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上新马甲的真假“特供”

在国家四部门的严厉打击之下,“特供”商品一度偃旗息鼓,不过,蛰伏一年之久的“特供”商品最近换了马甲重出江湖——转向互联网、专卖店和精品店营销模式,试图避开传统市场的监管,以寻求更隐秘的生存空间。

责任编辑:曹海东 助理编辑 袁端端 实习生 姚小云 周琼媛 沈巧红

经过一年整治,“特供”商品再次秘密回归市场。 (曹一/图)

对于互联网流传的人民大会堂特供陈酿,人民大会堂管理局予以否认,认为是虚假信息。

在国家四部门的严厉打击之下,“特供”商品一度偃旗息鼓,不过,蛰伏一年之久的“特供”商品最近换了马甲重出江湖——转向互联网、专卖店和精品店营销模式,试图避开传统市场的监管,以寻求更隐秘的生存空间。

“特供”商品死灰复燃

中南海内招月饼、人民大会堂特供陈酿、钓鱼台国宾馆特供茶……中秋、国庆将近,蛰伏一年之久的打着“特供”旗号的商品又回来了。

“这批月饼是给中南海和钓鱼台国宾馆供货的工厂做的,用的材料都是有机红茶和上品鲍鱼,完全采用宫廷配方。”自称“中南海月饼”北京区负责人的李俊不断对南方周末记者暗示,目前中南海月饼有4种规格,价格300元-800元不等。提前下订单的话,七天之内可以到货。

比“中南海月饼”更牛的是,卖家在营销中极力彰显自己手眼通天。

来自河北沧州的赵经理习惯在百度贴吧里发布特供商品的信息,他自称在中央某机关当过兵,可以通过内部渠道购买服务部里的产品。“想要什么牌子的特供产品,要多少都行,还能开服务部的正规发票。”

这和一年前的特供商品境遇迥然不同。2011年9月开始,国家工商总局、工信部、商务部、国家质检总局等四部门联合开展了为期两个月的整治商家滥用“特供”、“专供”的专项行动。

一时间,鲁花花生油、三元牛奶、燕京啤酒、椰树椰奶等众多品牌都不得不用一纸胶布遮挡住“人民大会堂”“国宴”等荣耀的标签。

参与四部门联合专项行动的一位官员告诉南方周末记者,一年来,特供、专供滥用的情况已经得到遏制。但他同时强调,专项行动结束后,虽对该问题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网络编辑:思凡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