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太青竹简国学计划】黄克剑:心灵境界与权利意识——从人生价值的两个维度谈儒学与当代国民性

人应当活得“高尚”些,也应当活得“幸福”些。“高尚”和“幸福”是两个维度的价值。“高尚”关涉人的心灵境界、道德品操,是人生无待维度上的价值;“幸福”涉及人在物质、精神上称心如意的那种满足,它是人生有待维度上的价值。趋于“高尚”是人的一种境界,追求“幸福”则是人的当有权利。

儒学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哲学,也不是严格意义上的宗教。它是一种学问,也是一种教化;它有其现实关切,也有其终极眷注。

作为“学”,它是“为己之学”,一种切己地安顿人的心灵的学问,此“为己”,即孔子所谓“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论语·宪问》)。作为“教”,它是“成德之教”,一种成全人的道德品操的教化。它从根本处对人生意义作一种指点,并努力使这种价值指点获得更多人的认同,从而形成一种风化。

儒学或儒教也有其“外王”(关于国家治理)的关注,并把这种关注诉诸实践,但这“外王”只是“内圣”(“为己”、“成德”)的向外推扩。所谓推扩,用孟子的话说:“先王有不忍人之心,斯有不忍人之政”(《孟子·公孙丑上》),从人性推出仁政。用孔子的话说:“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论语·为政》),处在高位的掌权者需要修炼好自己的道德品操,上行下效,下面的人就会以你为表率;一个国家如果自天子直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网络编辑:谢小跳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