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医改3年】成都:先把管医院的和办医院的分开

2010年1月5日,成都市医管局挂牌成立。这是中国大陆第一个医管局,亦是医改“管办分离”的试点标志。“成都的管办分开,至少从框架上和形式上是最彻底的。”谁来监管医管局,是这场改革接下来要面对的新问题。

责任编辑:肖华 助理编辑 温翠玲 实习生 罗敏夏

只有先把办医院的和管医院的分开,才能让办医院的认真办,而管医院的好好管。 (CFP/图)

“成都的管办分开,至少从框架上和形式上是最彻底的。”

谁来监管医管局,是这场改革接下来要面对的新问题。

“出资人”横空出世

“成都的管办分开,至少从框架上和形式上是最彻底的。”他说,至于实际的效果,则需要更长时间的观察才能作出评判。

大屏幕上不断滚动着各种排名:门急诊量、出院人次、住院手术台次……台下,成都市管公立医院院长们盯着屏幕,找寻着自己的位置,脸上有的喜有的忧。

这是成都市医管局召开的医院运营情况分析会,当地戏称“暴晒”大会。这种排名“暴晒”每月一次。落后者当众被批评甚至调查。

这样的场景,发生在成都市医管局成立之后。

2010年1月5日,成都市医管局挂牌成立。这是中国大陆第一个医管局,亦是医改“管办分离”的试点标志。

医管局作为国资委的二级局,作为市属14家公立医院的“出资人”,负责这些国有资产的运营。它与卫生局平级,但独立于卫生部门,也不负责管理其他的医院。

这是个新机构,只有12个带编制工作人员。他们代表成都市政府,制定旗下医院的发展规划,并掌控医院的人、财、物。

“放在哪里管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分开。使它和卫生局一样,成为一个行政上平级的行政机构。”北京大学刘国恩教授如此向南方周末记者评价。刘是医改中市场派的代表人物之一,也是成都医改专家咨询小组的组长。

据他介绍,管办分开的尝试在国内还有其他模式,比如浙江委托给一个医院管理中心,而山东潍坊则是在卫生局下面成立了一个医院管理处。

“从我了解的情况,成都的管办分开,至少从框架上和形式上是最彻底的。”他说,至于实际的效果,则需要更长时间的观察才能作出评判。

不过,他所作的一项研究表明,如果只是与成都此前的医疗系统情况相比,无论从提高效率还是成本可控上,都明显比改革前提高了很多。

医管局成立两年之后,2012年初,2011年成都市管公立医院满意度测评(这是成都市管公立医院第二次接受第三方满意度测评)结果公布,市民对医院的满意度以及医院职工对医院的满意度均有提升,尽管收费依然是满意度最低的一项。

而最近,卫生部到成都就此项改革进行调研,希望能从成都的探索中得到经验。

一张控制医生的表

“公立医院最大问题是效益低下。抓住这一问题着手无可厚非,”北京大学中国医药经济研究中心主任刘国恩评价说,“不改革看不出问题,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但不能以此否定改革。”

两年前成立之初,成都市医管局局长娄进就指出了这个新机构的特点:虽然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网络编辑:刘之耘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参与评论


精选评论 (31)


回复

2014-05-27

想当然

回复

2014-03-05

所谓的上层阶级都是渣滓包括相当数量的领导干部思想文化唯利自私腐败,导致中国成了官僚资本主义国家。社会主义——共产主义必须是公正第一,和谐第一,而不是什么让他们及他们的后代富裕,大忽悠!!!!可恨!!!

回复

2012-11-01

回复

2012-09-26

成都的公立医院后勤人员太多,管事的比医生还多,一个医生要养2到3个后勤人员,先把这些人减少了再说。 这年头当医生难,当一个有良心的医生更难,体制逼的医生犯贱,最后倒霉的不是当官的只会是普通患者。

回复

2012-09-25

呵呵

回复

2012-09-25

改来改去,发现这个系统又更加庞大了,“官员”又增加了不是吗?看病还是难还是贵是吧!公私合作还是利用不得而知?是扶持还是打压更是扑朔迷离,我们还是拭目以待吧!!!

回复

2012-09-24

“放在哪里管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分开。使它和卫生局一样,成为一个行政上平级的行政机构。”这充分暴露了参与医改方案顶层设計的专家们"以分代办"和"以管代办"的错误思维.

回复

2012-09-24

医院有钱 只不过分给医生护士的就没准了 哎

2012-09-22

希望解决医生的高工作强度/高风险/相对低收入问题。 希望媒体多报道医生的实际工作情况。 前天值班救治一心脏刀刺伤病例,一夜无眠。那个病例好像并未缴纳什么费用,绿色通道,当然,医院自担风险,如果变成坏账呆账,医院自己负责。

回复

2012-09-24

漫长的等待啊

回复

2012-09-24

成都公立医院改革模式是典型的以分代办和以管代办的楧式.政府在办字上做了什么?政府如何按照国家医改意见的要求落实财政投入,并形成一个保障的体制?我们认为.我国公立医院的体制问题不是管与办分开不分开的问题.,而是管与办落实不落实的问题.因此,要把重点放在落实政府办医责任这个关键问题上.恕我直言,成都模式不值得推广.

回复

2012-09-24

走了旧官,,呵呵,一不小心来了个更猛的每人管的新官,这医生界能不乱吗

回复

2012-09-24

那些到现在还在算计着怎么改才能取得效益的人,还是不改为好吧!他们忘记了医疗本身的意义是救死扶伤!但成本的付出不应该由医生护士等承担!

回复

2012-09-24

医务人员会不会因为这有抵触情绪

回复

2012-09-23

好戏还在后头

回复

2012-09-23

改期开放30年了,医改还是在改来改去地转圈,摸着石头了,就是过不了河。

回复

2012-09-23

基于本文,个人认为这种医院“管办分离”模式糟糕得一塌糊涂,督促医院绩效最大化就代表管好了医院了么?请问作为投资人的ZF,你们办公立医院的出发点是什么?大多数前线医务人员和患者没能从中获得一毛钱的好处,而是进一步恶化剑拔弩张的医患关系。严重怀疑那个第三方满意度测评的真实性。

回复

2012-09-22

希望解决医生的高工作强度/高风险/相对低收入问题。 希望媒体多报道医生的实际工作情况。 前天值班救治一心脏刀刺伤病例,一夜无眠。那个病例好像并未缴纳什么费用,绿色通道,当然,医院自担风险,如果变成坏账呆账,医院自己负责。

回复

2012-09-22

希望一些医院的医生事难办,脸难看的服务态度能尽快改变!

回复

2012-09-22

说穿了又能怎么样呢?!

2012-09-22

体制不变,任何改革都是扯蛋!!!

回复

2012-09-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