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笔》精选】“文革”时期的自杀与离婚

政治性自杀者,再加上通常原因的自杀者,“文革”期间的自杀率,应该远高于其他时期。而与此相反,“文革”时期的离婚率,却低得惊人——因为国家政权不准离。通常的离婚原因,在“文革”期间都不被认可,都不成其为原因。

一般说来,自杀,是一种坏现象。一个时代,一个社会,自杀者的多寡,一定意义上,可以成为评价这个时代、这个社会的尺度。自杀者多、自杀率高,意味着这个时代、这个社会有着很严重的问题。中国似乎从未公布过年自杀率,有无这方面的统计,亦不得而知。但国际上有对中国年自杀率的估计。通常认为,世界平均年自杀率是10人/10万,中国的年自杀率是23人/10万,是世界平均数的2.3倍。由于中国的自杀率是国际上代为统计的,可能不太准确。但中国的自杀率高于世界平均数,则是确定无疑的。

离婚,是好现象还是坏现象,可就不能一概而论了。离婚,有时候是悲剧,有时候是喜剧,有时候是正剧。自杀率,可以说愈低愈好。离婚率却不能如是观。离婚率太高,当然说明社会在某个方面不太“正常”。但离婚率太低,却非但不能说明社会的“文明”、“进步”,相反,倒是意味着社会的野蛮。自杀率,是难以通过强制的手段控制的。一个人执意要死,任何铁则钢规也管不住。但离婚是一种法律行为。国家完全可以把离婚率控制在最低限度,甚至让离婚率为零,也不难做到。改革开放的前三十年,中国的离婚率是极低的,比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低得多,但这丝毫不意味着中国的家庭比这些国家幸福得多。

自杀和离婚,是两件事。但有时又是密切相关的。在中国的“文革”时期,自杀率和离婚率,就形成鲜明的对照。

《随笔》2012年第5期

中国本就是自杀率较高的国家,“文革”时期的自杀率,就更高了。自杀,原因虽然多样,但通常与政治无关。而“文革”时期,迫使人们自杀的,除了通常的原因外,还有政治性原因。政治性自杀,是“文革”时期的常见现象。邓拓、田家英、老舍、傅雷夫妇,都是不堪迫害而自尽的。我们知道的“文革”期间自杀的各界名人,就多不胜数,但这也只是那时期政治性自杀总数的冰山一角。由于政治迫害并不只针对名人,普通人同样遭受着残酷的迫害,因此也同样会含冤而自杀。在人命如草芥的年代,普通人的政治性自杀,不会引起关注,死得无声无息,亲人们恐怕连哭都不敢出声。这样的因政治性迫害自杀而死的普通人,“文革”期间有多少,其实也是应该认真统计的。现在统计还来得及,再晚,可就难了。但这些话说了也是白说。总之,这个数字肯定是很惊人的。

政治性自杀者,再加上通常原因的自杀者,“文革”期间的自杀率,应该远高于其他时期。而与此相反,“文革”时期的离婚率,却低得惊人,低得让不了解那时代的人目瞪口呆。

上海的“文革”研究专家金大陆先生所著的《非常与正常——上海“文革”时期的社会生活》一书,有对这时期上海离婚情况的介绍分析。金先生在细致地查阅有关档案资料后,对那十年间上海各区每年离婚的夫妻有多少“对”,都有准确的说明。从1966年到1976年这十年间,本是十里洋场、东方魔都、冒险家乐园的上海,有着上千万人口的上海,离婚的夫妻总对数,是6489对[1]。十年按3650天算,那这十年间,上海平均每天只有不到1.8对夫妻离婚。在20世纪六七十年代,这样的离婚率是“骇人听闻”的。这还是上海。在偏远些的地区,在农村,离婚率就更低了。

如果有人以“文革”期间离婚率奇低为由来赞美“文革”,来歌颂“文革”时期家庭的和谐、社会的安定,那就要么是无知,要么是良心叫狗吃了。这样的人,还真有。金大陆先生在介绍了“文革”时期上海的离婚情形后,悲愤地说:“此中难道真的漫溢着一片晶莹剔透、圣洁如玉的情感吗?难道真的存在着一个莺歌燕舞、和谐美满的乌托邦吗?——此中存在着的是一座以‘阶级和阶级斗争'为圭臬的‘社会伦理裁判所'!”[2]“文革”期间的离婚率低,不是因为人们不愿离,而是因为国家政权不准离。通常的离婚原因,在“文革”期间都不被认可,都不成其为原因。没有爱情、感情破裂,这在今天是最常见的离婚理由或借口,因为这样的理由或借口最能被认可。而在“文革”期间,这恰恰是最不能被认可的理由,是最说不出口的借口。那是一个总体性社会,那更是一个政治全能的社会。一切问题都是政治问题。一切问题都关乎政治思想、政治觉悟、政治立场。结婚是如此,离婚也是如此。既然结婚了,为什么要离婚呢?想离婚,说明思想出了问题,说明资产阶级思想严重。想离婚,更说明对现实的不满。而“对现实不满”,那可是很大的政治罪名。一个人“无缘无故”地要离婚,就是蓄意以此种方式给社会主义抹黑。金大陆先生说:“进入‘文革'运动后,尤其‘横扫一切牛鬼蛇神'、&lsq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网络编辑:刘之耘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参与评论


