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周高论(20120823)】拆迁前“突击离婚”构成诈骗罪吗?

为了多拿拆迁款而突击结婚、离婚的,并不少见,但按犯罪处理,实在让人惊讶。尹氏夫妇的一系列婚姻行为,都是按法定程序进行的,都在游戏规则内,对他们适用刑罚,属于政府反应过火。

责任编辑:陈斌 实习生 徐冬旸 张萍

◤《新京报》◤2012年8月18日◤沈彬

(原文摘编)四川宜宾市翠屏区农民尹定前所在的村子,被划入经济开发区。当地拆迁补偿是按人头算的,于是尹跟老婆离婚,之后跟77岁的丈母娘结婚, 把丈母娘的户口迁到家里,这样多得了拆迁费和缴纳养老保险费补偿141480元。尹再分别离婚和复婚。不过,闹剧成了悲剧:尹氏夫妻已经受到刑事追究,涉 嫌罪名是“诈骗罪”。

为了多拿拆迁款而突击结婚、离婚的,并不少见,但按犯罪处理,实在让人惊讶。

首先,何谓诈骗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网络编辑:瓦特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参与评论


精选评论 (13)


回复

2013-03-23

合法获得的利益,何罪之有?

回复

2012-09-02

同意以上意见,法律与道德应分开。这些东西让制度设计者去思考,去完善。不要让人人都是圣人。

回复

2012-09-02

离婚与否,是两个人的事。至于他们会从中得利,这是制度的漏洞问题。适当的利用制度,成就了一批所谓大胆的先富裕起来的人,是不是要起诉他们诈骗罪呢?如果因为现在的制度漏洞,就要把所有当官的全都枪毙掉,估计人家也不服,毕竟不是所有当官的都坏到足以毙掉的程度。

shuyzy
回复

shuyzy

2012-08-29

犹如过去的夫妻在家看黄带被拘留一样,我们的公权力似乎总是出现在不该出现的地方。

回复

2012-08-29

动辄运用公权力来救济因自己的不当行为而造成的损失,这是我们目前很多部门在行政服务意识上的短板。当然我们政府也可能犯错,只是错误并不一定要用公权力来错误的救济,民告官谓之“行政诉讼”,官为何不能告民呢?我们其实很多时候可以把问题和矛盾限制在民事领域,一切由法院的民事程序来解决,就可以减少很多本不必要和不应该产生的社会问题。

回复

2012-08-27

我想起了之前的羽毛球消极比赛事件,同样是在规则的范围内,却被处以重刑。·· 个人认为,这是个道德问题,不是法律问题,要追求其责任,你必须首先完善法规。

回复

2012-08-27

左手世界接轨,右手中国国情,可以解释一切自然的非自然的超自然的现象,神挡杀神,佛挡杀佛!

回复

2012-08-27

政府总是自己给自己埋炸弹

回复

2012-08-27

公权可以贪,民权就不可以占了吗?无罪!

回复

2012-08-25

我觉得这是在游戏规则之内,不应该处以这么重的刑罚。人们只是利用了法律的漏洞来处理这件事情,虽然违反了道德准则,却没有触犯法律,这是事实,也是人之常情。但是并不是每个人都能做出和自己丈母娘假结婚这样的事,呵呵,钱让人变了很多。

回复

2012-08-25

当屁民合法的时候, 政府就动用解释权· 当政府非法拆迁的时候·· 政府就动用立法权··· 所以····

回复

2012-08-25

法院判断的依据是什么啊?太扯淡了,利用法律把自己的权利最大化是合理合法合情的。最多是法律的协调性问题

回复

2012-08-24

这就是道德与法律之间的差距,百密终有一疏,让人微微有点尴尬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