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濂 未经考察的人生是不值得过的人生

周濂在不同的层面上对自己有不同的立场定位。政治上,他是自由主义者;文化上,他是保守主义者;经济上,他是罗尔斯主义者。他希望自己尽可能地做一个思想的杂食动物,保持思想的“花心”,尽可能接触不同的主义和理论。

周濂 (南方人物周刊记者 卫毅/图)

在没有英雄的时代里,怎么做一个人,一个不犬儒、不苟且、不绝望、独立、宽容、理性的乐观主义者

在给周濂拍照的时候,他选择站在中国人民大学人文楼的《雅典学院》复制品前。《雅典学院》是文艺复兴时期拉斐尔的名作。画面上,柏拉图、亚里士多德、苏格拉底等古希腊圣贤,站在高耸的穹顶下论辩。

周濂相信这些哲学家比我们更加直接地面对这个活生生的世界,这种直接的经验对抽象思考刺激明显。后世的哲学家因为专业化的趋势导致其钻到专业的圈子里,用行话去表达只有“一小撮”人可以理解的观念。他不希望自己是这样的“一小撮”,他喜欢苏格拉底式的知识分子。“苏格拉底自知其无知,于是在他发问的时候并不意味着他比别人抢先掌握真理,他带着疑惑,与被提问者一起去追问反思探讨这个问题。”他认为自己只不过是个受过专业训练的思想导游,“我告诉你这边风景很好,你也可以反驳我说这些风景不好,我们相互辩驳,最后达成一种可深可浅的相互理解。”

相关链接

周濂:1974年12月生于浙江。先后获得北京大学哲学学士、硕士学位,香港中文大学哲学博士学位。2005年11月至今在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任教。著有《现代政治的正当性基础》、《你永远都无法叫醒一个装睡的人》等。

除了学术外,周濂还热衷体育,入选过北大篮球校队,自称为北大篮球界二流顶尖高手。在足球上,他是巴西和曼联的球迷。

他的新书《你永远都无法叫醒一个装睡的人》是“思想导游”的范本。这本书成了最近人文社科类的畅销书。这出乎他的意料,他原本预计卖一两万册就到顶了,没料到受众面甚广。这得益于过去几年中,优秀的公共写作者抬高了阅读水位,帮助读者成长。另外一个可能的原因是,随着微博的兴起,各种公共事务不断在读者面前“裸奔”,大家的困惑越来越多,希望寻找个中答案。

有读者觉得周濂的文章有些绕,似乎各种观点都想有所触及,试图在不同的理论甚至相互矛盾的观点之间建立桥梁。这样的写作方式会让一些人觉得不够畅快,因为他们可能需要非常痛快地扔出一个答案或者立场来。但周濂始终觉得,立场最后是要给出来的,但在给出立场之前,我们要尽可能多地学会了解自己的对立面,“我自己是尽可能地在两种或者更多种矛盾的观念之间找到相互的可通达性。所谓思想,就是在不同的理论之间开辟出道路来,不让它们成为孤岛。”

周濂在不同的层面上对自己有不同的立场定位。政治上,他是自由主义者;文化上,他是保守主义者;经济上,他是罗尔斯主义者。他希望自己尽可能地做一个思想的杂食动物,保持思想的“花心”,尽可能接触不同的主义和理论。

他的思想体系形成,深受1990年代末的思潮影响。彼时,自由主义与新左派开始了论争。他对自己的价值观产生了怀疑——他觉得自己从小到大都不缺乏自我怀疑的精神,小时候在《读者文摘》上看过一句“跳出来看自己”,那是他担心被集体无意识裹挟的开始。

1999年,中国驻南联盟大使馆被炸的消息传来后,周濂在北大参加了3天的游行。第一天,他走在队伍里面,会有鸡皮疙瘩乱起的感觉,大家喊口号时,他觉得自己的声音被吞没了。第二天,他喊口号不会有那么强的不适感。第三天,他喊口号时,会觉得激动,他跟集体的情绪产生了共振。“当我产生这种感觉的时候,内心感到了恐惧。这有点像电影《浪潮》里的情形。”

当时,给了他感官上刺激的还有话剧《切&middo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网络编辑:谢小跳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参与评论


精选评论 (19)


回复

2014-02-13

回复

2013-05-12

指那些网上写时评的人

junshuo2011

2012-08-30

"优秀的公共写作者"是指的什么?什么意思?

回复

2013-03-10

M~

回复

2012-09-01

成都又在下雨!——大家都在狂欢,披着皇帝的新衣在狂欢!——那个说真话的孩子呢?——他被“科学”认定为精神病关在笼子里!——那还好,至少没有被道德绑架在耻辱柱上!——迟早的事,每次都这样!——为什么?——因为他的名字叫“灵魂”!——那你在干嘛?——跪在道德耻辱柱前吻他!(童话?)

