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笔》精选】今日中国有多少科学家

一个科学家所应该或者必须具备的质量,仅就学术层面而言,至少包括:一、拒绝随大流而保持独立思维,二、摈弃抄袭现有结论而勇于探索真理,三、蔑视蝇头功利而热爱智慧。

首先声明,我学文出身。我的父母两系,曾祖父都精通文史,得中进士功名。祖父中秀才后,朝廷废科举,断了仕途。外祖父北京大学法科毕业,又成史学家。我的父母,都是重庆中央大学外文系毕业,做不出鸡兔同笼的算术题。所以我没有科学方面的遗传基因,也因此对科学家充满崇敬。

在我的理解中,科学家就是学数理化出身,从事自然科学研究工作的人。我在美国住了近三十年,不管在大学,社会,或学界,凡用科学家一词,均指自然科学家,跟我的理解相符。说到从事文史哲研究的专家,通常用学者(Scholar)或研究者(Researcher)来称呼,没有听人称呼过社会科学家。美国很多大学设有政治科学(Political Science)专业,常听人称政治学者或政治学家,却没有听人叫过政治科学家的。

当然我没听说过,不等于没有。哪位能够举证,西方确有社会科学家这一说,在下愿意就教。不过在本文中,我还是延续自己的理解,科学专指数理化等自然学科,科学家专指从事自然科学研究工作的自然科学家,不包括社会科学家在内。

既然称之为科学家,就是说学习或从事科学方面的工作,研究性的工作,学术范畴的工作。什么样的工作,算是研究性的工作,什么水平的研究,属于学术,我觉得需做细致说明。我想学理工出身的同胞,在逻辑思维方面受过专门训练,对于我提出要对这些概念做进一步定位,不至于反对。科学讲究的就是精确,大家都那么说,并不能被接受为科学定义。

不过我虽然提出了问题,却无法给出答案。再重复一次,我学文科出身,按照中国人常用的说法,惯于形象思维,没有资格对科学说三道四,只能等待学理工出身的科学家们明确指教。

《随笔》2012年第6期

也由于习惯形象思维,我虽讲不出符合科学的道理,但能从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网络编辑:刘之耘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参与评论


精选评论 (26)


回复

2013-08-14

作者并没有批评中国教育,民主、科学、大学这些都是舶来品,你不跟比人对比难道你闭门造车吗?就像你自己说的你身边的老师都很早进实验室,这能说明什么,说明他们就是合格的教育工作者吗?有比较才能看到不足

2012-12-20

只能说作者臆测太多了 就拿我身边来说,我认识好多老师,埋头坐科研,早上七点进实验室,坐下来就到了晚上十一点 只不过往往这样的老师都是非常低调 请以后批评中国的教育的时候,不要再乱扣帽子 随随便便地把某些人的行为,强安到所有科研工作者的身上

回复

2013-06-03

对事物不可轻信,敢于质疑!

回复

2013-01-30

中国的教育弊端确实比西方多。

回复

2012-12-20

只能说作者臆测太多了 就拿我身边来说,我认识好多老师,埋头坐科研,早上七点进实验室,坐下来就到了晚上十一点 只不过往往这样的老师都是非常低调 请以后批评中国的教育的时候,不要再乱扣帽子 随随便便地把某些人的行为,强安到所有科研工作者的身上

回复

2012-12-19

国内搞社会科学的也叫学者呀,有几个人叫他社会科学家?您这自己跟自己扯淡呢?

回复

2012-12-17

顶!只为了物质生活,非出于热爱与求知,是达不到顶峰的!

