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舟评论】素质教育失败了吗

推行素质教育,权力集中的治理体系未能展现出优势,倒是环环都可能上有政策,下有对策。比如,检查各地中小学生是否每天锻炼了一小时,想来就是一项“不可能任务”。要紧的,是改善供需严重不均的结构。在需求端,谁敢拿孩子的未来开玩笑?

责任编辑:史哲 戴志勇 蔡军剑

开学啦。又逢9月,大、中、小学生,各上各的轨,各奔各的路。于社会,这是一条永不止息的人才生产线;于家庭,它寄托着父母心血;于学生,晨读晚习,嬉戏深思,这是日生日成的生命。

这生命是活泼泼的。或者说,本该是活泼泼的。有位律师家长在开学之日写道:“小女说,学校在检查,以后不允许学生上各种课外辅导班了,否则学校要受处罚。看来,中小学生要减负,我不禁松了口气。”翻检这几日媒体,家长们对名校、重点班、硕士老师,甚至对孩子能否坐“二排四座”的焦虑,比“国家运动员”们对奥运金牌的焦虑,不遑多让。

不是减负很久了吗?1987年4月义务教育教材大纲编写的汇报会上,“素质教育”首次笔诸文字。对应试教育,中国教育界已“进攻”了25年。甚至更早:诞生于1985年的国家教委,当年就成立过纠正应试之弊的对策小组。这些年,从浙江到重庆,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网络编辑:刘之耘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