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ink+2012北京场侧记“好内容,也要有好形式去传播”

学者的经费来自公众纳税,有义务告知公众自己在干什么,也可以用研究感知公众;但在中国,科学与公众各自独立,学者在象牙塔里做论文,公众迫切想了解科学却没途径,双方都有意愿,但缺乏渠道,这种重视传播效果的形式正好可以打开局面。

责任编辑:杨继斌 实习生 梁建强 童丽丽

在Think+2012北京场现场,立体的舞台让参加的嘉宾和观众耳目一新。 (南方周末资料图)

付新华在接受南方周末记者采访时表示,“学者的经费来自公众纳税,有义务告知公众自己在干什么,也可以用研究感知公众;但在中国,科学与公众各自独立,学者在象牙塔里做论文,公众迫切想了解科学却没途径,双方都有意愿,但缺乏渠道,这种重视传播效果的形式正好可以打开局面。”

2012年8月4日,在Think+2012北京场现场,公众与环境研究中心主任马军发现自己身处一个从未感受过的“场”——光影、声音和舞台,一切都迥异于过往的单调讲台,演讲者现在成了演员——马军想起了他见过的每一条河,16分钟讲演毫不费力地流淌而出。

回到台下,刚分享的“随手拍定位污染源”行动经过微博传播已有了热烈反应,马军兴奋地一一回复,而台上的表演并未结束:生物学者付新华带着他心爱的萤火虫点亮全场,德国人小柯唱起《橄榄树》;为了让“思想没有枷锁”,桔子酒店创始人吴海甚至扒掉上衣。

收到邀请时,几乎所有演讲者都有点惊讶。

研究萤火虫的付新华常给人讲演,面对成人的讲演一般要三四十分钟,即使只给上了年纪的村民们讲讲萤火虫“不是害虫”,也得二十多分钟;而Think+201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网络编辑:刘之耘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