精选评论 (25)


回复

2013-07-30

扭曲的人性

shuyzy
回复

shuyzy

2012-11-04

没有法治天理的时代,对人性终极的考验。能熬过的都是有强大心脏的。。。

回复

2012-11-03

阁下的长进不大。

2012-10-29

文-革时期的1970年我们上小学;那时的小学生统统的要被洗脑;洗到六亲不认、满嘴口号;儿时曾经问过好友毛,泽,东的一句话:“凡是敌人拥护的我们都要反对;凡是敌人反对的我们都要用户...”很是不解,那敌人拥护吃饭,我们不也吃饭吗?敌人拥护穿衣,我们总不能全国人都不穿衣服吧...我俩偷偷议论好久,很是不解!!粉碎“四人帮”后,逐渐听到了好些事,总觉得毛,泽,东怎的是三七开呢?他是当代“皇上”;他让人们没有信仰、没有亲情、说一套做一套...贻害了几代人;当代的社会,人与人之间信任危机、信仰危机、道德沦丧...这不是一代两代人能扭转的;台湾没有“被解放”,那才是台湾人民的幸运,也是中华民族的幸运,它保留我们民族一些古老的优良传统,保护了历史的真相。但愿在我们的有生之年能知道我们华夏民族的历史真相,能让我们的民族从根本上团结、强大...

回复

2012-10-29

文-革时期的1970年我们上小学;那时的小学生统统的要被洗脑;洗到六亲不认、满嘴口号;儿时曾经问过好友毛,泽,东的一句话:“凡是敌人拥护的我们都要反对;凡是敌人反对的我们都要用户...”很是不解,那敌人拥护吃饭,我们不也吃饭吗?敌人拥护穿衣,我们总不能全国人都不穿衣服吧...我俩偷偷议论好久,很是不解!!粉碎“四人帮”后,逐渐听到了好些事,总觉得毛,泽,东怎的是三七开呢?他是当代“皇上”;他让人们没有信仰、没有亲情、说一套做一套...贻害了几代人;当代的社会,人与人之间信任危机、信仰危机、道德沦丧...这不是一代两代人能扭转的;台湾没有“被解放”,那才是台湾人民的幸运,也是中华民族的幸运,它保留我们民族一些古老的优良传统,保护了历史的真相。但愿在我们的有生之年能知道我们华夏民族的历史真相,能让我们的民族从根本上团结、强大...

回复

2012-10-29

文革时期的1970年我们上小学;那时的小学生统统的要被洗脑;洗到六亲不认、满嘴口号;儿时曾经问过好友毛,泽,东的一句话:“凡是敌人拥护的我们都要反对;凡是敌人反对的我们都要用户...”很是不解,那敌人拥护吃饭,我们不也吃饭吗?敌人拥护穿衣,我们总不能全国人都不穿衣服吧...我俩偷偷议论好久,很是不解!!粉碎“四人帮”后,逐渐听到了好些事,总觉得毛,泽,东怎的是三七开呢?他是当代“皇上”;他让人们没有信仰、没有亲情、说一套做一套...贻害了几代人;当代的社会,人与人之间信任危机、信仰危机、道德沦丧...这不是一代两代人能扭转的;台湾没有“被解放”,那才是台湾人民的幸运,也是中华民族的幸运,它保留我们民族一些古老的优良传统,保护了历史的真相。但愿在我们的有生之年能知道我们华夏民族的历史真相,能让我们的民族从根本上团结、强大...

