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学不落后 ——专访诺贝尔文学奖评委会前主席
“我们这个俱乐部,18个人都是学养深厚、才智卓绝的大家,但也都是极其固执的老家伙,你以为其中一两位可以主导整个局面?不,他们绝对做不到。”
“我们这个俱乐部,18个人都是学养深厚、才智卓绝的大家,但也都是极其固执的老家伙,你以为其中一两位可以主导整个局面?不,他们绝对做不到”
有一回,诺贝尔文学奖出结果前一周,我恰巧在巴黎参加法国电视二台著名的‘新书对话’(Apostrophes)节目,主持人毕沃(Bernard Pivot)没放过追问机会:‘我知道瑞典学院很多事都是高度机密,但请你告诉我,这次到底是哪5位作家进入决选名单?’我的回应是,‘如果我告诉你了,我就别想回斯德哥尔摩了。’”
82岁的谢尔·埃斯普马克,端坐在瑞典学院会议室专属于他的第16把椅子上,笑盈盈地向本刊记者讲述了这则小故事,并一再强调——“It's very very secret!”
1981年进入学院的谢尔已是老院士了,曾任诺贝尔文学奖评委会主席长达17年,他将专访定在5月10日(周四)下午3点,两小时后,他和其他院士就在这个地方讨论候选者名单——每周四下午5点开18院士的例会传统,从国王古斯塔夫三世1786年创立学院开始,至今已坚持了226年。
谢尔•埃斯普马克(Kjell Espmark)
生于1930年,瑞典诗人、小说家、文学史家。1981年获选为瑞典学院院士、1987年至2004年间任诺贝尔文学奖评委会主席。出版有《借我你的声音》、《日历之外》等13本诗集、《失忆的年代》、《伏尔泰的旅程》等8部小说,及《诺贝尔文学奖:选择标准的探讨》等多部评论集。
对全世界多数文学工作者而言,瑞典学院是一方神秘之地,甚至还散发着某种神圣气息。古老的学院位于斯德哥尔摩有七百多年历史的老城,紧邻诺贝尔博物馆,外面就是游人如织的露天广场。拐入鹅卵石小路,推开学院图书馆的厚重大门,一下便隔绝了室外喧嚣:肃穆沉静中,只听见那台仅容3人的木质旧电梯在老楼里上下的声音。
和这电梯一样颇有年头的,是18位终身任职的院士,他们精通英、法、德多门语言,都是著名作家和学者,其中包括历史学家及专业语言学家。谢尔戏称,“我们这个俱乐部,18个人都是学养深厚、才智卓绝的大家,但也都是极其固执的老家伙,你以为其中一两位可以主导整个局面?不,他们绝对做不到!”
曾考虑提名鲁迅,但被拒绝
会议室里,白色长桌边围着18把扶手镶金的蓝椅子,通常18位院士的座位都是固定的,中国人熟悉的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网络编辑:谢小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