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2专题】一九四二, 虚构与真实

1992年,在《农民日报》工作的刘震云回到故乡河南延津县魏邱乡李恩村采访。他是应好友钱钢之约,为《二十世纪中国重灾百录》一书写1942年的河南旱灾。在家乡的寻访中,刘震云遇到了郭有运老人。老人成了电影《一九四二》里范姓地主的原型:一家人上路逃荒,死的死散的散,两百多天后,只剩老东家自己。

责任编辑:李宏宇 袁蕾 朱晓佳 实习生 阎彬 张洁瑶 陈浩民

电影《一九四二》的海报里写道:“蚂蚱吃了庄稼,就变成了人;人造反,就成了蚂蚱。”1942年旱灾、蝗灾叠加,河南省政府征粮逼死了无数农民,超额完成征粮任务的粮政局长,却被嘉奖。 (剧组供图)

大灾,县志只留一笔

“饿死人的年头多得很,你问的到底是哪一年?”92岁的姥姥说。

1992年,在《农民日报》工作的刘震云回到故乡河南延津县魏邱乡李恩村采访。他是应好友钱钢(时任《中国减灾报》编委)之约,为《二十世纪中国重灾百录》一书写1942年的河南旱灾。

回乡前,钱钢陪刘震云骑自行车到北京图书馆泡了两天,查阅1942年的旧报纸关于河南旱灾的报道。从发黄的旧报刊上看到这场旱灾报道时,刘震云才知道故乡延津也是当年的重灾区。

刘震云首先采访当时92岁的姥姥。1942年她是长工,给村里的大地主范家种地。问到1942年的旱灾,姥姥却分不清究竟是哪一年。

那一年,延津已被日军侵占,处在伪政权控制下。姥姥也准备去逃荒,但被范家挽留下来。范家存粮多,怕家里长工都逃荒,无人种地。村里没饭吃的穷人,由一个叫毋得安的农民领头,聚集了上千人,拿着大刀、锄头攻占了村里范家小楼,杀猪宰羊,开仓放粮。但没过多久,起了内讧,后来范家小楼失火,毋得安等人被烧死,其他人又去别地寻找大户了。

在家乡的寻访中,刘震云遇到了郭有运老人。当年他领着母亲、老婆和三个孩子逃荒去陕西。上路没多久,母亲病了,为给母亲治病,他卖掉一个小女儿。病没治好,母亲死在黄河边,随便找块竹席包着埋在路边一个土窑里。走到洛阳,大女儿患天花,死在教会办的慈善院里。他和老婆带着儿子扒火车去潼关,儿子掉到火车轮下给轧死了。千辛万苦到了陕西,给人种地放羊。老婆嫌生活苦,跟人拐子逃跑了,剩下他自己。老人成了电影《一九四二》里范姓地主的原型:一家人上路逃荒,死的死散的散,两百多天后,只剩老东家自己。

在自家麦秸垛前,郭有运一把鼻涕一把泪地摊着手:“我逃荒为图大家有个活命,谁知逃来逃去剩下我自己。早知这样,这荒不如不逃了,全家死还能死到一块,这死得七零八落的。”

十李庄有位姓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网络编辑:谢小跳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