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美国大选观察】美国人的世界观

没有什么比四场电视辩论更能集中展示美国两党对未来的政策关切。美国人忧心忡忡地看着伊朗和叙利亚,也反复揣度与中国的关系应当如何定位才能保证美国人的就业岗位;他们不关心粮食和天气,也不分盟友或敌人,经济才是当下美国人的“大事件”。

责任编辑:史哲

当地时间2012年4月24日,美国科罗拉多州,奥巴马仰望星空。 (Pete Souza❘CNP❘AdMedia/东方IC/图)

悬念没有延续到最后一刻,奥巴马再一次赢了。相当高的投票率,美国人已充分表达了意见。不过,对于美国以外的人而言,人们更关心的是美国新政府的动向。

其实,没有什么比四场电视辩论更能集中展示美国两党对未来的政策关切。四场辩论,6个小时、7万多英文单词的文字记录,从中可以隐约窥见美国人对这个世界的视角和兴趣。美国人忧心忡忡地看着伊朗和叙利亚,也反复揣度与中国的关系应当如何定位才能保证美国人的就业岗位;他们不关心粮食和天气,也不分盟友或敌人,经济才是当下美国人的“大事件”。

最“热”的地区:中东

如果以为当下美国人在地球上最关心的是中国,或者拥有核弹头最多的俄罗斯,那你就错了。

四场辩论提到中国67次,俄罗斯25次,但这依然算不上最关切。当然,美国人似乎也不甚关心自己的邻居,两位候选人在能源问题上提到加拿大5次,而墨西哥仅仅被提到2次,一次是罗姆尼在谈论移民问题时深情回忆,“我的父亲出生在墨西哥的一个美国家庭”,另一次则是他质问奥巴马,为何成千的枪支流入墨西哥毒贩的手中。

他们最关注的地方是中东。四场辩论频繁提到伊拉克(33次)、叙利亚(40次)和伊朗(70次)。此外“中东”本身还被提及31次。

中东颇受关注的国家还有以色列,候选人们谈论了它41次;相应的是,“巴勒斯坦”这个词仅出现1次。

相对前任总统小布什,奥巴马在四年任期内明显执行了相对温和的中东政策,这期间获得了他最引以为傲的外交和安全领域成就:结束伊拉克战争以及击毙本·拉丹。

但罗姆尼也因此批评奥式外交过于软弱,经常“巡回致歉”,“下意识在盟友与敌人间保持同等关系”。他甚至出版了一本畅销书“无可致歉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网络编辑:小碧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参与评论


精选评论 (15)


回复

2013-05-06

对于这篇文章说到的共和党人在对外政策上虽措词强硬,但执行时会妥协。举了尼克松的例子。就这一个例子是不能说明这个观点的。这要从共和党人的共同观点或者说大多数共和党人的人生观来看的,还有个人的性格和素质的影响。比如作为共和党人的新泽西州的州长,他就有很多意见不同于共和党人的观点。还有去年共和党提名侯选人GINERIDGE(可能拼的不对)等。我认为多数共和党人外交是很强硬的。

回复

2013-05-06

“美国人的世界观”说白了,最基本最直接的美国人的世界观就是金钱。在最近十年的美国经济下滑的情况下,更是如此。美国人对金钱的欲望没有止境。最富裕的美国人想要赚更多的钱,中产阶级想要成为富人,穷人想要“脱贫致富”。美国人不怎么关心他人的事,更不关心外国或外国人的事。美国人对美国以外的事的了解要比中国人对国外的了解少之又少。总统大选,选民也是为自己的利益。我相信民主党将会赢2016年的大选。

回复

2013-01-04

永不加赋

回复

2012-11-12

看看民间和年轻人看问题、认识问题的方法和得出的判断和结论。好文章!希望大家好好转一转,让它得到更广泛的传播。

回复

2012-11-10

在后冷战、后反恐的年代里,经济为王。

回复

2012-11-09

美国式选举值得思考,值得学习与研究。

回复

2012-11-09

关心经济,不关心天气. 信息量巨大。~~o(>_<)o ~~

回复

2012-11-09

关心经济,不关心天气. 信息量巨大。~~o(>_<)o ~~

回复

2012-11-09

非我族类,其心必异。何况是隔着一个大洋的民族,世界观肯定和我们不一样。

回复

2012-11-08

不错,晚安。

回复

2012-11-08

对天气问题就是各扫门前雪,不顾他人

回复

2012-11-08

看有什么发展动静

回复

2012-11-08

气候、环境问题涉及全球,是人类面对的最为紧迫的问题,虽不是一己之力所能改变,但这不应该淡出政治话题,在美国的选战中竟然不被提起,是美国的悲哀,更是人类的悲哀。看来世界绝大多数人都报这样的心态,大家要完一起完,不在乎谁。

背影
回复

背影

2012-11-08

标志性的头

回复

2012-11-08

今天早上看了18大上胡锦涛的讲话,我觉的在法治,政治改革等方面的谈论还是不错的。并没有一味的谈论成就,也谈了存在的问题,改革的方向。 不过他们还是不够亲民,做个报告,非要用那样的语气么……又不是不能连贯的把一个句子念完。 最开始说自己将不会念全文,简直是一大亮点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