵制中国;中国人将在国内的思维带到外国去经营,只会让中国本就不太好的形象更加恶化。中国需要在对外贸易投资上拿出具体的方案政策--该与意识形态挂钩的,就必须挂钩;该严惩的就应该严惩,不论本国人外国人。要让他们知道,任意侮辱侵犯中国人的行为都要付出沉重代价;任意无序破坏他国资源的行为也要付出沉重代价;不培养亲华势力,就是在壮大反华势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