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颠倒黄白】幸运和自主幸福

十一后,央视推出“走基层”节目。主持人拿着话筒,在全国各地追着人问:你幸福吗?这个问题,在西方文化里,可算历史第一问题。西方第一本历史著作,古希腊人希罗多德的《历史》,第一卷就提出了这问题。书中的故事,展示了理解“幸福”这一概念的历史视角。

责任编辑:蔡军剑 实习生 张婷

什么样的人最幸福,这是西方历史的第一问题

十一后,经过精心准备,央视重磅推出“走基层”节目。主持人拿着话筒,在全国各地追着人问:你幸福吗,你幸福吗?

这个问题,在西方文化里,可算历史第一问题。西方第一本历史著作,古希腊人希罗多德的《历史》(The History of Herodotus,有商务印书馆1997年译本,译者王以铸),第一卷就提出了这问题。书中的故事,展示了理解“幸福”这一概念的历史视角。

吕底亚(今土耳其西部)国王克洛伊索斯打了很多胜仗,征服了不少民族。在向希腊来客梭伦展示了王宫珍藏之后,克洛伊索斯问梭伦:您周游列国,可知道怎样的人最幸福?他肯定希望梭伦说:陛下您是最幸福的。梭伦的回答却大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网络编辑:刘之耘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参与评论


精选评论 (29)


回复

2013-01-10

让中国属于全体国民岂不更好

回复

2012-12-15

虚伪。。。

回复

2012-12-11

当我们推翻腐朽封建体制,国人真幸福。可军阀混战,国人又不幸福。当内战结束,国人又感很幸福。可人权受限制,又感不幸福。可见幸福有可比性时效性。

回复

2012-12-09

伪装的幸福!

回复

2012-12-05

人生若朝暮,行乐需及时。

回复

2012-12-04

“对幸福的相对性完全没有警惕,因为追求劣质幸福并从中感到满足,后来就在民族战争的汪洋大海中淹死了”幸福这类东西不仅有相对性,还有层次性、普遍性。

lwtz

2012-11-14

胖翻译吃了人家西瓜不给钱,蛮横说道,老子在城里吃馆子也不给钱!卖西瓜的其实是武工队员,对胖翻译说,别看现在闹得欢,只怕将来拉清单!胖翻译觉得能够白吃白拿就算幸福啦,对幸福的相对性完全没有警惕,因为追求劣质幸福并从中感到满足,后来就在民族战争的汪洋大海中淹死了

回复

2012-12-04

相对而言,苦即是甜

回复

2012-12-02

幸福在于理性的满足

回复

2012-11-29

确实如此,越来越多

2012-11-18

同样我们也来看看2012年11月15日的这期南方周末。第1版的半个版面的GEnx飞机发动机广告;第2版和第3版都有半个版面的水井坊酒;第4版有半个版面的郎酒广告;第5版有半个版面的东风日产汽车;第6版有半个版面的西拉葡萄酒广告;第7版是半个版面的ups物流广告;第8版有半个版面的西门子洗衣机广告;第9版面有半个版面的文君酒广告;第10版有半个版面的奥迪汽车广告;第11版没有;第12版有半个版面是广货网上行活动广告;第13版和第15版都是半个版面的一汽大众汽车;第14版是1/4版面的兴业银行;第16版是1/4个版面的广发希望基金;第17版和第19版是整版的巴斯夫塑料广告;第18版是半个版面的标致汽车;第20版是1/4的茅台神舟酒;第21版是半个版面的招商银行广告;第22版是半个版面的中国地产评选广告;第23版是半个版面的新东方广告;第24版是半个版面的青岛啤酒和财新新世纪周刊宣传广告;第25版由是半个版面的劳力士宣传广告;第26版是半个版面的厚工仿酒和栗香茶业宣传广告;第27版没有;第28版是半个版面的国学讲座广告;第29版是半个版面的纸业论坛宣传广告;第30版是1/4的财经年会宣传广告;第31版没有;第32版是半个版面的优酷和搜狐广告。 从以上的广告数量可以看出,《南方周末》的工作人员就这样以不负责的态度对待读者,以拼命刊登广告数量来糊弄读者,以拼命赚钱来降低报纸的影响力,以严重的贫富差距来影响社会稳定。这样的态度,我想最终只会是自食其果!

回复

2012-11-29

我们的城邦不是由少数人而是由全体公民管理;解决私人争执时,法律平等对待每一个人;一个人只要有才能,绝不会因为贫穷而难以出头;等等。正是繁荣和自由让雅典人产生了一种不同于希罗多德的幸福观,开始觉得幸福在生前也是可以定义的。

回复

2012-11-23

幸福不幸福,不是一句话可以证明的。扛着设备满大街跑,你了解到有多少人是幸福的?还有,问一下自己,你幸福吗?

回复

2012-11-23

幸福不幸福,不是一句话可以证明的。扛着设备满大街跑,你了解到有多少人是幸福的?还有,问一下自己,你幸福吗?

回复

2012-11-22

那不是鲁什和莫兰早就干过的事情吗???

