卖切糕的年轻人

艾尔肯不种地而去打工是因为种地不赚钱;不打工而去卖切糕是因为受教育有限、看不到上升空间;不卖切糕而回到故乡是因为要在城市生根,是如此困难。这几乎是许多南疆青年打拼的缩影。他们不愿回家困在地里,但想进入城市,却发觉自己甚至难以填写一张就业申请表。

责任编辑:杨继斌 曹筠武

喀什东门附近的住所里,阿不拉江搅动锅内熬着的糖浆,妻子在床上把和田进来的核桃仁进行挑选和分类,为制作新一批的切糕做准备。 (南方周末记者 张涛/图)

编者按:2012年12月5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官微发布题为《切糕、切糕,肿么了》的长微博,对切糕的历史作了详细介绍。在此之前,由这种新疆传统食品引发的一起纠纷,已在网络上掀起舆论狂欢。

南方周末记者前往玛仁糖(切糕的传统名字)的故乡喀什,了解玛仁糖的历史与现状,更探寻玛仁糖买卖背后的年轻人。抛开具体事件的细节与道德评价,远离家乡、沿街售卖“切糕”,至少绝非一份值得羡慕的生活。他们是否还有别的选择?

片面指责于事无补。正如新疆网络信息研究中心副主任周成盛说:“社会需要以更宽容的心态来看待切糕及切糕背后的年轻人,切糕的狂欢化讨论背后,是亟需弥合的民族关系。”

艾尔肯不种地而去打工是因为种地不赚钱;不打工而去卖切糕是因为受教育有限、看不到上升空间;不卖切糕而回到故乡是因为要在城市生根,是如此困难。

这几乎是许多南疆青年打拼的缩影。他们不愿回家困在地里,但想进入城市,却发觉自己甚至难以填写一张就业申请表。

玛仁糖是艾尔肯童年最甜的记忆。

那年艾尔肯10岁,父亲带着他由喀什出发,坐着长途列车前往1500公里外的乌鲁木齐。路很远,一片片戈壁缠绕着一片片土丘。半道的绿皮车厢里,父亲啃着一块冻硬的馕,却递给儿子一块金黄色的糖块。

糖稀裹着核桃,粘而脆,渗进牙齿的甜让少年安然度过了漫长颠簸。

艾尔肯也曾看过村里的老人制作玛仁糖。昏暗的木屋中,一口铁锅熬出粘稠糖稀,倒入洗净切碎的核桃等物,用木棍搅拌之后,放进长宽半米的木槽之中。糖块凝固之前,用木板将其压实,冷却之后,便是一块近100公斤重的玛仁糖。

63岁的玛仁糖制作者吐尔迪说,这种南疆特有的食品,已有至少数百年的历史。喀什是古丝绸之路南北两道的交会点、跋涉商队的休整之地。南来北往的旅人还要继续穿越漫漫黄沙、翻过高原雪山,紧实、营养且因糖分丰富而不易腐烂的玛仁糖,是最先要采购的补给物。

艾尔肯也曾相信,玛仁糖是那个繁华时代留给南疆人的遗产,“是我们过去的骄傲”。而如今荣光散尽,黄土覆盖万里古道,很多人已记不起这份甜蜜的遥远由来。

成年后,艾尔肯成了内地庞大切糕售卖队伍的一员。这些城市里的游牧民骑着三轮车、载着沉重的切糕讨生计。

维族学者、中央民族大学博士阿不都艾尼曾对北京售卖切糕的维族流动商贩进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网络编辑:思凡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