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把脉】电视问政,静水深流
就“电视问政”而言,如果只是为了吸引民众而加强戏剧性的冲突,或为了使官员难堪而缺乏善意的议程预设,恐怕会让民众、政府和媒体三败俱伤。
责任编辑:蔡军剑 实习生 贺风玲
电视问政的成功,重点不在收视率,而在凝聚社会互信
最近武汉的“电视问政”节目颇受关注,据说其收视率超过热播剧,这当然值得扺掌雀跃。不过,倘若单纯以收视率来评价“电视问政”,倒让人心生不安。
对收视率,法国社会学家皮埃尔·布尔迪厄剖析过一个电视讨论会的案例。为了制造冲突,制作人要求彼此熟悉的嘉宾装成对立的双方。对这种收视率逻辑下“自我封闭”的节目,布尔迪厄问道,公众对他们的合谋有所察觉吗?
就“电视问政”而言,如果只是为了吸引民众而加强戏剧性的冲突,或为了使官员难堪而缺乏善意的议程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网络编辑:瓦特
社会整体还是在进步,政府正在逐步公开透明化,虽然迈出的每一步太小。应看到好的一面,理性平和开放包容的互动才是中国走向成熟的标志,极端永远不能真正解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