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为什么欣赏抽象画

一个人在欣赏抽象画杰作时,大脑中究竟发生了什么?科学家发现画作能够启动人脑中的多重感觉区域,让人体的其他感觉被连接起来。抽象画是杂乱无章的点和线吗?是不是那些深奥难懂的作品连小孩子和黑猩猩随意涂鸦都能做到?完全错误。

责任编辑:朱力远 实习生 陈浩民

2005年4月22日,奥地利新抽象绘画展在上海美术馆展出。 (东方早报—IC/图)

(本文首发于2012年10月11日《南方周末》)

一个人在欣赏抽象画杰作时,大脑中究竟发生了什么?科学家发现画作能够启动人脑中的多重感觉区域,让人体的其他感觉被连接起来。

历史上,无数的艺术家和评论家都曾对绘画作品的美感做出解读。研究人脑的科学家们从十几年前开始,也加入了这一行列。现在,尽管还存在大量的未知,这个所谓“神经美学”的学科也遭到一些艺术界人士的质疑,但科学家们已经开始获得越来越多有趣的发现。

人们对画作做出的反应是随机和主观的吗?过去十年的研究发现,答案是否定的。对于很多作品,人们的打分具有共同的倾向。

绘画作为一种视觉艺术仅仅会刺激人的视觉吗?科学家发现情况也并非如此。画作能够启动人脑中的多重感觉区域,让人体的其他感觉被连接起来,而眼睛是连接这些感观的渠道。

抽象画是杂乱无章的点和线吗?是不是那些深奥难懂的作品连小孩子和黑猩猩随意涂鸦都能做到?完全错误。

神经美学的创始人、英国伦敦大学学院教授森伊尔·齐格(Semir Zeki)在提出“神经美学”的概念时指出:“许多人认为绘画是要取悦人心,或是为后代留下一幅场景,抑或滋养,骚动,激发。一些人相信绘画具有社会功能,或者心理学功能,或是社会的镜子,或是能够参与和引导社会的变革。我不打算就这些观点进行争论,因为所有这些都可能是绘画的附加功能。”

齐格认为,绘画有一个总的功能,与“视觉脑”(visual brain)的功能非常相近。他认为,这种功能就是:描绘物体、表面、面孔、情景中不变的、持续存在的、必要的和不朽的特征,由此让我们获得知识。

就像在日常生活中,一个物体总是处于不同的光影或角度之中,而它在人脑看来并不会成为很多个不同的物体,因为人脑会辨析出物体必要的和持续不变的特征。

并非杂乱无章

抽象画的创始者之一、荷兰画家皮特·蒙德里安热衷于在作品中使用水平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网络编辑:小碧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参与评论


精选评论 (22)


回复

2017-01-22

已阅

回复

2017-01-12

看不懂。

回复

2017-01-10

其实抽象画在画,画者,与观者之间更像是一种互动,我也画抽象画,不同于有些画给你直观的感受,抽象画更像是一千个人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回复

2017-01-09

看不懂算不算喜欢的理由?

翠儿
回复

翠儿

2017-01-09

欣赏的抽像,想象力丰富多彩

月亮好大像个饼
回复

月亮好大像个饼

2017-01-09

我承认。。。真的看不懂。。,

张营
回复

张营

2017-01-09

游虎大叔
回复

游虎大叔

2017-01-08

因为有病

回复

2017-01-08

装疯卖傻

阿sir
回复

阿sir

2017-01-08

装呗,装着装着就懂了。

firstblood
回复

firstblood

2017-01-08

蛮喜欢抽象画的

文章
回复

文章

2017-01-08

有配图,读该文或许体会更深刻点!

文章
回复

文章

2017-01-08

有配图,读该文或许体会更深刻点!

lwtz
回复

lwtz

2016-11-26

把抽象画当做各种图案来看来欣赏,喜欢某些抽象画,不喜欢某些抽象画,不知道这样的状况是何种层次

沈承
回复

沈承

2016-10-15

求配图

回复

2012-10-21

长知识~~~

回复

2012-10-17

抽象画更具有朦胧美

回复

2012-10-16

艺术源于生活

回复

2012-10-16

科学神话。或许存在抽象画会对大脑产生特定的刺激这样的事,但不能认为可以由此就逆推出抽象艺术的产生机制。

回复

2012-10-16

美术是来源于生活的抽象,那么抽象画如果简单的回归了生活的那种粗放性和随意性,失去了艺术家提炼出美的意义了。这种抽象,反而降低了美学的品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