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笔》精选】今日中国有多少科学家
一个科学家所应该或者必须具备的质量,仅就学术层面而言,至少包括:一、拒绝随大流而保持独立思维,二、摈弃抄袭现有结论而勇于探索真理,三、蔑视蝇头功利而热爱智慧。
首先声明,我学文出身。我的父母两系,曾祖父都精通文史,得中进士功名。祖父中秀才后,朝廷废科举,断了仕途。外祖父北京大学法科毕业,又成史学家。我的父母,都是重庆中央大学外文系毕业,做不出鸡兔同笼的算术题。所以我没有科学方面的遗传基因,也因此对科学家充满崇敬。
在我的理解中,科学家就是学数理化出身,从事自然科学研究工作的人。我在美国住了近三十年,不管在大学,社会,或学界,凡用科学家一词,均指自然科学家,跟我的理解相符。说到从事文史哲研究的专家,通常用学者(Scholar)或研究者(Researcher)来称呼,没有听人称呼过社会科学家。美国很多大学设有政治科学(Political Science)专业,常听人称政治学者或政治学家,却没有听人叫过政治科学家的。
当然我没听说过,不等于没有。哪位能够举证,西方确有社会科学家这一说,在下愿意就教。不过在本文中,我还是延续自己的理解,科学专指数理化等自然学科,科学家专指从事自然科学研究工作的自然科学家,不包括社会科学家在内。
既然称之为科学家,就是说学习或从事科学方面的工作,研究性的工作,学术范畴的工作。什么样的工作,算是研究性的工作,什么水平的研究,属于学术,我觉得需做细致说明。我想学理工出身的同胞,在逻辑思维方面受过专门训练,对于我提出要对这些概念做进一步定位,不至于反对。科学讲究的就是精确,大家都那么说,并不能被接受为科学定义。
不过我虽然提出了问题,却无法给出答案。再重复一次,我学文科出身,按照中国人常用的说法,惯于形象思维,没有资格对科学说三道四,只能等待学理工出身的科学家们明确指教。
《随笔》2012年第6期
也由于习惯形象思维,我虽讲不出符合科学的道理,但能从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网络编辑:刘之耘
作者并没有批评中国教育,民主、科学、大学这些都是舶来品,你不跟比人对比难道你闭门造车吗?就像你自己说的你身边的老师都很早进实验室,这能说明什么,说明他们就是合格的教育工作者吗?有比较才能看到不足
只能说作者臆测太多了 就拿我身边来说,我认识好多老师,埋头坐科研,早上七点进实验室,坐下来就到了晚上十一点 只不过往往这样的老师都是非常低调 请以后批评中国的教育的时候,不要再乱扣帽子 随随便便地把某些人的行为,强安到所有科研工作者的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