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诺贝尔奖】莫言说

历史和现实的结合。这两部分缺一不可,如果没有虚幻,仅仅写实,这部小说没有生命。反之,全是虚幻的,和现实中国没有联系,也没有意义。作家的责任、本事就是写出立足现实又超越现实的东西。既是现实生活但同时又高于现实生活,有变形有夸张有想象有虚构。

责任编辑:袁蕾 朱晓佳 曹筠武

编者按

2012年10月11日斯德哥尔摩时间下午一点,瑞典学院宣布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的得主是中国作家莫言。

瑞典65岁的历史研究者乔尼·尼尔森骄傲的是,他第一次开赌文学奖,就从这个叫“MO YAN”的中国作家身上赢回了1800瑞典克朗。

斯德哥尔摩43岁的里卡多·瑟德贝里押的是村上春树,输了100瑞典克朗,第二天他立刻去买了莫言的《西门闹和他的七世生活》。

在瑞典起印1000本的《红土地》、《大蒜民谣》卖了10年都没卖完,开奖之后,全部售光。

当晚,中国山东高密夏庄镇河崖平安庄,莫言92岁的父亲在红砖砌成的小院门口,点燃了当地政府送来的鞭炮和焰火。

莫言认同诺贝尔奖对自己作品“虚幻现实主义”的评价。“仅仅写实,小说没有生命;全是虚幻和中国现实没有联系,也没有意义。” (日越/图)

高密,山东半岛中部的一个县级市。

2012年10月11日,这里成为中国最为灼热的新闻中心。

连续两天两次的媒体见面会后,面对蜂拥而至的媒体和形形色色的各路人马,莫言宣布“不再接待任何人”。

见面会的下午,莫言接受了央视的采访,被主持人董倩问道“你幸福吗”。“我不知道。我现在压力很大,忧虑重重,能幸福么?”莫言说,“我要说不幸福,那也太装了吧,刚得诺贝尔奖能说不幸福吗?”

2012年10月13日上午8点,南方周末记者在莫言的书房见到了他,黄白细格衬衫,咖啡色运动服,神色平静却难掩倦怠,当时,一群外媒记者已经拥挤在客厅中等候采访。

莫言要求穿着一双拖鞋接受采访,面对南方周末记者的镜头,他还是配合着脱掉了运动外套。

“这几天我实在是有点疲倦。”10月16日中午,南方周末记者接到了莫言的邮件,他说:“从昨天开始,感冒发烧,浑身酸痛。”

为什么惊喜,为什么惶恐

南方周末你获奖后的第一反应,媒体报道有几种不同版本:狂喜和惶恐;惊讶和觉得遥远;还有“没什么可兴奋的”。上述表达哪种更准确?或者都准确?再或者是一种复合式的反应?

莫言:10月11日18点40左右,我接到评奖委员会的电话,通知我获奖并询问彼时的心情,我说的是惊喜和惶恐。为什么惊喜?全世界有那么多优秀的作家——包括中国——都没有获得,排着漫长的队伍,我相对而言还是比较年轻的。他们有的八十多岁才获奖。为什么说惶恐,我想,这么巨大的荣誉降落在我身上,面对世界上这么多优秀的作家,他们都有获奖的理由,但他们没有获得,我得到了,因而惶恐。“惊喜”经过两道翻译就变成了“狂喜”。白岩松电话连线采访时也问了这个问题,因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网络编辑:刘之耘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参与评论


精选评论 (57)


回复

2014-05-22

亲 如果你是大学生或者全职妈妈、上班族,那就和我一起赚点外快吧,反正闲着也是闲着,这里能给你增加一份收入还能打发时间,先了解再选择做不做 。每天30-180不等。多劳多得。只要你会淘宝网购,有空余时间,有电脑就可以,有意者加我1106994794 本人是上班族,非诚勿扰。谢谢

回复

2013-01-14

其实在很多报刊杂志上面,早就有关于莫言的报道了。

haoxe

2012-10-18

南方周末以前就关注莫言 发表过他的言论

回复

2013-01-01

了解莫言!

