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壳探索】刻章救妻:为何会陷入道德两难?

为了让妻子活下去,廖丹找人刻了医院公章,因诈骗罪受审。为何我们会对一个毫无争议的违法行为动容?我们心中的道德标准是怎样发展起来的?廖丹的故事和道德心理学著名的两难情境“海因兹偷药”的故事如出一辙。

2012年7月16日,北京,廖丹向东城法院退还全部案款,款项来自于捐款,希望获得法庭宽宥。 (杨会/CFP/图)

为了让妻子活下去,廖某找人刻了医院公章,因诈骗罪受审。为何我们会对一个毫无争议的违法行为动容?我们心中的道德标准是怎样发展起来的?廖某的故事和道德心理学著名的两难情境“海因偷药”的故事如出一辙。

有两样东西,人们越是经常持久地对之凝神思索,它们就越是使内心充满常新而日增的惊奇和敬畏:我头上的星空和我心中的道德律。

——康德墓碑铭文

道德虽令人敬畏,但在每个人心中却有不同的执行标准。正是对于道德的不同标准使得人们在看到丈夫为救妻用假章骗医院17万的新闻感慨万千。这个故事和道德心理学家科尔伯格的著名实验中的故事如出一辙。这个实验让人们对道德的产生和发展有了新的看法。

你的道德水平出于哪个阶段?

故事还得从在20世纪50年代讲起。科尔伯格为了研究儿童的道德判断能力是如何逐渐发展起来的,使用了一个现在最为心理学教师所喜爱的(也因此不断出现在心理学教材、论文中)是海因兹偷药的故事:

一个叫海因兹(Heinz)的人,他的妻子身患重病,濒临死亡,只有一种药能解其绝症,但发明此药的医生却坚持卖高价。海因兹凑不到足够的钱,只能去偷药救妻。

然后科尔伯格便询问研究参与者,此人该不该偷药,为什么?

和一般人看到这个故事的反应不同,科尔伯格关心的不是“该不该”,而是“为什么”。因为“为什么”是这个人做道德判断时的推理。他根据人们不同的道德推理将道德发展分为三个水平六阶段:前习俗道德(preconventional morality)、习俗道德(conventional morality)和后习俗道德(postconventional morality)。

前习俗道德水平的道德推理是基于他律的和自我利益的规则来进行。出于这一水平的前一阶段,对道德的判断标准来自服从和惩罚。处于这个阶段的儿童可能会认为海因兹偷药是错的,因为他违反权威所制定的规则(即法律),在他们看来,服从权威是对的,不服从就错了,因为不服从会被惩罚。

稍大一点儿童则开始根据自己的利益进行道德判断。他们会认为海因兹的行为无所谓对错,只要符合他自己的利益就行。如果他爱他的妻子,挽救他的妻子符合他利益,则他偷药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网络编辑:刘之耘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参与评论


精选评论 (25)


建安风骨28
回复

建安风骨28

2014-07-04

好文章!

回复

2012-10-10

道德与法律的界定究竟是怎样的,我觉得道德比法律的范围应该更宽一些,有时候法律无法涉及的事情,道德却可以解决 出于爱而去犯法,可以酌情而定

回复

2012-07-27

掌权者也这样认为吗?

2012-07-26

一个国家社会制度的不合理不完善,使得它的国民病无所医、老无所养,使得金钱、权力这些物质的东西可以足以凌驾于生命、自由等人权之上,甚至操纵人的生死和法律标准。廖丹不过是这种制度下的受害者而已。是法不容情,还是情不容法?法律与道德的冲突从来就没有消停过,但二者本不该走到对立这样尴尬的局面。不禁想问,法律建立的最初目的是什么?难道不是为了维护人权吗?廖丹妻子是被不合理社会制度剥夺了平等的生命权利,那么,公正的法律该如何惩罚这样的社会制度?如何制裁这样的国家?这个问题目前是没有答案的,法律是国家制定的,它不会给自己一个耳光。归根到底,我们生活在这个国家的每个社会个体都对这对悲惨夫妻负有责任,因为这样的法律和制度是我们共同制定和认可的。

