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执于见】没有历史的未来是一匹野马
是历史创造了未来,而不是未来自己创造未来,这是一个真理。没有历史的未来是一匹野马,最后是任何力量都将无法驾驭。在物质世界的水平上突飞猛进,但郁闷却挥之不去:我们曾经有过语言,有过记忆,我们曾经叹道“天地有大美”“世界美如斯”。
责任编辑:蔡军剑 实习生 贺风玲
历史、故乡、记忆全部成为废墟,“一张白纸”,焕然一新
我看见,一位捡垃圾的老太太走进一间布满灰尘的公共电话亭。这玩意早已成为废墟,我在这亭子里最后一次通话大约是2003年。老太太擦了擦听筒,看得出来,它还是崭新的,没用过几次。装模作样地拨一串号,对着早已停机的听筒咕噜,她似乎是和神灵通话。旁边卖电动车的小伙子说这是个疯婆子。我忽然想起那个转瞬即逝的电话亭时代……
1980年,我在一所20世纪早期创立的大学念中文系。大学的主楼是法国人设计的,居于一小山的山顶。我们的教学楼,有着希腊式的圆柱和巴洛克风格的阳台,可以俯瞰整个城市,包括落日和新月。那时候青年知识分子谈论最多的就是未来,我们都是未来主义者。
在1980年代,我这一代人对未来充满着憧憬,未来就是光明,未来就是得救。那时最得人心的口号就是“面向现代化”。这个未来正是在“文革”的黑暗里清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网络编辑:小碧
小男孩
非常同意你的说法。 中国的历史真实的并不多,个人感觉对历史的理解与简介,最好是往前走,以这次奥运会为例,伦敦展示的大部分是近几十年的文化,但这并不代表英国的历史不厚重,似乎他们明白近代流行的东西过些时候也会成为古典,一味的沉痛于古典文化被破坏,倒不如往前走,革新,中国是不是喜欢儒家的发先王,效古呢?如果一味的沉痛复古,那是不是我们要抛弃现在的简体字,而去写甲骨文呢? 个人偏见本篇文章过于抒情。而不着眼于实际,踏踏实实的想怎么把古典吸收,却又能开创现代,开创流行,难道我们还要百年之后对孩子进行教育的时候,继续谈四大发明吗? 如果孩子问我们,我们留下了什么? 我们该如何回答呢? 我们这一代人就这样悄无声息的走了吗? 是不是千年之后,我们还大谈孔孟之道呢? 并非孔孟之道皆错, 但我们要有自己新的产物。
建立在伪造的历史之上的未来,是危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