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港边境 封闭六十年的村庄活在隔离带
冷战时期由英军设立的香港北部边境禁区正在解禁。这段长20公里的神秘带状区域,见证了陆港两地一个甲子的风云际会,也凝固了时光,甚至被遗忘。在陆港民间关系微妙复杂的2012年,对两地来说,这块神秘面纱的揭开,加快融合,更考验智慧。
责任编辑:叶伟民 实习生 贺风玲
编者按:
冷战时期由英军设立的香港北部边境禁区正在解禁。这段长20公里的神秘带状区域,见证了陆港两地一个甲子的风云际会,也凝固了时光,甚至被遗忘。在陆港民间关系微妙复杂的2012年,对两地来说,这块神秘面纱的揭开,加快融合,更考验智慧。
香港边境禁区是冷战产物,也是历史标本。在半个多世纪的时光里,它既隐形又真实,既见证离斥,也见证融合。
禁区解禁在释放香港经济和民生活力的同时,也释放历史与记忆,更开启一段影响深远的陆港融合之旅。
从香港特区最繁华的中环出发,摆脱密集高楼、凶猛人潮和闪烁霓虹,往北穿越九龙和大半个新界,将抵达一个叫“石涌凹”的地方。
恍如穿过一条时光走廊,在“东方之珠”的北方一隅,竟荒草漫漫,老屋斑驳,鸡犬相闻,就连历史也在此停滞。
就在几个月前,这里还道路封闭,戒备森严。港英时期的警察甚至保留对擅闯入者实行拘捕或开枪的权利。禁区内居民将这里比喻为“被铁丝笼罩”的世界。
随着2012年香港北部边境禁区第一阶段逾7.4平方公里的解禁,这堵鲜为人知的香港版“柏林墙”才渐入公众视野。
香港边境禁区建于1951年,逐步扩大至28平方公里。这片相当于2800个标准足球场大小的区域,在当时被英国人称为“香港北部小型万里长城”。即使在回归后,禁区仍未消失,这在世界范围内还是先例。
随着边境禁区的政治防卫功用已失,香港民间要求缩减甚至取消禁区的声音日隆。实现第一阶段解禁后,特区政府制定规划:将在2013年和2015年逐步开放剩余区域。届时,除去最终仍会保留的4平方公里沙头角墟、边界通道与出入境管制站外,香港禁区的历史将彻底落幕。
封闭六十年
禁区解禁——从工业文明到农耕文明——被囚了六十年——人为围墙的序幕,就此拉开
自2012年2月15日零时起,封闭达半个多世纪之久的香港禁区第一阶段解禁,包含担水坑村在内的沙头角六条村落。“感觉被囚禁了六十年,终于开放了。”沙头角乡事委员会主席李冠洪不由感叹。
这个隐形的牢笼诞生于一段大历史。1949年10月1日,社会主义新中国成立当天,英军在一夜间建成了边界铁丝网,企图抵挡势如破竹的解放军。
然而,首先冲击这里的不是枪炮,而是内战后的难民潮。1950年5月1日之前,每周大约三万名内地人进入香港境内。一系列边境事件令中英关系变得紧张。随后,朝鲜战争爆发,英国对华实施禁运。
1951年,港英政府颁布《边界禁区命令》,以保安理由封闭与中国大陆接壤的边界,并正式成立边境禁区。包括香港居民在内,出入边境禁区均需出示禁区通行证,俗称“禁区纸”。与此同时,广东省也宣布实行边界管理,沙头角部分地区被列为中方边防禁区。
后来的多次逃港潮中,港英政府发现偷渡者会将整段铁丝网推倒或剪破,便沿禁区界线加建了一重品字形铁丝网,从沙头角延伸至后海湾;又在最北村落的南沿再建第二重铁丝网,名为“边界第二防线”。
意识形态对抗的年代,一道人为围墙的序幕,以铁丝网拉开。
被铁丝网阻隔的世界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网络编辑:刘之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