回复

2012-10-29

文革时期的1970年我们上小学;那时的小学生统统的要被洗脑;洗到六亲不认、满嘴口号;儿时曾经问过好友毛泽东的一句话:“凡是敌人拥护的我们都要反对;凡是敌人反对的我们都要用户...”很是不解,那敌人拥护吃饭,我们不也吃饭吗?敌人拥护穿衣,我们总不能全国人都不穿衣服吧...我俩偷偷议论好久,很是不解!!粉碎“四人帮”后,逐渐听到了好些事,总觉得毛,泽,东怎的是三七开呢?他是当代“皇上”;他让人们没有信仰、没有亲情、说一套做一套...贻害了几代人;当代的社会,人与人之间信任危机、信仰危机、道德沦丧...这不是一代两代人能扭转的;台湾没有“被解放”,那才是台湾人民的幸运,也是中华民族的幸运,它保留我们民族一些古老的优良传统,保护了历史的真相。但愿在我们的有生之年能知道我们华夏民族的历史真相,能让我们的民族从根本上团结、强大...

回复

2012-10-29

文革时期的1970年我们上小学;那时的小学生统统的要被洗脑;洗到六亲不认、满嘴口号;儿时曾经问过好友毛泽东的一句话:“凡是敌人拥护的我们都要反对;凡是敌人反对的我们都要用户...”很是不解,那敌人拥护吃饭,我们不也吃饭吗?敌人拥护穿衣,我们总不能全国人都不穿衣服吧...我俩偷偷议论好久,很是不解!!粉碎“四人帮”后,逐渐听到了好些事,总觉得毛泽东怎的是三七开呢?他是当代“皇上”;他让人们没有信仰、没有亲情、说一套做一套...贻害了几代人;当代的社会,人与人之间信任危机、信仰危机、道德沦丧...这不是一代两代人能扭转的;台湾没有“被解放”,那才是台湾人民的幸运,也是中华民族的幸运,它保留我们民族一些古老的优良传统,保护了历史的真相。但愿在我们的有生之年能知道我们华夏民族的历史真相,能让我们的民族从根本上团结、强大...

回复

2012-10-25

那时我们尚小,只是后来听大人们议论过,自杀的细节没怎么听说,只听说过一个人,当时被批斗后罚其站在操场中央,头顶炎炎烈日,才三小时此人疯了,再也没有恢复过来,后来我读小学时和此人尚有缘呆过一段时间,因为其平反后在我母亲的单位,天天不上班,只顾自言自语,谁也不知道他在说什么。

回复

2012-10-24

现在的南周成了一周才出一篇敢于直面生活,其他都是“一颗木瓜能走多远”的类科普读物。理解你们,说真话,要么“一定时期内进行技术维护”喑声;要么间隔暗语。悲夫,不发声,何为人,不为人,何为国,寄居党,这就是你控制言论的骄傲?

回复

2012-10-24

回想起大革文化命,国民真是生活在水深火热中啊!真是暗无天日!现在好幸福!

回复

2012-10-24

我有亲戚曾经想自杀,很善良老实本份的一个人,到现在还一听到揪心的社会现象就心理不舒服,我培她渡过了她买农药放在家的那几天,她们其实有强烈的自救的愿望,看你从哪个角度出发去帮助他们。我培他在重庆最热的一天骑自行车从一个城市到了另一个相对陌生的城市,非常惊险,有一个释放过程,另外一个人应该不会自杀,不过也受过不少苦,现在也有六十好几了,当过这一方的结生员和赤脚医生,一些小病小知识非常热心的知无不言,不过爱把八卦到处宣传,谁谁谁的八卦也象病理知识一样什么都说,不过我能理解她们的心情,当这个接生员在年轻的时候要一个人面对那么多的生产压力而且在各种条件都差的农村家里生是有相当大的压力障碍的,不用麻药倾切,硬着心肠给产妇缝合三层奔开的伤口,她喜欢用说各种话来和人们套近乎感受温暖,能这样过活虽然有一些道德上的争议,不过比起一个人面对生活上的精神压力无疑是一种释放,只是想说每个人都会面对自己的压力,看哪个角度能更好的释放。

回复

2012-10-24

强烈建议在天安门广场上建一个“文革纪念馆”。

回复

2012-10-24

强烈建议在天安门广场上建一个“文革博物馆”。

回复

2012-10-24

难道政治不是保障民众的幸福生活的而是毁坏其幸福生活的?

回复

2012-10-23

挺悲哀的,死都要煞费苦心

回复

2012-10-23

划出一块地,让支持wg的人聚居,他们想怎么斗就怎么斗,最好带上他们的亲人。

回复

2012-10-23

划出一块地,让支持文革的人聚居,他们想怎么斗就怎么斗,最好带上他们的亲人。

回复

2012-10-23

太过可怕,非当事人不能体会。

回复

2012-10-23

。。。

回复

2012-10-23

中国的自杀率高于世界水平,与中国人的传统观念都关系吧。高风亮节,竹骨梅气,最受不得一点羞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