漏网之稻——“高墙深河”、严打整治,仍见转基因违规扩散

谁在把国家严禁的转基因水稻捡到中国人的饭碗里?政府严打,拉网检测是否仍改变不了“不可避免”的困局?南方周末记者深入福建、浙江实验基地源头考察,摸底国内70多家种业公司和种站,试图厘清真相。

责任编辑:何海宁 实习生 姚小云 郑育杰 张路延

南方周末实习生姚小云资料整理(GOGLE/图)

谁在把国家严禁的转基因水稻捡到中国人的饭碗里?政府严打,拉网检测是否仍改变不了“不可避免”的困局?南方周末记者深入福建、浙江实验基地源头考察,摸底国内70多家种业公司和种站,试图厘清真相。

在福建省农科院水稻研究所基地管辖的田地里耕种了七年后,农妇谭芳(化名)抱怨说,她从未尝过一粒自己亲手种的大米。

七年来,从她手上收割下的“高科技”稻谷总重量已接近20吨。这些稻谷周而复始地被送进一墙之隔的仓库,最终烂掉。

“老师们不允许我们吃。”谭芳说。在福州市盖山镇吴凤村的的农舍外,四十多亩稻田里刚插的秧苗正暗藏玄机,“他们说这是转基因水稻,还在试验,不是很安全。”

为了免于置身未知的恐惧,谭芳不得不选择从基地外购买大米。但她不知道的是,基地之外,亦早非净土。

尽管中国农业部从未批准任何转基因主食的商业化种植,然而,来自欧盟的预警通报却不乐观。2012年,“欧盟食品和饲料快速预警通报”共通报了28批次的来自中国(包括中国香港)的违禁转基因食品,其中24批次是大米制品。

有关转基因安全性的争论,仍在持续,但中国人的饭碗里,已潜伏着转基因的魅影。

欧盟拒绝透露进口商和中国出口商的详细信息,南方周末记者在福建、浙江两地的试验基地源头考察,并对国内七十多家种业公司和种站进行咨询调查,力图还原中国转基因水稻扩散的新趋势。

风声紧,暗流仍涌动

“湖北是转基因水稻种植的重灾区。”国际环保组织绿色和平食品与农业项目主任方立锋说。2004年至2006年间,该组织《非法转基因水稻污染中国大米》的调查报告估计,湖北2004年“最少有950吨-1200吨转基因大米已经流入市场。今年(指2005年)的种植面积至少为20000-25000亩,如果不加阻止的话,可产转基因大米10000吨-12500吨。”

这份报告最早揭开了中国转基因水稻扩散的秘密,并曾引起轩然大波,此后媒体对转基因水稻的指摘大都基于此报告。

扩散源头一度指向华中农业大学。中国农业部目前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网络编辑:刘之耘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参与评论


精选评论 (42)


回复

2012-07-12

福建省农业厅科教处专程来水稻研究所吴凤基地的试验田检查,认定种植水稻全部不是转基因品种。

peci
回复

peci

2012-07-06

回复

2012-07-04

那试验田明明在生物技术研究所的围墙内,旁边的房子是该单位的管理用房,,居心还在记者却别有用心地写成农舍外,认定是漏网之稻,居心还在?

回复

2012-07-04

记者太不专业了,到生物技术研究所的试验田向的临时工农妇套话,既然都知道问你在这里打了多少年工,你的姓名,为什么不问清你老板是谁,这是那个单位管辖的试验田,凭临时工的一面之词就断定这40几亩秧苗是转基因的,还有把生物所的管理用房写成农舍,报社不经审核就匆忙发表了,{其实只要在发表前与福建农业厅核对一下就可查清真相},结果文章的第一句话就出大错,把其他单位的管辖地报成水稻研究所的,难道记者也是临时工,写的却不是临时报道,已被多家媒体转载,报社是要负责的。

回复

2012-07-03

这个记者非常不负责任,据说,到吴凤基地,先去水稻所基地就问管理人员李先生,你们有没有种转基因水稻,李先生回答说我们不种的,试验田是水稻栽培和品比的,后来记者又到隔壁生物技术研究所刚插完秧的试验田去向谭女士提问,最后却张冠李戴胡乱报道。

