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上课记:多本书的传递

一个即将读满大学四年的年轻人,没有读过一本说得出名字的完整的书,这该归罪谁。断续想了几天,也在检讨自己,不能强加爱好给别人,应该尊重不同人的不同选择,她可以不喜欢读书,未来也许自会找到别的爱好。

责任编辑:朱又可

一段对话

12月17日,正看学生作业,看进去了,很不想中断,这时候接到这位去年教过的学生电话,有点急切想来坐坐。陪她说了一阵闲话,并没搞懂她想说什么,原以为会说说毕业后的选择。送她走后,一直在想,她说她从来没离开过海岛,不是因为缺钱,她强调出游是要有心情的。想她实在不准备去看看岛外的世界,也应该读过一些课外书吧。没多想,第二天发短信问她都读过哪些书。恰巧碰上英语四六级考试,她在考场,说晚上给我电话。下面是我们之间能回忆起来的对话:

我问,想知道你平时喜欢看什么书。

她说,平时不看什么,小说啊什么的,没什么耐心看厚厚的书,平时做做题目,逻辑的,思维的,对数学更热衷,我信奉“用理性战胜感性”。

我问,书不只是有小说,还有其他各种各样的书。

她说,老师要我列出来吗?我说,是啊,昨天你走了,我在想一个人不能够到处走走,最好能多看看书,书是能够告诉人很多的。

她说,平时也有看啊,看看杂志啊,《青年博览》啊什么的。

接着又说,老师怎么还想着这事呢。

我说,昨天你走了,我就一直想,你或者抽空看看书会感觉充实,这是一种习惯。

她说,老师我小时候也知道一些感人的故事啊,要问书名,就一本也说不出来,我没从头到尾看过一本书,你知道这社会多浮躁啊,书也是很浮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网络编辑:谢小跳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