寡头的战争
俄罗斯最著名的两位寡头别列佐夫斯基和阿布拉莫维奇,在异国他乡英国伦敦上演了一场诉讼大战,无论涉案金额,还是双方律师费用,都创下英国司法史上新纪录。
俄罗斯最著名的两位寡头别列佐夫斯基和阿布拉莫维奇,在异国他乡英国伦敦上演了一场诉讼大战,无论涉案金额,还是双方律师费用,都创下英国司法史上新纪录
今年8月31日,法官驳回别氏所有诉求,称他“自欺欺人地相信自己的一面之词”。听到判决,别氏不断摇头,指责法官“改写了俄罗斯历史”。他说:“有时,我有一种印象,是普京亲自下了判决书”
今年,俄罗斯最著名的两位寡头鲍里斯·别列佐夫斯基和罗曼·阿布拉莫维奇,在异国他乡英国伦敦上演了一场诉讼大战,无论涉案金额,还是双方律师费用,都创下英国司法史上新纪录。
在唇枪舌剑的法庭上,除别氏和阿布两位当然的主角外,还有一个无法绕开的“第三个人”。他从未出庭,名字却始终在法庭上空萦绕。他就是俄罗斯总统普京。
一桩巨额“离婚”案
2011年10月3日,英国法院新楼正式投入使用,它开庭审理的第一桩案件就是别氏和阿布的“世纪纠纷”。
上午10点零5分,46岁的被告阿布抵达法院。他的财富在英国名列第三,约121亿美元。他行事神秘,生性腼腆,但前呼后拥的保镖团队令他无论到哪儿都兴师动众。英国小报称,他的“安全部队”有40人。他拥有世界第四大的游艇,长度超过170米,配有两个直升机停机坪和一艘潜水艇,传说安装了导弹防御系统。他还拥有一架波音767飞机。自2003年收购英超切尔西俱乐部后,他大多数时间呆在英国,豪宅遍布伦敦。他有过两段婚姻,现任女友是社交名媛、莫斯科最大私人艺术画廊老板朱可娃。
3分钟后,66岁的原告别列佐夫斯基也步入法院。有人说,其实他早到了,一直躲在拐角处,为的是不在阿布之前进入法庭。别氏大概是伦敦行动最不自由的居民了。他2000年从俄罗斯流亡至此,2003年获得政治避难身份。这些年来,他身边往来的大多是政治和商界人士,其中最出名的莫过于2006年死于钋中毒的前俄罗斯特工亚历山大·利特维年科。坊间盛传,他是被别氏下令干掉的。同时,伦敦警方也曾挫败过一起针对别氏的暗杀行动。
即便身边杀机四伏,别氏依然为人高调,竭力将伦敦打造成反对普京的海外基地。他号召大家起来推翻普京政权,并在乌克兰、白俄罗斯等俄罗斯邻国“搅浑水”,希望以此给普京制造麻烦。莫斯科方面十分恼火,对他发起刑事诉讼,并提出引渡要求,这意味着他的行动自由仅限于英伦岛国。
他在伦敦有一间办公室,但过去10年里几乎无所事事。他的财富曾经高达30亿美元,如今已大大缩水。今年《星期日泰晤士报》公布的英国富豪名单中,他跌出千名之外。此外,他的个人生活也是一团糟,先后和3个女人生育了6名子女。最近他又离婚了,法庭判他支付前妻嘉琳娜1.5亿到3亿美元赡养费。总之,他如果再不“开源”,眼下的奢侈生活将难以为继。
于是,便有了这场“世纪诉讼”。从各方面来看,这场官司与诸多离婚案颇为相似。别氏是“讨公道”的一方,他失去了金钱、社会地位和最信任的朋友(阿布),于是提出经济赔偿:一、因遭威胁而贱卖西伯利亚石油公司股权,蒙受损失超过50亿美元;二、出于同样原因,出售俄罗斯铝业公司时损失5.64亿美元。他特别强调,即便赔偿也难以抚慰他受到的伤害,因为“我像信任自己的亲生儿子一样信任他,可他却背叛了我”。
和许多离婚案中的被告一样,阿布辩称自己对对方毫无亏欠,从未做过任何违背两人关系契约的事情。事实上,他否认得更彻底:他们之间从来就不曾有过“婚约”。
他们之间到底有无“婚约”,也许永远是个谜。不过,别氏好友尤里·杜波夫的一番话耐人寻味:“婚姻生活是一顿漫长的晚餐,第一道菜上的是甜点。”
别氏和阿布第一次见面是1994年末在加勒比海一艘游艇上,当时两人都渴望在那个混乱却不乏机遇的时代实现人生蜕变。
