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国班”的春天
国际班、合作班、贵族班、放羊班……各种“出国班”名目繁多,在低龄留学热潮里像一片繁茂的雨林,充满了生机和商机,站在9年制义务教育的另一边大放异彩,有时也让人眼花缭乱。
国际班、合作班、贵族班、放羊班……各种“出国班”名目繁多,在低龄留学热潮里像一片繁茂的雨林,充满了生机和商机,站在9年制义务教育的另一边大放异彩,有时也让人眼花缭乱
这个夏季,卿光亚忙着参加光亚学校的各种结业典礼。这位自称是1949年后第一位以公民个人创办全日制寄宿学校的校长,每到此时就像播种了一年的老农迎来喜庆的收获。
今年光亚学校国际班的51名学生再一次悉数被国外大学录取。
20年前,身份还是四川省戏剧家协会会员和职业导演,卿光亚要为6岁的小明星儿子卿恩亚在众多投来橄榄枝的国内学校中选择一所合适的学校入读。
大概是儿子太优秀了,卿光亚陷入了选择困境。他去一所所学校考察,都觉得不满意:“都是为了高考的单一教学方式。”
那时候的卿光亚在几次国际交流中已经深受震撼,“大人们在迪斯尼像小孩一样开心,可以这么平和、快乐地生活,这种文化上的冲击对我实在太大了。”他决定为儿子办一所理想中的学校,可以和国外的孩子一样快乐学习,能力卓著。
20年后,26岁的卿恩亚在出国深造后回到父亲的学校,当起了光亚学校高中部的校长,和他父亲送他出国留学一样,他要把一批批招过来的学生送出国。
起初,光亚学校的孩子连续3年集体被国外大学录取时,学校屡屡被冠以“最牛出国班”的名头见诸报端;后来屡见不鲜了,若有人再提及“3年”,卿光亚就会纠正:“我们每年都是全部送出去。”
“优质教育”和“出国教育”
1992年光亚学校开始招生,当年卿光亚初定的招生名额是100人,结果来了两千多人报名。这样的热衷,倒不是为了出国。“那时候的家长都懵懵懂懂的,我办学也糊里糊涂,他们对国际课程的选择很少是因为要出国留学,而只是对优质教育的选择。”
“邓小平提出教育要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面向现代化,但是这几个面向直到现在也还没有进入法规,只在中国共产党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网络编辑:谢小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