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医改3年】新医改之后怎么改改了基层改城市,用完计划用市场

新医改三年,开出什么药方?是否对“看病难、看病贵”这一世界性疑难杂症见效?从2009年开始的新一轮医改,政府主导,市场让位。显而易见的改革成效是,对医疗的财政投入剧增,医保覆盖到全民。但未来的挑战同样严峻。

责任编辑:顾策 肖华 助理编辑 温翠玲 实习生 罗敏夏

2012年8月26日,北京协和医院,就医人员在排队等候挂号。当日晚8点开始,协和医院可以挂三天号。 (CFP/图)

编者按: 新医改三年,开出什么药方?是否对“看病难、看病贵”这一世界性疑难杂症见效?

1985年放权让利的市场化医改之后,从2009年开始的新一轮医改,政府主导,市场让位。显而易见的改革成效是,对医疗的财政投入剧增,医保覆盖到全民。

但未来的挑战同样严峻:如何让大医院真正成为市场主体,如何为社会资本打开大门,如何让管医院的和办医院的各干各的事情?答案恐怕将再次回到市场化的轨道上。

为了探索下一步改革,全国各地都在进行各种试点。南方周末选取其中两个加以记录:一为“管办分开”目前最彻底的成都,一为最先全面取消药品加成,实行“零差价”的深圳。两处试点,各有得失,以为改革提供镜鉴。

医改是世界性难题,迄今各国都没有完美方案。中国能做的,诚如国务院医改专家咨询组成员刘国恩所说:“不改革看不出问题,发现问题再解决问题。”。

2012年9月17日上午,国新办在北京召开卫生事业改革发展进展新闻发布会。卫生部部长陈竺在会上宣称:2009年3月新医改启动以来,经过三年多的努力,五项重点改革统筹推进,取得了重大阶段性成效。

三个月前,国务院医改办在其起草的一份总结报告上也作出了类似的乐观结论。国务院医改办是2008年12月为统筹协调新医改相关工作而成立的新机构,与以往医改主要由卫生部推动不同,新医改参与部门多达20个,发改委系统的主导权明显增强。

但在学界、基层医改参与者中,对新医改成效的判断却有另一种声音。社科院经济研究所公共政策研究中心主任朱恒鹏在他考察基层之后撰写的一份调研报告中写道:新医改加大政府对公立医疗机构的财政投入,对公立医疗机构定岗定编、财政保障医务人员工资等把公立医疗机构恢复为传统国有事业单位的做法,无助于降低城乡居民的医疗负担。

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教授顾昕也对南方周末记者表示,目前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推行的一系列改革政策,事实上重回了计划体制,“大锅饭”的种种弊端可能卷土重来。

新医改三年,究竟在多大程度上解决了老百姓“看病难、看病贵”的难题?以政府主导的方式来推行的“药方”是否能收得奇效?

2012年9月1日,北京,朝阳医院实施医药分开试点改革。 (CFP/图)

从市场化到政府主导

在过去三十多年改革开放历程中,中国医药卫生体制的改革一直是民众关注的焦点。几乎每隔十年,就有一波事关改革方向的争论发生。争论的核心无非是政府主导还是市场化、强调公益性还是强调效率。

1985年启动的第一轮医改,其核心思路是放权让利,扩大医院自主权。这种市场化的改革方向成了此后20年里的主旋律。1996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卫生改革与发展的决定》下发,继续强化这一市场化方向,其中对医疗机构的改革,与国企改革思路一致,以“放权”和“医院自负盈亏”为核心。

但在权力下放的同时,政府对医药卫生事业的财政投入却逐年下降。而医院的逐利冲动演化成了种种乱象,看病难、看病贵的社会问题引发了人们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网络编辑:刘之耘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参与评论


精选评论 (36)


回复

2013-02-01

和老师同事聊天,都说医改是只动皮毛,无伤经骨得…改的更多的是让病人对医生的矛盾更加严重…改的是全部以医生为耻…改的是以为全国医生都是惟利是图的,改的像是国家政策是无辜的,是好的…

回复

2012-10-18

现在的医生态度极其不好,就好像别人欠他钱似的,问什么都口气很硬。妈的,我如果懂还问你,我知道的专业知识她还不知道呢。真想揍她一顿。

2012-09-23

今年夏天,我陪着妈妈去住院,出院时,医生开了一盒抗生素,41元,之后我去药房问只要十几元。为什么买药一定要在医院买呢?再说报销,中医院报销90%,人民医院85%,第2人民医院80%,而且有些费用不能报销。

回复

2012-10-16

兄弟,小心步闻一多、李大钊先辈后尘啊

2012-10-02

政体不改,什么都不成

回复

2012-10-12

70-80年代,医生什么学历,什么水平?医院什么检查设备?用的什么档次的药?

2012-09-22

医改我是坚决反对的,因为越改越贵。 要找得到在最早的70-80年代可是看病老百姓是不要钱的; 之后医改了,先是小病不要钱,大病要钱;直到现在看个感冒也要1000元的时代。 所以医改越改越贵,因为改革都是官僚体系在改,他们肯定是在为自己制定证词时,就在想着如何楼下漏洞让他们可以染指高昂的利润。

回复

2012-10-12

是 为了加快写病历的速度

2012-09-24

说的比唱的好听,为什么医院都用电子处方?仅仅是为了环保、为了节约纸张?

回复

2012-10-04

内蒙古乌兰察布市的中心医院的250大夫,挂号费都按砖家标准收费。更无人道的是复印病历也强行收取挂号费。神州大地,岂有此理?

