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八大特别报道·这十年】社会管理创新:摸着石头过河
2011年,“社会管理创新”成了社会热词。归根结底,社会管理是对人的管理和服务。在这个过程中,政府、社会、公众都应充分发挥作用。社会和公众的参与程度,依赖一个国家的社会组织发展程度。过去10年,各地也在探索一些经验。
责任编辑:李梁 冯飞 助理编辑 温翠玲
编者按
从2002到2012,中国走过不寻常的10年。
10年前的十六大,当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走上执政前台,人们用“新政”二字,表达对中国未来的期待。10年后,回望来时道路,中国社会经历了巨大的变迁,每个人都感同身受。
这10年里,中国经济一路高歌猛进,GDP超过日本,排名世界第二;城市化浪潮席卷内陆的许多个角落,带来日新月异的城市面貌;取消农业税、新农村建设和基层医改,正在从根本意义上改变着传统的中国乡村;10年里,网络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信息在网络流动,民意在网络汇集,推动着政府和社会走向透明开放。10年里,SARS、地震等突发灾难,锤炼着中国人的精神,而奥运会和世博会,让世界走近中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网络编辑:刘之耘
皇帝的新衣被告你发现了。
我也想说说住房问题 我们地有那么少吗?这是个多么可笑的谎言。 如果我们人口普查不是过家家的话,那么我们知道我们人口总数并未增加多少。随着城市化推进,我国每天消失100个自然村落,更多的人被放进了城市的鸽子笼里,那么这个事情很简单,我们的可用土地在增加。至于你可能会说:工厂、道路等等占用了大量的土地等等 好,工厂是要有的,道路也得修。路本来就有,现在多修了一条,我们行走在路上经常看看的是老路被废弃,新路在不远处修建,路的问题是因为我们不够用,还是我们太随意。我觉得是后者,因为大家知道,我们并不缺土地。 我们也知道,卖土地才能挣钱,那以什么名目不重要,重要的是把地卖出来。 房地产就是这个想法在作祟。我们现在小镇上也要盖高层,什么环保、节能和即得利益比起来就像屎一样。 房地产,国家应该推行人均面积标准,既然我们很快要建成全面的小康社会,那么人均面积定50㎡我看不多,以目前的中国典型社会3口之家,住房标准定在150平,完全没有问题。那么事情就简单,那个谁谁谁不是有钱吗?好,你可以住别墅,你可以有10套房,都没关系,超出标准部分,来个梯级征税,那么我们乐意并原意鼓励你住大房子、大别墅。这个税收专款专用,用于经适房建设,棚户改造,旧城改造,一举多得。这样,哪个傻逼还会捏着3套房吗?多出那些面积5年就给他征掉,这个政策很合理。可是作为这个星球上最睿智的政府尽然没想出来这个办法,整天10条、20条的瞎搞,这就折腾。为什么要折腾,为什么不能简单点,我看都不是那么单纯吧。 不是没有办法,是并不在乎你的死活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