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扬文集出版 关键词:改革、宪法、法治改革有章可循,底线就是宪法

“一个案子都必须慎之又慎,何况一项可能涉及千万人的改革?坦率地讲,做每一件事,都应当想到会有什么样的结果,把它都估计到了,才去做。只要下决心,哪怕艰难险阻,冒着风险也应当想方设法去排除。”

责任编辑:苏永通 实习生 谢雪

2008年3月7日,全国“两会”,时任最高人民法院院长肖扬来到广东代表团听取意见建议,肖扬是广东河源人,听到家乡人说的蹩脚普通话,肖扬开心地大笑起来。 (王辉/图)

编者按:根据党对推动司法改革的要求,1999年、2004年、2009年,最高人民法院分别发布实施了“一五改革纲要”、“二五改革纲要”、“三五改革纲要”。肖扬1998年至2008年担任最高人民法院院长达十年之久,此前他曾任最高人民检察院副检察长、司法部部长。最近,他的文集将出版,文稿均曾公开发表过,是“最没有争议,最有把握,被认可了的思想”。

“一个案子都必须慎之又慎,何况一项可能涉及千万人的改革?坦率地讲,做每一件事,都应当想到会有什么样的结果,把它都估计到了,才去做。只要下决心,哪怕艰难险阻,冒着风险也应当想方设法去排除。”

继2009年出版反贪报告三年之后,退休四年的前最高人民法院院长肖扬再次以出书的方式重回公众视野。

将于下周面世的《肖扬法治文集》收录了肖在任最高法院院长、司法部部长、最高检副检察长和广东省检察院检察长期间在党报党刊公开发表的理论文章,全书40万字,跨度26年。这些文稿均出自肖扬本人之手,而非秘书代笔,这也正是他被人赞赏的个人风格的一部分。

据了解,这本文集从整理、编辑到最后定稿历时一年半。由于文章时空跨度较大,法律出版社特别邀请肖扬在各章增加“卷首语”,部分重点文章增加“补记”。出版社认为,这两块内容也是肖扬在整理出版这些历史文章时,对一些重要问题重新思考的心得,也因此为这本旧作赋予了一些新意,成为看点。

旧作的历史价值

为什么仅仅选择公开发表过的文稿出版?

肖扬身边的工作人员告诉南方周末记者,原因之一是这一部分“最没有争议,最有把握,是被认可了的思想”。

这本书实际上是对肖扬自1983年正式进入政法界直至其离任,26年个人法学思想的一次完整总结和公开展示。

跟随肖扬多年的现任秘书告诉南方周末记者,这本文集可以说全面清晰地展现了肖扬的法治观,这个法治观一言以蔽之就是,落实宪法原则,依法独立审判,使司法真正能够确保社会的公平与正义。肖扬在最高人民法院期间历任的五位秘书均参与了文集的整理编辑工作,其中包括现任重庆高院院长钱锋。

尽管以一种并不讨巧、易被人忽视的“官样”文章出现,该书编辑聂颖认为,书中内容从侧面客观反映了肖扬所亲历的重大司法事件的历史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网络编辑:小碧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