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世界观】“划红线是折中妥协的过程”——访环保部生态红线划分专家组组长高吉喜
高吉喜在12年前为浙江省安吉县做生态规划时,曾提出“红线控制”方案。如今,这一设想已上升为国家计划。毫无疑问,“生态红线”是继“18亿亩耕地红线”后,另一条被提到国家层面的“生命线”。据高吉喜介绍,生态红线整个项目由环保部生态司负责,有望在2013年初划定,最终将强制执行。
责任编辑:何海宁 助理编辑 袁端端 实习生 周琼媛 陈佩
高吉喜。
长期的经济发展使我国的生态保护用地越来越缩小,有些保护地已经被蚕食。划红线就是底线,不能再缩小了。
生态红线在空间上具有不可替代性和无法复制性,它比耕地红线的重要性更大。
对地方政府来说,是很大的挑战,肯定会影响到当前的经济发展。如何提高地方政府的认识高度,这是最难的一点。
高吉喜在12年前为浙江省安吉县做生态规划时,曾提出“红线控制”方案。如今,这一设想已上升为国家计划。
毫无疑问,“生态红线”是继“18亿亩耕地红线”后,另一条被提到国家层面的“生命线”。生态文明写入党章,十八大报告中出现了25处“环境”、39处“生态”字样,而早在一年前,国家就提出要在重要生态功能区、陆地和海洋生态环境敏感区、脆弱区等划定生态红线——这是我国首次以规范性文件提出“生态红线”的概念。
据高吉喜介绍,生态红线整个项目由环保部生态司负责,有望在2013年初划定,最终将强制执行。目前已选定内蒙古、江西作为试点。目前绘制进展如何?将会遭遇哪些困难?南方周末记者就此专访了负责红线绘制工作的环保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所长高吉喜。
情况紧迫,非划红线不可
南方周末:我国现在的生态破坏状况是不是到了非划定红线不可了?
高吉喜:现在的情况非常紧迫。长期的经济发展使我国的生态保护用地越来越缩小,有些保护地已经被蚕食。划红线就是底线,不能再缩小了,如果再开发就会危及种群安全。这几年整体上生态保护有好转,但生态压力还是在增大。
南方周末:从安吉到全国,12年过去了,全国生态红线制定的步伐是不是太慢?
高吉喜:不会太慢,就算划了红线,也不是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网络编辑:思凡
希望好的方法得到好的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