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声道的时代已经过去了”
2012年7月19日零时,中国地震局率先公布2011年“三公”账本,一天之内,国务院92个部门陆续亮相。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副所长刘尚希称,公开之后就要主动澄清质疑,各部门应该强调与社会舆论的互动,“单声道的时代已经过去了”。
责任编辑:李梁 助理编辑 温翠玲
编者按:
“三公”公开,不再是行为艺术,不再是敏感话题。2012年以来,“三公”治理提速,从地方“全裸”晒“三公”,到92个中央部委一天之内公开“三公”经费,公众的热切关注,受到国家层面的全面回应。
“三公”公开,既是公共财政和现代预算的基本要求,也是对公众的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的善意回应。如果我们要追求一个公开透明的公共财政,要建设一个看得见的政府,各级政府部门实现“三公”公开,无疑是健康一步。
本期“三公”专题,为读者解读“三公”提速背后,中央层面的力推和公众舆论的互动。一位专家说得好,“单声道的时代已经过去了”,江湖与庙堂良性互动之下,善治方有可能。
“三公”问题如何产生,如何演变?这个问题,要从六十年前的“公车”自行车说起……本期我们也对此进行了梳理。
另外,舆论热议的中牟县拍卖超编公车的话题,亦是值得关注的个案。即使是43辆破旧不堪的超编公车,交车过程也不顺利,“三公”问题治理之难可见一斑。
“‘三公’公开是政务公开的突破口,舆论最为看重。党中央有追求善治的愿望,所以对此着重强调。”
有学者希望,将行政事业性收入、预算外收入用于“三公”经费部分,纳入公开范畴,“各部门支出中财政拨款只是其中一部分”。此外,另一支庞大的“三公”消费力量——国有企业,“三公”公开也应有时间表。
“相比超过十万亿的中央财政支出大盘子,不到百亿的国务院‘三公’经费支出仅是很小一部分,舆论视野应该放宽,不能只盯在这上面。”
这一次没有太多人掉队。2012年7月19日零时,中国地震局率先公布2011年“三公”账本,一天之内,国务院92个部门陆续亮相。
据南方周末记者了解,这一时间点早在财政部计划之中。依照规定,全国人大常委会6月30日审查批准中央决算后,财政部将会在20日内批复中央部门决算,各部门在收到批复后便可公开部门决算,决算中便包括相关中央机关用于因公出国(境)、公务用车购置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网络编辑:思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