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执于见】没有历史的未来是一匹野马

是历史创造了未来,而不是未来自己创造未来,这是一个真理。没有历史的未来是一匹野马,最后是任何力量都将无法驾驭。在物质世界的水平上突飞猛进,但郁闷却挥之不去:我们曾经有过语言,有过记忆,我们曾经叹道“天地有大美”“世界美如斯”。

责任编辑:蔡军剑 实习生 贺风玲

历史、故乡、记忆全部成为废墟,“一张白纸”,焕然一新

我看见,一位捡垃圾的老太太走进一间布满灰尘的公共电话亭。这玩意早已成为废墟,我在这亭子里最后一次通话大约是2003年。老太太擦了擦听筒,看得出来,它还是崭新的,没用过几次。装模作样地拨一串号,对着早已停机的听筒咕噜,她似乎是和神灵通话。旁边卖电动车的小伙子说这是个疯婆子。我忽然想起那个转瞬即逝的电话亭时代……

1980年,我在一所20世纪早期创立的大学念中文系。大学的主楼是法国人设计的,居于一小山的山顶。我们的教学楼,有着希腊式的圆柱和巴洛克风格的阳台,可以俯瞰整个城市,包括落日和新月。那时候青年知识分子谈论最多的就是未来,我们都是未来主义者。

在1980年代,我这一代人对未来充满着憧憬,未来就是光明,未来就是得救。那时最得人心的口号就是“面向现代化”。这个未来正是在“文革”的黑暗里清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网络编辑:小碧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参与评论


精选评论 (16)


小男孩
回复

小男孩

2012-08-13

非常同意你的说法。 中国的历史真实的并不多,个人感觉对历史的理解与简介,最好是往前走,以这次奥运会为例,伦敦展示的大部分是近几十年的文化,但这并不代表英国的历史不厚重,似乎他们明白近代流行的东西过些时候也会成为古典,一味的沉痛于古典文化被破坏,倒不如往前走,革新,中国是不是喜欢儒家的发先王,效古呢?如果一味的沉痛复古,那是不是我们要抛弃现在的简体字,而去写甲骨文呢? 个人偏见本篇文章过于抒情。而不着眼于实际,踏踏实实的想怎么把古典吸收,却又能开创现代,开创流行,难道我们还要百年之后对孩子进行教育的时候,继续谈四大发明吗? 如果孩子问我们,我们留下了什么? 我们该如何回答呢? 我们这一代人就这样悄无声息的走了吗? 是不是千年之后,我们还大谈孔孟之道呢? 并非孔孟之道皆错, 但我们要有自己新的产物。

2012-07-01

建立在伪造的历史之上的未来,是危险的!

回复

2012-07-05

这里,这些作者的文章能在这里读懂中国。可是有些本该能说的还是不能说、

shuyzy
回复

shuyzy

2012-07-04

我们已无历史?只存于诗人笔下。

回复

2012-07-04

我们真正有责任感的知识分子在当前的言论环境下说话那个憋屈啊!

回复

2012-07-03

南周,中国的良心。

回复

2012-07-03

没有未来,就没有目标,失去了目标,生活也就失去了意义,也就仅仅是生存而已!!!趁我们还能记得汉字的这会儿,重新想想:我们是谁,我们从哪里来,要去何处?如今这个未来真的是我们向往的吗?

回复

2012-07-03

没有历史的借鉴,中国的经济也会是苍白无力的,时下的中国就是这样!

回复

2012-07-02

是否我们成了时代的囚徒而不自知?我们太过于专注于自己的世界,专注于财富、权力,而忘了有一个更大的世界,更合适安放人的心灵的世界。我们原本可以生活的更‘好’。 ,

回复

2012-07-02

当年新文化运动搞得都点过头了,但是真的完全斩断历史的还是老毛。

回复

2012-07-02

物质丰富了,虽然几乎是劣质产品,总告别了饥荒。可中国人被动物化了,上流视吃喝嫖赌为人生目的,底层生存线上挣扎,只是上流社会的造钱工具。只要能够变钱的,祖宗骨头,子孙生命,就是良心、人性,无不不一顾一切后果挖出来。《百年孤独》的那个岛,一群蝗虫正在疯狂着特色的繁荣。

回复

2012-07-02

回复

2012-07-01

建立在伪造的历史之上的未来,是危险的!

回复

2012-06-30

找回根源的自我。。

回复

2012-06-30

找回根源的自我。。

回复

2012-06-30

历史总是要为政治服务,真相常常被扩大或者掩盖。

回复

2012-06-29

南方周末,谢谢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