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外开放,对内改革:内地高校应对优秀生源流失

自2006年港校在内地招生范围增加后,北大、清华招收状元的比例下降22%。上世纪80年代出国留学放开后、越来越多学生“用脚投票”、投奔更先进教育资源。基于对优秀生源的抢夺,一场深刻的教育变革,已经在中国的高校悄悄展开。

责任编辑:苏永通 叶伟民 杨继斌 曹筠武 实习生 孔令钰 梁建强

2002年,北大以老校长之名,推出“元培”计划,引进通识教育。委托北大代招学生的香港大学也设展台,亦敌亦友。 (章永哲/CFP/图)

自2006年港校在内地招生范围增加后,北大、清华招收状元的比例下降22%。上世纪80年代出国留学放开后、越来越多学生“用脚投票”、投奔更先进教育资源。

基于对优秀生源的抢夺,一场深刻的教育变革,已经在中国的高校悄悄展开。

用脚投票时代的来临

“港校凶猛”的讨论第一次出现在2006年。当时,15名内地高考状元放弃清华、北大等内地顶尖高校,投考香港高校并被录取。其中,北京市的文理科第一名均被香港科技大学收入门下。而在此前一年,香港大学在众多投考者中拒绝了11名面试成绩不佳的省市状元。

港校热带来的社会讨论最终蔓延至关于内地高校危机的探讨。自2006年港校在内地招生范围增加到20个省市后,北大、清华招收状元的比例下降了22%。“北大清华将被港校扫成二流”的说法流行起来。

“香港尊重学术自由和院校自主,我们的教育体系多元化,课程具国际认受性。”主管教育事务的香港教育局官员几乎不用思索就对记者列出港校的优势。丰厚的奖学金、国际化的就业选择成为吸引内地优秀考生的“杀手锏”。

2012年,香港大学共接获12438名内地生报读,录取363名考生,包括21名省市状元。香港科技大学招录的41名北京考生,平均分数660分。香港中文大学在北京录取的学生中,最低分都超出了一本线134分。几所学校的录取线均超过北大、清华的提档分数。

随着内地发展,建设一流大学频频成为社会焦点话题,落后的教育体制也开始广受诟病。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目标、“钱学森之问”(“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的提出,都可以瞥见社会对于教育的期许。在“港校凶猛&rdq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网络编辑:思凡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