别氏原本是一名数学教授,拥有博士学位,在苏联国家科学院任职多年,与政界人士交情深厚。1989年开始,他从事汽车进出口贸易,一夜暴富,后转战金融界。他在莫斯科市中心买了一栋大楼,用于招待政商权贵。1994年6月的一天,他刚从楼里出来,一枚炸弹在其奔驰座驾前方爆炸,伤亡惨重,但他大难不死。这次未遂的暗杀事件令他与政客走得更近,尤其是警方和秘密警察。
阿布则来自另一个世界。他比别氏年轻20岁,两人初识时他才28岁。当他还在蹒跚学步时,父母先后去世,由多位亲戚轮流照看长大。大学辍学,80年代末开始做生意,什么都做,但均无起色,直到靠盗卖国家库存柴油赚得第一桶金。
尽管别氏和阿布背景迥异,但赚钱的欲望和彼此的互补性让他俩一见如故。90年代中叶的俄罗斯,石油、天然气和矿石等行业均为国家垄断,但疏于管理,效益低下。政府苦于无钱干涉,于是想出“以贷款换股权”的招儿,即银行(出资方)借钱给政府,成为企业临时大股东;如果政府未能如期还钱,那么银行将正式接手企业。这看起来是一个“双赢”的好事,但实际情况是,政府似乎压根就没打算还贷。因此,“以贷款换股权”就成了一个幌子,实质是有门路的商人以最低价将国有企业收归囊中。这些商人后来就成了超级富有的“寡头”。
别氏和阿布的赚钱思路正是如此。具体计划如下:先由别氏游说政府,将若干国有石油企业整合成一家大型综合性石油公司(即后来的西伯利亚石油公司),集采掘、炼油、销售于一身,然后进入“以贷款换股权”的程序公开招标,这时阿布以竞标人身份出现,将石油公司收归旗下。
行动主要由阿布策划,由别氏实施。两人一个有广泛的人脉和高超的谈判技巧,一个善于谋略,有经营头脑,各显其能,堪称“黄金搭档”。
说实话,要不是别氏几次力挽狂澜,这个行动很可能夭亡。首先是时任总理维克多·祖布科夫反对成立西伯利亚石油公司,别氏不得不越过他,找到其上级——总统叶利钦。叶利钦正面临竞选连任,而共产党卷土重来的压力与日俱增。于是,别氏与之达成交易:他将利用家庭覆盖率达98%的俄罗斯公共电视台,倾力支持叶利钦竞选;作为交换,政府同意组建西伯利亚石油公司。
第二个关键环节是筹措竞拍款。阿布说他没钱,别氏说没关系。他周游列国,游说德国、日本、韩国等多家银行,包括“金融大鳄”索罗斯,皆铩羽而归。索罗斯对他说:“你疯了,明天共产党就会掌权,让你一无所有,流亡他国。你的钱已经够多了。”直到1995年秋,他才从另一名未来的寡头斯莫伦斯基旗下的银行弄到1亿美元无抵押贷款。当时,斯莫伦斯基握着他的手说:“鲍里斯,我信任你。”
接下来便是要拿到石油公司的竞拍令。此时已是1995年末,“以贷款换股权”的政策即将到期。别氏深夜拜访负责此事的官员阿尔弗莱德·科克。科克后来在接受《福布斯》采访时说:“我怎么能拒绝呢?我们正等着这笔钱做预算。对所有来申请竞拍的人,我都会说:公司怎么经营,随你便,只是别忘了缴税。”
最后一步是确保阿布的公司竞拍成功。当时共有4家公司参加竞拍,其中一家因文件准备不齐而被判定没有资格;第二家公司事先向别氏保证,会以超低价报价;第三家公司经过一番激烈的讨价还价后宣布退出竞标。
就这样,一切尽在掌握:1995年12月28日,阿布的NFK公司成功竞标;1996年6月,在多位寡头和俄罗斯公共电视台的支持下,叶利钦击败共产党,成功连任;1997年5月,政府“按计划”未能还贷,阿布正式掌控西伯利亚石油公司。
“普京的判决”
现在该说到诉讼案的核心问题了:谁是西伯利亚石油公司的官方所有人?
别氏认为,这根本不是一个问题:阿布持有50%的股权,他本人和最亲密的生意伙伴、在俄罗斯铝业公司私有化过程中扮演重要角色的格鲁吉亚寡头巴德里·帕塔尔卡奇什维利各持25%的股权。阿布则认为,他从头到尾都是公司的唯一所有人,他支付别氏和帕氏丰厚报酬是为了感谢他们利用各自的政治势力为自己铺路。
事实上,的确没有任何文件能证明,别氏和帕氏持有石油公司股权。按阿布的说法,这本就是事实;别氏的解释却是,他因涉足政治太深,有些事情不能白纸黑字写在纸面上。阿布每年向别氏和帕氏支付巨额报酬,别氏认为那是公司分红;阿布反驳道,公司在整个90年代根本没有盈利,何来分红?