回复

2012-11-22

个人觉得《南方周末》的广告也是一门艺术,不过广告的量似乎也是原来越多了~~~

2012-11-18

同样我们也来看看2012年11月15日的这期南方周末。第1版的半个版面的GEnx飞机发动机广告;第2版和第3版都有半个版面的水井坊酒;第4版有半个版面的郎酒广告;第5版有半个版面的东风日产汽车;第6版有半个版面的西拉葡萄酒广告;第7版是半个版面的ups物流广告;第8版有半个版面的西门子洗衣机广告;第9版面有半个版面的文君酒广告;第10版有半个版面的奥迪汽车广告;第11版没有;第12版有半个版面是广货网上行活动广告;第13版和第15版都是半个版面的一汽大众汽车;第14版是1/4版面的兴业银行;第16版是1/4个版面的广发希望基金;第17版和第19版是整版的巴斯夫塑料广告;第18版是半个版面的标致汽车;第20版是1/4的茅台神舟酒;第21版是半个版面的招商银行广告;第22版是半个版面的中国地产评选广告;第23版是半个版面的新东方广告;第24版是半个版面的青岛啤酒和财新新世纪周刊宣传广告;第25版由是半个版面的劳力士宣传广告;第26版是半个版面的厚工仿酒和栗香茶业宣传广告;第27版没有;第28版是半个版面的国学讲座广告;第29版是半个版面的纸业论坛宣传广告;第30版是1/4的财经年会宣传广告;第31版没有;第32版是半个版面的优酷和搜狐广告。 从以上的广告数量可以看出,《南方周末》的工作人员就这样以不负责的态度对待读者,以拼命刊登广告数量来糊弄读者,以拼命赚钱来降低报纸的影响力,以严重的贫富差距来影响社会稳定。这样的态度,我想最终只会是自食其果!

回复

2012-11-18

同样我们也来看看2012年11月15日的这期南方周末。第1版的半个版面的GEnx飞机发动机广告;第2版和第3版都有半个版面的水井坊酒;第4版有半个版面的郎酒广告;第5版有半个版面的东风日产汽车;第6版有半个版面的西拉葡萄酒广告;第7版是半个版面的ups物流广告;第8版有半个版面的西门子洗衣机广告;第9版面有半个版面的文君酒广告;第10版有半个版面的奥迪汽车广告;第11版没有;第12版有半个版面是广货网上行活动广告;第13版和第15版都是半个版面的一汽大众汽车;第14版是1/4版面的兴业银行;第16版是1/4个版面的广发希望基金;第17版和第19版是整版的巴斯夫塑料广告;第18版是半个版面的标致汽车;第20版是1/4的茅台神舟酒;第21版是半个版面的招商银行广告;第22版是半个版面的中国地产评选广告;第23版是半个版面的新东方广告;第24版是半个版面的青岛啤酒和财新新世纪周刊宣传广告;第25版由是半个版面的劳力士宣传广告;第26版是半个版面的厚工仿酒和栗香茶业宣传广告;第27版没有;第28版是半个版面的国学讲座广告;第29版是半个版面的纸业论坛宣传广告;第30版是1/4的财经年会宣传广告;第31版没有;第32版是半个版面的优酷和搜狐广告。 从以上的广告数量可以看出,《南方周末》的工作人员就这样以不负责的态度对待读者,以拼命刊登广告数量来糊弄读者,以拼命赚钱来降低报纸的影响力,以严重的贫富差距来影响社会稳定。这样的态度,我想最终只会是自食其果!

回复

2012-11-18

南方周末的“痛” 我是南方周末的忠实读者,从参加工作起就坚持订阅每年的《南方周末》报,算算已经是有十五个年头了。这些年我跟随南方周末一起见证了国家的强盛、人民的幸福,从中我读懂了中国的发展道路,坚信祖国的未来一定会越来越好。 据了解《南方周末》是以是中国深具公信力的严肃大报,是中国发行量最大、传阅率高、影响最广泛、公信力强的新闻周报,覆盖全国各大中城市,每期发行量稳定在120万份以上,核心读者群为知识型读者。 在这样的一份享誉海内外的综合类周报,最近的阅读却是有些让我堵心,最大的感觉就是广告内容实在是太多了。我不知道作为中国发行量最大的新闻周报,难道你就这么缺钱,竟然违背道德底线拼命拉广告、收赞助费、使劲给员工发奖金。难道就不考虑下读者的心声! 我们读者是想从《南方周末》看到紧扣时代发展的热点与焦点,通过全面、深入、生动地反映和报道新近发生的重大事实,提供更完整、真实的中国社会迈向未来的脉络、趋势和图景。报纸的内容的确还是有这样的报道,但同时“下转第几版”的字眼也实在是多。每一期的32版内容,被大量的广告所占据,留给读者的都只是些豆腐块的文章内容。这样的报纸,让我无疑感觉到和城市的晚报、晨报没有太多的区别,花钱买一份报纸,看不了多少内容,全是广告,那还不如直接搜索广告公司。

回复

2012-11-17

简单幸福不复存在!

回复

2012-11-17

回复

2012-11-16

記得,七十年代,在美國的公路上,經常看到一句黏貼在汽車上‘ 我們甚麼都有但我們並不快樂’( We have every things but we are not happy )的標語。

回复

2012-11-16

記得,七十年代,在美國的公路上,經常看到一句黏貼在汽車上‘ 我們甚麼都有但我們並不快樂’( We have every things but we are not happy )的標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