回复

2012-12-19

我的回复

回复

2012-11-29

回复

2012-10-30

"我一直用文学在表达我内心的话,我习惯把我要说的话写到小说里。"----我觉得这就是一句平淡简单解释伟字的名言。

回复

2012-10-29

如果可以把感性色彩和有思想深度的话题加到高考语文中的话,我想还是会有意外收获的

2012-10-20

看过莫言的一些作品,写作风格基本是一样的。不能否认一个只接受过小学五年级正规教育的作家经历了许多苦难又在一个相对封闭的思想体制内取得成绩很是不易。从社会环境和条件来看,不能要求作家都有独立的人格,不能要求作家都去呐喊、解决社会问题。作家可以是奴才但是不能害人。这点莫言做到了。因此对于莫言的获奖理应祝贺。也许莫言就是中国的“高尔基”吧。我所关心的是莫言今后还有时间协作吗?他将会有什么样的作品奉献给世界?莫言获奖后,不管他自身愿意或不愿意,官衔、头衔、社会活动都将占用他的写作时间。中国已经进入了一个急功近利的社会,阅读书籍的事间相对较少。而学校的学生为应付考试未必能沉下心来阅读。如果莫言热能带动一个社会都来读点儿书,那么莫言的得奖将取得意想不到的作用。

回复

2012-10-26

这篇访谈太高级了……

回复

2012-10-25

莫言把中国年轻人的梦从影视拉回到文学,虽然力量很小,但是足以影响一代人,好样的莫大爷

shuyzy
回复

shuyzy

2012-10-24

的确是颇有想法的作者,生活的历练很重要啊。

回复

2012-10-24

想的挺多啊

2012-10-20

看过莫言的一些作品,写作风格基本是一样的。不能否认一个只接受过小学五年级正规教育的作家经历了许多苦难又在一个相对封闭的思想体制内取得成绩很是不易。从社会环境和条件来看,不能要求作家都有独立的人格,不能要求作家都去呐喊、解决社会问题。作家可以是奴才但是不能害人。这点莫言做到了。因此对于莫言的获奖理应祝贺。也许莫言就是中国的“高尔基”吧。我所关心的是莫言今后还有时间协作吗?他将会有什么样的作品奉献给世界?莫言获奖后,不管他自身愿意或不愿意,官衔、头衔、社会活动都将占用他的写作时间。中国已经进入了一个急功近利的社会,阅读书籍的事间相对较少。而学校的学生为应付考试未必能沉下心来阅读。如果莫言热能带动一个社会都来读点儿书,那么莫言的得奖将取得意想不到的作用。

回复

2012-10-24

说道点子上了

2012-10-24

莫言的获奖说明,一个国家只有国力强大了,才会在各个方面受到世界的关注。而国力的强大必须以经济的强盛作为基础。以此推之,正是邓小平的改革开放战略奠基了这一切,相信今后我国将会有更多各领域的人才在世界舞台上崭露头角。

回复

2012-10-24

貌似圣人

2012-10-24

中国人确实要思考了,可是思考的方向偏差了。中国人现在大多数考虑的还是沽名钓誉,对于物质追求的太深,导致追求物质时,忘记了怎样认真的生活,忘记了探索这个世界。中国人基本上在校园中度过了自己的青春,在酒桌和工作中度过自己的中年,又在孤独中度过了自己的晚年

回复

2012-10-24

中国人确实要思考了,可是思考的方向偏差了。中国人现在大多数考虑的还是沽名钓誉,对于物质追求的太深,导致追求物质时,忘记了怎样认真的生活,忘记了探索这个世界。中国人基本上在校园中度过了自己的青春,在酒桌和工作中度过自己的中年,又在孤独中度过了自己的晚年

回复

2012-10-24

莫言的获奖说明,一个国家只有国力强大了,才会在各个方面受到世界的关注。而国力的强大必须以经济的强盛作为基础。以此推之,正是邓小平的改革开放战略奠基了这一切,相信今后我国将会有更多各领域的人才在世界舞台上崭露头角。

回复

2012-10-24

莫言获奖说明中国人只要认真思考,认真耕耘,做的事一样是优秀的。恭喜莫言

回复

2012-10-22

据實而論,對作家〝莫言〞並非很熟,知道一些作品,真是〝土〞的掉渣,但真實...僅以小學未能畢業的水準寫出書來,並能獲得文學大獎,确實不易,大家都應拍手加油,而不是...莫言加油!請稍作休息調整,再出發!你是好樣的!

回复

2012-10-22

莫言啊莫言 你虽然得了那个什么诺贝尔奖,但是你的地方政府是怎么说的是吗:你爸不是你的爸了,儿子不是原来的儿子了,哈。。。你是否遗憾不

回复

2012-10-21

说话客气点

2012-10-18

挺真实,真是个可爱的老头

回复

2012-10-21

然而知道莫言,我很内疚,世界莫言只有一个,但是难于说是人的一大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