双方唯一认同的是:2001年,两人的“亲密关系”以一笔13亿美元的巨款而终结。别氏的说法是,他被迫以超低价将石油公司股权悉数转让给阿布;阿布则表示,那是他支付给“教父”的最后一笔酬劳,因为别氏已经没有价值。
1999年,名不见经传的普京被叶利钦选为接班人,别氏利用自己的电视台鞍前马后为其张罗竞选事宜,就像4年前他对待叶利钦那样,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专门为这名竞选人成立了一个新党,火速为其出版官方传记,全面打造其公众形象。
2000年5月8日,当别氏和阿布共同出席普京的总统就职典礼时,谁也没想到,这位克格勃出身的铁腕总统将是寡头们的“终结者”。当选仅3周后,他便宣布修改宪法扩大中央政府权力,限制地方分裂势力和寡头特权。别氏见势不妙,立即组织旗下媒体进行反击,双方展开激烈笔战。
8月,俄罗斯“库尔斯克”号核潜艇发生爆炸,118人死亡。别氏再次炮轰政府,进一步激化了与克里姆林宫的矛盾。此前,另一位媒体大亨古辛斯基已遭逮捕,在签署同意将其名下媒体转为国有的文件后,被允许离开俄罗斯。同样的命运即将落到别氏头上。
10月,普京在接受法国《费加罗报》采访时说:“政府与寡头并非势不两立的敌人。在我看来,政府手持大棒,只需一下,就能击碎其脑壳。目前我们还没有动用大棒,只是举着,已足以引起公众注意。一旦我们真的动怒,将毫不犹豫砸下去。”
别氏读到这段采访时身在法国昂蒂布,他视之为对自己的直接威胁,决定不再回国,从此开始流亡生涯。不久,法院向他发出传票,验证了他的判断。阿布在法庭陈述中也表示:“如果我有心敲诈政府,我也会担心大棒砸到自己头上。”
不知从何时起,别氏和阿布已悄然交换了彼此的位置,阿布成了“圈内人”,既有人脉,又有政治影响力,以至于能决定别氏旗下生意的命运。对此,别氏却浑然未觉。
2000年12月6日,阿布、别氏和帕氏在巴黎布尔歇机场会面,帕氏悄悄录了音,留下了这桩诉讼案中极少的几件实质性证据之一。阿布向别氏提出购买其手中的俄罗斯公共电视台股份,别氏和帕氏则表示担心好友、俄罗斯航空公司副总裁格鲁施可夫因腐败调查遭逮捕。就这段录音,双方有不同解释:别氏称他受到阿布胁迫;阿布则坚称,双方达成了出让协议。
阿布向来不喜欢抛头露面,为何突然提出购买公共电视台股份?对此,他一再否认自己是在为普京“跑腿”,之所以这么做纯粹是为了“自我保护”。“我与别列佐夫斯基走得这么近,好像他的影子。一旦他头脑不冷静,不肯停止利用公共电视台和政府作对,那么不仅我个人要遭殃,更重要的是石油公司不能稳定运作。”他承认,做生意不能和普京作对,那样很危险。
就在布尔歇机场会面后的第二天,格鲁施可夫在莫斯科被捕,别氏认定这是对他拒绝出售公共电视台股份的报复,他的朋友因此作了人质,于是只好在两个星期后的昂蒂布会面中做出妥协。阿布坚持说,两件事没有因果关系,因为别氏在布尔歇会面时已同意出让电视台股份,至于昂蒂布会面一说,根本就是无中生有。不管怎样,最终阿布以1.5亿美元购买了别氏和帕氏在公共电视台的所有股份。
阿布在法庭上谈到他与别氏的“友谊”。“我们的‘友谊’基于我对他的付款,很难说那是‘友谊’……‘库尔斯克’号事件是一个转折点,我开始对他另眼相看。我认为他的立场十分可耻,这是一场国家灾难,他却用来向总统示威。总统是老板,他的话你必须听,他的意见你必须遵从。”
于是,诉讼又露出“离婚案”惯有的“面容”:一方认为这是突如其来的“婚变”,另一方则表示,裂痕早已有之,失望由来已久。
当别氏和阿布中断往来后,帕氏充当了中间人角色。按别氏的说法,2001年初,阿布通过帕氏向他转达收购石油公司股份的意向,因为克里姆林宫对他施加压力,如果别氏不出售所持股份,普京将没收其资产。言下之意,别氏要么乖乖听话,要么一无所有。而按阿布的说法,是帕氏主动找到他,要求他支付最后一笔酬劳,以彻底了结双方的长期关系。
真相已无从知晓,因为重要当事人帕氏已于2008年去世。不管怎样,结果是阿布向别氏和帕氏支付了13亿美元。2005年,阿布将石油公司作价131亿美元卖给国有的俄罗斯天然气工业股份公司。
