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人图书馆”变形记

作为一场世界范围的知识传承与文明交流的回归式尝试,“真人图书馆”在中国遭遇了水土不服。在思维壁垒、功利主义和商业诱惑的干扰下,它成为某种意义上与现实妥协的产物。

责任编辑:叶伟民 实习生 贺风玲

2012年4月22日,福建省福州市colaloft 荒岛图书馆举办了“真人读书会”活动。 (林朝阳/CFP/图)

作为一场世界范围的知识传承与文明交流的回归式尝试,“真人图书馆”在中国遭遇了水土不服。在思维壁垒、功利主义和商业诱惑的干扰下,它成为某种意义上与现实妥协的产物。

一项返璞归真的阅读潮流——“真人图书馆”正在全球兴起,2012年它进入中国并迅速遍及十多个城市。

这是一项知识传承与文明交流的回归式尝试,诞生于新世纪初一群丹麦年轻人美好的愿望——让不同文明、不同国度和不同宗教的人坐下来好好说话,以消解人类愈演愈烈的暴力和偏见。在一场音乐节中,75本“真人书”首次走向观众,拉开这场精神实验的帷幕——从“读书”到“阅人”。

此后,印第安人、艾滋病患者、脱衣舞女郎、断指者甚至“匈牙利右翼极端分子”,都相继走上“书架”,供公众“借阅”。

这股潮流由欧洲出发,由美洲、澳洲和日韩进入中国。在这个为世界首创了造纸术与印刷术的国度,实验者们试图秉承“真人图书馆”的创办主旨,然而却遭遇了复杂的现实。

中国的“理想书单”

作为舶来品,“真人图书馆”在中国的登陆点之一是香港。2011年8月,两家NGO(非政府组织)将其付诸实践。这一年,由“自由行”和“双非孕妇”等引发的陆港矛盾正在升温。

一个旨在“打破谩骂文化”和“建立相互尊重”的“真人图书馆”应运而生。在活动日,“双非”人士、新移民、少数族裔、变性人、外籍佣工等40本“真人书”席地而坐,由路人“取阅”——可以让“书”讲述自身的经历,也可以由读者与之进行探讨和辩论。

2012年1月,来自成都的“读者”韩潋被这一幕深深吸引。这个充满个性的姑娘正在计划一场与众不同的长途旅行,这给了她启发,&ld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网络编辑:思凡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参与评论


精选评论 (39)


回复

2014-10-17

变质?

回复

2013-11-23

重点是有多少普通底层人民愿意把自己的苦难在大众面前大方的说出来?我想知道怎么解决?

回复

2013-11-07

想法是很令人期待,但是做起来却却处处碰壁,,,

回复

2013-10-08

因为懂得,所以慈悲。

回复

2013-09-01

"书"难找,读者素质有待提高

回复

2013-05-13

“读人不是听其讲述奋斗史,而是了解人生其他的可能性”……解决冲突,消除偏见,回到人本身

回复

2012-11-26

即使我们没有想过这个源头,但是我们却回归了潮流 这些问题值得我们深思 我今天刚参加了一次真人图书馆 我被当做了一本书

回复

2012-11-20

中国太需要融入世界了,哪怕是一个小火苗,就能让青年们趋之若鹜。 可一个连小偷作案都不敢吱声的群体,听到那些负能量的东西,他们那什么来阻击,内心的荒漠化?

回复

2012-11-20

此外,这种喜欢跟风国外的潮流,说明中国人在鸦片战争一百多年后,还没有真正站起来。还是以为外国的,就是先进的;只有外国的,才能救中国!这是真正的可悲所在。文中提到 的那些年轻人是想做些事来改善咱们现在的环境,但是又有谁真正了解中国,包括你 《南方周末》!都知道中国人13亿中9亿是农民,但是做的时候,却最容易忽视这一点。比如搞个什么社会调查,只是在北上广等城市做一下,你们以为那里就能代表中国吗?国外稍微流行个什么,就赶快来中国试一试,这种做法挺好,但你们的潜意识中是否已经把自己本国人的智慧忘记了? 自己做的不被理解时,就说没有“消解偏见和阻隔,让缺少话语权的群体发声”,说的难听一点,你以为自己是谁?凭什么让我们理解你? 如果有些人,有几个组织,能真正沉下新来,好好研究一下咱们周围的现状,针对性的提点建议和措施,我想这样能更好更快的改变中国现状。 不说了,走着瞧吧!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回复

2012-11-20

创意,不错,但是,忽视了中国人现在最缺乏什么?中国人现在最缺乏一个有内涵的文化修养。在这一点上,这个创意的作用比较小,所以很容易被歪曲了。

回复

2012-11-19

这个创意其实是非常好的。。

回复

2012-11-17

细致化程度不够!!如何在中国开展是个问题。 生活压力大,顾及自身是主体;但这并不是我们视听的壁垒,而是没有渠道与时间去体会。。。。。

回复

2012-11-14

我想知道怎么才能参加这个活动?

回复

2012-11-13

好喜欢这个图书馆,不过要真正办起来还得需要读者、志愿者的觉悟。是真心希望这是交流,而不是咨询会什么的。

回复

2012-11-13

这个社会太多让人产生功利的念头,所以往往忘了本心,忘了关爱。只希望这样的“真人图书馆”能有价值地继续存在下去。

回复

2012-11-11

可惜知道的晚了,很有兴趣参与和品位不同的人生经验!

回复

2012-11-10

读一个真实的人,是读一本特定主题的百科书,读一本书,是读另一个人的另味人生。

回复

2012-11-10

所谓真人图书馆,可能和说书艺人差不多。

回复

2012-11-10

“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行万里路不如阅人无数”

回复

2012-11-10

停止暴力,消除冲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