回复

2012-12-17

水至清而无鱼。尽管已有近百年民主探求,我们仍停留在制度尚待形成阶段,及核心价值观持续在唯钱唯官的低级状态下,多元、立体、结构合理、丰富多彩、自发而又不乏自制的社会机制不可能形成,意思形态领域急需开放。

回复

2012-12-16

“伽利略不满足于重物下落速度不同的想当然,登上比萨塔,演示给世界一种新思维。”这是摘自作者原文中的一段话,不过现在我们知道,从严谨的科学史的角度而言,伽利略从未登上比萨城斜塔放落两个铁球以验证自由落体定律,虽然这一传说因写入曾经的中小学课本而一再误传。

回复

2012-12-14

作者讨论中国到底有多少搞学术的人是真正或者说是真心在搞学术的,这是个好论题。但也不必事事处处的把美国捧上天。美国,或者可以引申为西方,的教授制度的确是以文章论,君不知国内现在也是这样么。而且作者把所谓的“国际期刊”看得太有影响力了,也太崇高了,孰不知现在SCI已经被人改名为“Stupid Chinese Index”了。

回复

2012-12-14

其实,social scientist, political scientist美国都有用,在劳工部的年度职业手册里也用。不过,社会科学太广,包含的东西太多,往往就说更具体的分类了,人们常听到的,比如:anthropologist, economist, historian, linguist, psychologist, sociologist... 而自然科学,很多东西对一般人往往很陌生,比如,limnologist, nematologist。。。往往也就用scientist来概括了。

回复

2012-12-14

我觉得作者应该问的是:今日中国有多少知识分子。 中国里的科学家和英文的scientist的含义,我觉得差别很大。中文里面有个“家”,听上去是已经成名成家的意思,而英文里的ist, er,只是做这行的人,作者引伸得太广了一些。 当然,在我看来,如果在美国大学里,不要说到了像Drew Faust那样的,就是更一般的,如果有机会一起吃饭,往往多少会有点收获,可以有比较有见识的交谈(intellectual conversation)。如果和中国大学的教授吃饭,很多人的自己专业外的见识往往和街上的路人没有什么太大的区别。

回复

2012-12-13

我还是也喜欢他那个朋友

回复

2012-12-13

什么都不知道,什么都求请教,在这儿吠啥。。。。

lwtz
回复

lwtz

2012-12-12

我们的科学为政治服务,以前是为左的政治服务,现在为改革开放服务,科学家以前对亩产万斤粮给与支持,现在全力为崛起使力,因为太用劲儿,屁股撅得高高的

回复

2012-12-12

中国现在还有科学家吗?都成了御用叭儿狗。除了山寨外,他们还能干啥?

回复

2012-12-12

上次和一个朋友聊天, 她问道研究所是不是都是做研究的,我马上回答道那要看她什么才算做研究,她回答说是开发未知,我便答道这样的话严格点中国就没几个做研究的了。现在想来这种说法过于狭隘和草率,但关于怎样才算现代科学研究人员,我也一直在思考。从各种现代科学研究人员几乎可以发现自然哲学家、近代科学家、现代科技人员、近代(或现代)工程师、爱迪生式的发明家、科研管理人员等等身上的特质。今天的科学研究人员这个概念早已不像古典时那般清晰,与其说有待解释,不如说更待创造。

回复

2012-12-12

求真务实,追根溯源这才是科学的思维,还有独立的人格!

回复

2012-12-12

中国在百家争鸣的春秋战国出了众多哲学家或者作者所说的智者。 而个人认为老子的道家(并非后来的道教)理论的哲学成就远远超越了西方的任何一个知名哲学家。 但是在其后几千年的儒家洪流和中央集权全国大一统的影响下,道家理论只能屈身于宗教而不是哲学。 所以西方总是自恃清高的认为中国没有哲学,其实中国不但有哲学,而且是古已有之。 而中国古代哲学科学并不分家。所以这些哲学家也变相的是一些科学家。 例如:如果不是道教炼丹师的“求仙药”,那是世界直至今天可能也没有火药的发明。因为古欧洲人没有对“硝”这一物质研究的科学土壤。就像道家哲学在中国没有哲学土壤一样。 就算用当下、现在的“科学”这个“西方舶来品”的定义,来评判世界科学史的话,那在清朝之前一直都是世界的先驱。从老师变成学生也不过百年,那就再花百年从学生变老师吧。 我们正处在这个转型期。各自努力,以华人之名。

回复

2012-12-12

人心不古,能静心搞科学的人越来越少了。

回复

2012-12-12

浮躁、喧哗、功利等等是否是时代变革过程中的正常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