回复

2012-07-26

赞这篇文

回复

2012-07-26

是制度的问题 他在道德 法律都违反了 不过换了我 我也会这样

回复

2012-07-26

一个国家社会制度的不合理不完善,使得它的国民病无所医、老无所养,使得金钱、权力这些物质的东西可以足以凌驾于生命、自由等人权之上,甚至操纵人的生死和法律标准。廖丹不过是这种制度下的受害者而已。是法不容情,还是情不容法?法律与道德的冲突从来就没有消停过,但二者本不该走到对立这样尴尬的局面。不禁想问,法律建立的最初目的是什么?难道不是为了维护人权吗?廖丹妻子是被不合理社会制度剥夺了平等的生命权利,那么,公正的法律该如何惩罚这样的社会制度?如何制裁这样的国家?这个问题目前是没有答案的,法律是国家制定的,它不会给自己一个耳光。归根到底,我们生活在这个国家的每个社会个体都对这对悲惨夫妻负有责任,因为这样的法律和制度是我们共同制定和认可的。

回复

2012-07-26

我支持廖丹的行为!

回复

2012-07-26

为什么评论不了????

回复

2012-07-25

虽然很同情这个为爱而窃的丈夫,但是我确实不认同这种做法,社会毕竟是有法可依的,及时有那么一部分人逃脱了法律的追究,可是因果总会存在的。不过我若要是被逼无路也会这么做吧。最后我想说,他是这个时代悲哀的英雄。

回复

2012-07-25

这是在中国的悲哀

回复

2012-07-25

同意

2012-07-24

道德和法制是阴阳之交,用中庸之道去解决跟适合社会发展。

回复

2012-07-25

希望缓刑,但不能鼓励这种行为,那意味着:为了吃饭就可以抢劫。

三年又三年
回复

三年又三年

2012-07-25

矛盾可能无法解决,但是技术和经济可以缓冲,避免

回复

2012-07-25

触犯道德的底线是什么?触犯道德到什么程度才算违法?法律是站在什么角度来处理事情的,法律是有其严格的执行力和不可强制性,但是法制和人制哪个重要,在执行法律的时候要不要考虑到其他一些因素?我也不知道,我就知道如果是官二代的话应该不会存在这个问题。首先,是我上面有人,法官治不了我;其次是不会出现住院没钱的问题。如果人能够凌驾于法律之上,那么法律的底线又在哪里?别和我说这个大官被抓,这个被抓的,没人能凌驾于法律之上的,他们只是竞争失败的产物,底下的事情我们不知道的多着呢。

回复

2012-07-24

如果能把三公消费,维稳的钱花在公共医疗上,我们何苦去考虑这些所谓道德问题。 法院在审判时不光要探究一个人个人的犯罪动机,也应该对现在社会上的问题,宪法赋予的福利权利没能彻底实行才造成如此犯罪进行讨论。不过现阶段这些也只是空谈。

回复

2012-07-24

道德和法制是阴阳之交,用中庸之道去解决跟适合社会发展。

回复

2012-07-24

我最关心的是他的妻子最后得救了吗? 如果没有被救 丈夫却被判刑 估计此丈夫出狱后会报复的 去他妈的法律 还是陪审团制度好

回复

2012-07-24

公正:该如何是好?

回复

2012-07-24

医保制度不合理,诈骗就是对的?医生收入高,杀医生就是对的?叫起来义正言辞,实则说话不经过大脑。“没有人情的法律就是恶法”,那你还要法律干什么?干脆你祈祷有个皇帝来对你实行人治,心情好赦你无罪,心情不好就诛你九族。如果践踏法律的缪丹是高贵的,那在你眼中国家千千万遵纪守法的人民就都是低贱的?

2012-07-24

一、法律不外乎人情!没有人情的法律就是恶法! 二、“医保月月交,大病报不了”这才是个值得深究的问题!为什么,为什么?! 三、如果不是被逼,谁愿意去触犯法律?谁不想活的有尊严? 四、廖丹,请将你高贵的头颅高高昂起,你没有错!

回复

2012-07-24

缺钱是我们经常面临的问题,筹钱有很多办法,但不论以什么借口,骗钱总是不对的。当前的讨论总是围绕“救妻”来就事论事,把问题简单化了,反而引发对法律的复杂考虑。为了做出正确的判断,我们还需要了解犯罪嫌疑人的生活和工作背景、受教育背景等等,他为什么不能通过正常途径、正当方式筹钱呢?他到底需要什么,在等待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