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舟评论】从现在起,做一个享受纯粹奥运的人
尽管成绩靓丽,中国体育机制依然有诸多不完善、不尽如人意之处,比如政绩与利益的考量常常成为干扰。对经历了北京辉煌的中国民众而言,学会享受纯粹的比赛,享受运动之美,就是对奥运精神最好的理解和践行。
责任编辑:史哲 戴志勇 蔡军剑
2012年奥运会开幕以来,中国体育健儿把在北京奥运摘金夺银的势头延续到了四年之后遥远的伦敦,其表现足以让国人欢欣雀跃。
即使是对2008年中国体育巅峰表演持最苛刻态度的人,此刻也可能会涌出一分自豪,或松了一口气。开赛几天来,中国运动员全面出击、多点开花,中国面孔出现在射击、射箭、游泳、举重、柔道、体操、击剑等等众多项目的决赛赛场,打消了许多人关于中国体育曾经的大爆发会否是昙花一现的猜疑。
中国竞技体育的大步迈进当然值得称赞,而我们尤为看重的是,中国运动员用他们的成绩以及赛场之外越来越多的个性释放,给予了中国体育界、中国民众一个难得契机——那就是尽可能摆脱那些过于现实的、功利的羁绊,真正开始享受现代奥运,享受更纯粹的竞技之美、运动之乐的契机。
现代奥林匹克之父、法国人顾拜旦曾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网络编辑:思凡
“金牌至上”,它的存在有其历史合理性,甚至是必然性。不过,这一页正在翻过去。翻过这一页,靠中国运动员的释放——北京奥运会以及正在进行中的伦敦奥运会,中国的运动员已经做到了需要他们做到的;更要靠国人自信的提升,改革开放三十多年后的中国,理应拥有这样的气度:我们已经过了需要用金牌来证明什么的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