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把脉】电视问政,静水深流

就“电视问政”而言,如果只是为了吸引民众而加强戏剧性的冲突,或为了使官员难堪而缺乏善意的议程预设,恐怕会让民众、政府和媒体三败俱伤。

责任编辑:蔡军剑 实习生 贺风玲

电视问政的成功,重点不在收视率,而在凝聚社会互信

最近武汉的“电视问政”节目颇受关注,据说其收视率超过热播剧,这当然值得扺掌雀跃。不过,倘若单纯以收视率来评价“电视问政”,倒让人心生不安。

对收视率,法国社会学家皮埃尔·布尔迪厄剖析过一个电视讨论会的案例。为了制造冲突,制作人要求彼此熟悉的嘉宾装成对立的双方。对这种收视率逻辑下“自我封闭”的节目,布尔迪厄问道,公众对他们的合谋有所察觉吗?

就“电视问政”而言,如果只是为了吸引民众而加强戏剧性的冲突,或为了使官员难堪而缺乏善意的议程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网络编辑:瓦特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参与评论


精选评论 (20)


回复

2012-09-18

社会整体还是在进步,政府正在逐步公开透明化,虽然迈出的每一步太小。应看到好的一面,理性平和开放包容的互动才是中国走向成熟的标志,极端永远不能真正解决问题。

回复

2012-09-12

媒体没有自主力,独立性,「伴」政可以「问」政难!

回复

2012-08-26

国家几十年以来对农民实行统购统销和对工人极低工资制度将老百姓全部的剩余劳动价值已经收缴归中央。这笔巨额财富除了央企国企是社会公共积累以外,其他所谓支援亚非拉革命输出等糟蹋掉了,因此政府应该对这一部分老百姓的养老问题负全部责任是有根据的。现在政府要赖账是毫无道理的,应该负起责任。

回复

2012-08-18

电视控。。。。。。

回复

2012-08-14

赞一个~

2012-07-23

无论作秀还是真心做事,有关注民心顺应民意的官员,总比囧囧有声里那些大肆欺压民众的官员来得好,也许社会就是要维持一个平衡,哪怕这个平衡的主体是一帮装睡的人,中国不需要太多的泡沫,保持美好的信仰,安心的向前走

回复

2012-08-14

作秀,问个鸟政,拿出一地鸡毛蒜皮的糊弄你大爷呢。

回复

2012-08-10

哗众取宠

mailxiaofei
回复

mailxiaofei

2012-08-09

此生不知是否还能等到开放报禁?

回复

2012-07-24

肯定是作秀,有很多问题是哪一解决的,肯定不敢拿出来说。

回复

2012-07-23

无论作秀还是真心做事,有关注民心顺应民意的官员,总比囧囧有声里那些大肆欺压民众的官员来得好,也许社会就是要维持一个平衡,哪怕这个平衡的主体是一帮装睡的人,中国不需要太多的泡沫,保持美好的信仰,安心的向前走

回复

2012-07-23

政是可以问的吗?问谁,谁来问? 不解决“主人”与“公仆”的定义,一什么可问的? 我今年71岁了,过去,我一直认为自己是国家主人,2000年同学聚会时,我发言“我们国家主人,”被一个正处级同学打断:“你什么时候做过国家主人了?”我默然了,细细一想,他的话是对的! 一,哪一个代表是我选的, 二,哪一个代表我认识, 三,哪一个代表为我办过什么事。 我能问什么,人,或者事?

回复

2012-07-22

因为中国没有正常的公共生活,所以任何一个可能的政治释放平台都会凝聚民众的关注和期望。拿大陆和台湾这类民主地区相比较政治的形态是非常幼稚的,更妄论日本,中国释放政治热情的时刻远未到来,何论冷却或平淡。从来都没高潮过,就觉得大家性冷淡才是正常的?

回复

2012-07-22

因为中国没有正常的公共生活,所以任何一个可能的政治释放平台都会凝聚民众的关注和期望。拿大陆和台湾这类民主地区相比较政治的形态是非常幼稚的,更妄论日本,中国释放政治热情的时刻远未到来,何论冷却或平淡。

柯岚
回复

柯岚

2012-07-22

我们是什么时候变的与《静水深流》越来越远了?

回复

2012-07-22

真与假,很难知? 公道、正义,在这里找不到。 因为他们想你死。 大郝帝国将军

回复

2012-07-22

武汉本地官媒搞的一场秀,做不得真。

回复

2012-07-22

因为理性平和开放包容的官民互动是需要慢慢培养的,如同静水深流。

回复

2012-07-21

静水深流 需要大工夫 凝结社会互信并不是一日之功 更不是区区媒体就可以实现的 当然不是说媒体是没有作用的 只是媒体的作用在于 能够客观地说明事实情况 理性地分析其中利害关系 剖析问题根源 从根本上切除痼疾才能实现媒体的正面力量 现实如果邪恶 媒体硬是“美化”便无什么互信可言了

回复

2012-07-21

愿一切越来越好!

回复

2012-07-21

政府部门的领导可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