回复

2012-10-02

政体不改,什么都不成

回复

2012-09-27

虽然不大明白,但还是觉得挺有道理

2012-09-22

我认为 医病 最重要的是看良心 所谓的医德 而医德不仅仅是医生之德,也是所有与医药相关部门及人员、领导的医德! 病 与其他生老死不同之处在于,需要药物,且不固定的药物量。如生只需要人手(而后的养不算入,但是。。。貌似生养是本义,生活下去才算生,不提),老需要人来照顾,有养老金即可(暂定即可,其实,未必然);死,则只需一块墓地。不如病,人手需要医师,还需要长期或者短期或者不固定的药物,实则麻烦! 医药分家,能够治买药贵的病。顺带政府调控医药价格,则药不至于太贵。 管办分开却未必能治此病,因为管办终究只有“办”面对病人,管却需要从办中获利(可笑可笑,尽谈利益了),不免纵容办的效率与方式。此举实为增加政府蛀虫而已!而医药分家,人民可以选择去哪看病和去哪抓药,这如同古代医药制度,郎中看病,自行到药馆抓药。郎中看病收诊费,药馆卖药收药钱。 不知道有无实行医药分家的城市?如若医药分家,则需要担心的事,一来医不医,即医生水平不高,瞧病不准;二来药不药,即药家卖药假且贵;三来,新的医疗器具多集诊察和治疗于一体,不易分。如果这三个方面能做好,则民生社稷可治。 这三个方面,政府不可直接插手办理,只可协助管理。一来,建立医生资格认证制度需健全,二来药物监督需注意,政府监督与民间监督需结合,至于第三条,则由专家划分出一些需要医药结合的病症和器具,由政府负责专治

回复

2012-09-26

真心同意,怎么改都是上有精神下有对策,所有评估都可以欺上造假,这是千古不变的道理啊

2012-09-22

个人认为要想改变现在就医难的问题首先得治“贪”。不管国家怎么改革不把“贪”遏制住怎么改都是枉然。

回复

2012-09-26

医院完全实行市场化模式医生收益和盈利挂钩,则利益越大,医生行为越难以规范;但也不能搞平均主义,损伤医护人员积极性,关键是与其收入挂钩的不该是药物销量,也不是住院、门诊收入,而是“顾客”即病人的满意度。医院收支两条线,收入完全上交财政,支出则由财政专线划拨。医院收支不与医护人员工资挂钩,医生只需看好病,培养医德,积累医术,让就诊的“顾客”满意,病人或家属看完病填满意书,从病人看医生脸色到医生真正为病人着想服务,其工资多少与病人对其总体好评率挂钩。 制少公立医院应该这样办,财政拨付工资依照医院的口碑。病人满意度就是市场调节,这样挂钩那个医院敢不把盈利控制在合理范围内?你的医院服务态度差,看病难看病贵,你就要被病人淘汰,医院盈利不与工资挂钩,就没有了谋取暴力的动力,提高医术、医德、服务质量,使病人享受物有所值的医疗服务才能给医院运作带来良性循环,给医护人员带来实际利益。

2012-09-21

个人以为:推行了近三年的医改政策,跟以前的市场化模式比较而言,从医生的收入角度来说,收入明显下滑,利益反差太大,积极性下降,服务态度下降。对于基层老百姓来说,药品实行零差价,未实行招投标的药物不允许进医院,很多病看不了,更被推向大医院,看病费用从某种程度来说增加更多。违背了医改的初衷。

回复

2012-09-25

新医改,政策在原地踏步的同时,吊足了患方的胃口,却捂紧了钱袋子,迫使医务界更疯狂的敛财才能生存下去,导致的结果就是医患矛盾越来越尖锐,而问题根本就没有实质性的解决。上下相互糊弄。最典型的就是医疗满意度:官方的统计数字总是阳光灿烂,但是哈医大医生被杀,竟然有60%以上的网民为此喝彩,????!!!!

回复

2012-09-24

医改后的结果:西药降价了,中成药在涨价,so如今医生都不开西药该开中成药,门诊拿药更贵了

回复

2012-09-24

说的比唱的好听,为什么医院都用电子处方?仅仅是为了环保、为了节约纸张?

回复

2012-09-24

医改的核心就是三甲医院的改革

回复

2012-09-23

医改医改,越改药越贵!

回复

2012-09-23

不管怎样改,都必须要老百姓得到实惠才能算有成效,否则一切都是扯淡。

回复

2012-09-23

今年夏天,我陪着妈妈去住院,出院时,医生开了一盒抗生素,41元,之后我去药房问只要十几元。为什么买药一定要在医院买呢?再说报销,中医院报销90%,人民医院85%,第2人民医院80%,而且有些费用不能报销。

回复

2012-09-23

我是四川一名地市级的医生,改革的结果就是,乡镇上好的医生,有愿望的医生被逼走,留下混饭的,病人的统统不看,有一丁点问题,拼命往上推,我们也苦不堪言,不停的加班,还天天被病人和领导骂,多挣了几个钱,税钱也多了不少,很想拒绝加班。我不明白国家多给了钱,为什么办的事更糟糕。我的想法很简单,医生也是人,也有父母儿女要养,也想过好的生活,国家应有政策让医生合理合法的赚钱,让技术好的人赚钱,让多做事的人赚钱,另外应避免“疲劳行医”,才能保证病患的合法权利,一个医生一天看一群病人,做一堆手术,很难关注到细节。

回复

2012-09-23

现在这医改其实就是卫生部一伙人自己做,自己为自己叫好的闹剧,他们不许别人说。卫生部长号召患者到社区去看病,以分解到大医院的患者,但他们给社区医院开药的额度很少,以至于社区医院连感冒药都没的开。说患者什么也不懂,不许患者选择大夫,找不到合适的大夫,患者只得起大早排队。简直是一帮恶棍。

回复

2012-09-23

na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