本案的关键在对“所有权”的理解。别氏认为,所有权指对企业的关照、认同和公众意识——就此定义,他当然是西伯利亚石油公司的所有人;阿布认为,所有权指切实的管理和明确的协议,在他眼里,别氏从来都只是“中间人”,而非“所有人”。
有分析人士称,旁观这场诉讼,双方好像置身于两个法庭:阿布在伦敦的商事法庭,而别氏在海牙的国际法庭。
最终,法官的判决证明,这是在商事法庭。今年8月31日,法官驳回别氏所有诉求,称他“自欺欺人地相信自己的一面之词”。
听到判决,别氏不断摇头,指责法官“改写了俄罗斯历史”。他说:“有时,我有一种印象,是普京亲自下了判决书。”
俄罗斯首富阿布拉莫维奇
他的第一桶金
1992年7月9日,阿布拉莫维奇用伪造的文书从乌赫塔炼油厂购买了一批柴油,但在运输过程中,这些价值近400万卢布的柴油却离奇失踪。内务部侦察结果显示,正是阿布拉莫维奇与乌赫塔炼油厂的某些人员达成了瓜分国家财产的秘密协议。
他的亿万身家
根据《福布斯》杂志的统计,他的资产约有250亿美元,是俄罗斯首富及全世界排名第15位的富豪。他名下拥有:一架波音767私人专机;一艘从微软公司创始人保罗·艾伦那里买来、长355英尺的世界第四大豪华游艇;一座位于莫斯科、占地99英亩、招待过普京总统的庄园;一座仅仅为了满足偶尔的滑雪兴趣的巴伐利亚城堡;一幢法国南部价值1000万英镑的别墅,一栋在英国苏塞克斯郡价值1500万英镑的休闲居所……
他的足球帝国
2003年夏天,阿布拉莫维奇出手1.5亿英镑购买了债台高筑的英国足球劲旅切尔西队,并一次性还清了球队所欠的8000万英镑债务。他为切尔西夺取冠军联赛冠军悬赏的奖金更是达到了创纪录的120万欧元/人。入主切尔西后的4年时间内,阿布总计投入俱乐部的资金超过4亿英镑(包括收购俱乐部、偿债、转会投入和弥补每年的赤字)切尔西在短短4年就完全控制了英超的转会市场,成为英超竞技上的新“霸主”。
他的政界人脉
通过别列佐夫斯基,阿布结识叶利钦家族,并与叶利钦的小女儿塔季扬娜过从甚密,外界传言他是叶利钦家族的“提款机”。1999年底普京总统上台,阿布则公开申明支持普京,并配合政府终止了西伯利亚石油公司与尤科斯石油公司的合并。此外,他还向支持普京的团结党提供资金。还有传闻称,他将一艘价值5000万美元的豪华游艇“奥林匹亚”号赠送给普京。
痴迷弄权的别列佐夫斯基
他的第一桶金
1989年,数学教授别列佐夫斯基转到了与数学教授似乎毫无关系的行业——销售汽车上来。他所盗窃的相当于2个“汽车联盟”。第一,他按出口价格(约4,800美元/辆)搞到了“拉达”车,然后按7,500美元卖掉。第二,他从买主手中收取购车定金,拖延几个月后再付给工厂,在超级通货膨胀的条件下,使他得到了相当于半辆汽车价值的油水。
他的弄权生涯
1996年,别列佐夫斯基伙同一群俄罗斯寡头全力支持叶利钦竞选连任,以至于西方媒体普遍认为“是别列佐夫斯基策划了叶利钦的当选”。2000年总统选举之前,普京曾5次造访别氏在西班牙的乡间别墅。但普京当选仅仅三周后,即宣布修改宪法,旨在限制地方分裂势力与寡头特权。别列佐夫斯基立刻动员旗下媒体进行反击,双方开始激烈的舆论战。
他的巨大财富
1992年至1993年间,他开始担任俄罗斯政府工业政策顾问。这期间,别列佐夫斯基大肆聚敛财富,先后控制了“西伯利亚石油公司”、俄罗斯民航、公共电视台和以销售汽车为主的洛戈瓦兹公司,迅速建立起自己的商业帝国。当时在美国权威杂志《福布斯》对全球富豪的排名中,别列佐夫斯基的个人资产名列全球第97位。
他的流亡生活
2000年他逃往英国,从那以后,他就一直为推翻自己以前扶植的人不懈努力。2004年,他花1000万英镑买下172公顷的地产,由一队前法国驻外士兵守卫,房屋装备防弹玻璃窗、加厚钢板门、红外线监视器和针孔摄像机。别列佐夫斯基说:“不加小心,我早死了,外面有人希望看到我死。”他指的就是普京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