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地沟油,追剿进行时警方详解地沟油变身细节
本该用于工业用油的酸臭油脂,何能以假乱真,变成“合格”食用油?“精加工技术”是关键的环节。油脂企业业内人士和警方以伪造“食用猪油”为例,向南方周末记者还原了这种包括加温、脱臭、脱色、降酸、增稠等诸多环节的“精加工”技术。
责任编辑:曹海东 助理编辑 袁端端 实习生 姚小云 沈巧红 周琼媛
一项流传十年的地沟油技术,为何能再次引发轩然大波?一个个原本可以阻止地沟油流入食用领域的油脂公司,为何竞相铤而走险?
“贡品村”的地沟油
阴暗潮湿的地下室,黏糊糊的地面,空气中弥漫着浓烈的腐败味道。冒着热气的铁锅正煮着黑乎乎的油渣,辨不清到底是什么。锅边的塑料大脸盆里,有来不及放进锅中的碎肉末,上面布满苍蝇。
在浙江省建德市大慈岩镇里叶村,村民叶坤太在自家小作坊熬制的“猪油”,让查案民警阵阵恶心,再无食欲。
这些环境肮脏的“猪油”,正是被警方重拳打击的“新型地沟油”。与传统地沟油来源于“泔水油”不同,它主要取自猪内脏的肥油、猪皮上的碎油沫,以及猪身上边角料,被油贩子收购时,大多已腐败溃烂,泛着酸臭。
这些新型地沟油一旦流入餐桌,后患无穷。这些废弃物,本身大多含有病菌,在被蚊蝇乱叮过、酸败变质后,含有大量可致癌物质和有毒成分,直接威胁人体健康。
“已经有三千多斤新型地沟油,经此流向了浙西龙游、兰溪等地的糕点店。”2012年8月13日,建德警方向南方周末记者证实,此前的7月19日,他们紧急抓捕了叶坤太夫妇和他雇用的工人,遏止了更大范围的扩散。
位于杭州建德和金华兰溪两地交界处的里叶村,曾以种植贡品“里叶白莲”闻名,如今却因村民熬油在浙西引发轩然大波。从事猪头和猪皮加工已有十多年的叶坤太成了众矢之的。
据建德警方调查,上述地沟油流向了多家副食品加工厂,用于生产绿豆糕、桃酥、散装月饼等。不过,建德警方以敏感为由拒绝向南方周末记者提供更详细的流向名单。
被警方指认曾参与销售的叶坤太大女儿,同样拒绝回答这些“猪油”的最终去向。&ldq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网络编辑:方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