回复

2012-08-30

前2天我脑子里突然有个想法“我貌似很喜欢我所反对或讨厌的人或事”,我想了好久没有想明白,今天看到作者所说的“除魔者最后成了魔本身”这个怪圈,我想我大概要走进这个怪圈了。人还是应该不时跳出来看看自己

junshuo2011
回复

junshuo2011

2012-08-30

"优秀的公共写作者"是指的什么?什么意思?

回复

2012-08-29

刚看完“你永远都无法叫醒一个装睡的人”感觉不错,思维和角度很好,让人深思

回复

2012-08-29

“吾日三省吾身”,这句话我们都知道,但有多少人又能坚持一直走下去呢?我们缺乏的不是自省的意识,而是自省的勇气和改正的勇气。

回复

2012-08-29

你永远无法叫醒一个装睡的人

回复

2012-08-29

照君说,吾辈平凡之人该当如何度过此人生?

回复

2012-08-29

『革命的确不需要叫醒所有人,英国的光荣革命就没有叫醒所有人,美国革命同样没有叫醒所有人,相比之下,法国革命叫醒了太多人。历史经验告诉我们,越多的人投入到革命的洪流,就越可能造成局面的失控』【“滚出去!”洋先生扬起哭丧棒来了。赵白眼和闲人们便都吆喝道:“先生叫你滚出去,你还不听么!】

回复

2012-08-29

"与其去幻想一个政治开明人士突然像按机关一样地改变整个体制,不如踏踏实实地去做你身边的事情。做律师,就做你该做的事情,维持法制,匡扶正义;做教师,就培养学生自由思想的能力、独立的人格;做记者,用良心去报道这个社会事实;做医生,就救死扶伤,不收红包;做警察,就维持秩序,但不为虎作伥。我觉得如果每一个个体在自己的本职岗位上依照职位本身的要求去做好自己,我相信这个世界就会好很多。",抓其一点,脚踏实地,逐步改善!

回复

2012-08-28

我就是一个不敢选择的人,我决定选择,承担我的生命之重。

回复

2012-08-28

如果一个人有幸做他喜欢做的事情,并且有能力做这件事情,而且他还做成了这件事情,那他就是幸福的。

回复

2012-08-28

上次看过他的书,有一种放下屠刀的感觉! 这个世界伟人能有多少?他们的成功也绝非完全自主的。而我们平凡的大众似乎更应该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坚持自己的理想,坚持自己的原则,做自己认为对的事情。无论能产生多大影响,我相信只要我们都做了,那么不可跨越的,无法实现的终究只有生命。

回复

2012-08-28

我自己的文化水平不高,觉的他的这本书的后半段好多文章都太专业了,但作者的确很有见地,书中谈到的一些想法,认识都比较有意思。现在书能卖的好,不一定是书中的内容怎么样,市场也有比较大的原因。这本书的书名很好《你永远无法叫醒一个装睡的人》,自上了排行榜后,这类书的稀缺性(很少有哲学类的书上书店的排行榜),书名,和大家的从众心理,使得这部书卖的挺好。 去北京开会的时候去看闻名遐迩的万圣书园,这本书可是书店排行榜上的第一名啊。 "'自由主义其实是强者的伦理学,因为自由主义要求你自主选择人生,并且有勇气承担自主选择带来的责任,甚至是负面的后果。'而许多人并不想身负此生命之重,他们只是希望一路脚不落地、足不沾尘地走过人生。" 按照文中的说法,不能以道德的名义去怀疑别人的动机。上面那句话的走以后一句是不是个动机? 这句话说的不错。在金正日去世时候,照片中朝鲜的人民哭的比谁的真诚;当他们谈起他们的领袖时,有是多么的自豪和骄傲,日常的日子虽然艰苦,但看上去也不是不幸福。但社会本不该是这样,社会应该多一些选择,更深一些的认识,有勇气承担自主选择带来的责任,和负面的后果。 "维持上位者的团结,确保下位者的分裂,这是古今中外政治统治的不二法则" 玩三国杀好像也遵循这个法则。

回复

2012-08-28

看问题的独特视角

回复

2012-08-28

一句“不就是”就消解一切理论差异,一句“又怎样”则让所有行动都没有价值,这些说法极易引发普通人的共鸣,在日常对话中有意识地慎用乃至不用这类表述,也许就是改变我们的失败主义和犬儒主义态度第一步。

回复

2012-08-28

很认可那句“自由不是想做什么做什么,但可以想不做什么就不做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