回复

2012-07-03

福建农科院吴凤基地有水稻所和生物所两家单位的试验田,记者不查清真相,就张冠李戴,把刚插完秧的地报成是水稻所的所谓转基因试验田,是要负法律责任的,水稻所在吴凤基地是以机械化栽培试验为主的,报社必须查清情况,向福建农科院水稻所公开道歉,消除负面影响。

回复

2012-07-03

记者把单位搞错了,不是水稻研究所,可能是隔壁的生物所,给水稻所造成不好的影响,如何消除?刚插秧的试验田是生物所的,谭女士长期在生物所做工,水稻早季试验田是以机械化试验为主的,南方周末报一定要向福建农科院水稻研究所公开道歉的。把主题单位都报错了,记者是要负责任的。

回复

2012-07-03

漏网之稻

回复

2012-07-02

无语

回复

2012-07-02

什么时候是一个定论,考量者学者和商人的良心。食物决定着民族的未来,决定着我们的未来。虽然全球化的趋势不可避免,你们可以移民到其他国家去,但是也要为自己曾经生长的土地思量下----

回复

2012-07-02

什么时候是一个定论,考量者学者和商人的良心。

回复

2012-07-01

个人主观的理解,转基因的名词是新近的,但发生转基因事件或者现象应该是久远的,比如早前人类的培育做法或者自然因素影响都可能造成转基因的结果。其二,原有的基因发生改变的后果对人类而言可能有害,也可能有益;但可以被检验和验证,在积累一定的经验认知基础上将来还可以被预见。总体上应该是可认知和可控制,但为防范潜在的危险,规范相关行为是必要的。

回复

2012-07-01

根据《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管理条例》,我国转基因生物的研究、试验、生产、销售以及进出口等都是有章可循的。但细细解读,不难发现条例的规范过于粗放,罚则规范的适当性和有效性存在很大的问题。比如转基因生物的标识制度基本落空,市场上没看到有标识的吧,可据报道很多已经流向市场了,但它仍旧不被查处不被纠正。如果危害存在,法律确实就一纸卫生巾啦,而主管部门则严重渎职,应该说集体辞职都远不足以承担其罪孽。

回复

2012-06-30

华中农业大学中枪,转基因好坏到底谁说的算?

回复

2012-06-30

看完这个,有种被《生化危机》的恐惧!

回复

2012-06-30

湖北那边恩施地区当年四川的黔江(现在属于重庆黔江开发区)地区以及湖南的相惜地区都广泛种植BT汕优63!抗倒伏抗虫害,当年我在家务农,觉得这是个很不错的品种,没有想到被这帮祸害千年的王八们给忽悠了。 南周如果采访,我愿意证明这个事情,是1990年到1992年之间的事情。 这个品种产量是高,但是米特别特别不好吃,我们那里的人都说吃着和米糠的感觉一样,没有任何味道。 我们那里原来是种那种高杆稻的中稻,产量虽然不高,但是米非常好吃。 流出的种源来自哪里?至今还是个谜??

回复

2012-06-30

一群无知的人

回复

2012-06-30

傻逼,学过生物吗?没学过就不要乱加评论。 PS:人总是相信那些在他们理解能力之内的事情,这句话一点不假。

2012-06-29

虫子都不吃的水稻让人吃,肯定有毒,中国人自己拿自己当小白鼠,中国西部省份有个地方种转基因玉米,吃了半年之后当地的男人的精子少精死精。中国的大豆全军覆没,全是转基因。下一个沦藏的是水稻,玉米,小麦?

回复

2012-06-30

大米不安全了吃小麦吧

回复

2012-06-30

南方周末内部是不是有什么人员变动? 反对转基因可曾经是乌有之乡的主打内容啊。现在变成了南方周末。 ——其实我以前上乌有之乡次数远多于南方周末。 无论怎样,转基因食品问题,慎重总是好的。世界粮食问题,不一定要通过转基因才能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