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拆房子,移动成不?房子逃出拆迁线 逃不出被拆命运

谁都知道,房子离不开土地。按照法律,房子是你的,脚下的土地属于国家。政府应该努力确保公共利益与公民合法财产权利的平衡,至少,以平移代替拆迁,听起来是不错的主意。

责任编辑:苏永通 实习生 谢雪

 

地都是公家的,能走到哪去? (向春/图)

谁都知道,房子离不开土地。按照法律,房子是你的,脚下的土地属于国家。政府应该努力确保公共利益与公民合法财产权利的平衡,至少,以平移代替拆迁,听起来是不错的主意。

讲一个剑走偏锋的抗拆故事。没有钉子户,也没有自焚。

2011年夏天,拆迁来临,48岁的天津企业家王志环,将两栋房子毫发无损地移到了拆迁范围之外。

想法很天真:政府要地建设绿化带,房子搬走不就行了吗?房子走了十多米,连一块玻璃都没碎。

他忽略了一个问题:房子搬走后,能放到哪里呢?果然,这两栋移走的房子迟迟拿不到许可证,成了“违章建筑”。

2012年初,挖掘机开到现场,两栋花费480万巨资平移、已不在拆迁范围的建筑,被夷为平地。

2012年6月16日,王志环对南方周末记者说,他难以理解当地政府的逻辑:拆了再建可以,移走咋就不行?

有本事,能把房子推走?

王志环自豪于自己的创意,坚信可以趟出一条节能环保拆迁的新路。

20年前,王志环在天津市北辰区双街镇落户办厂。这位民营企业主一直醉心于环保节能技术的研发,生产的一种锅炉配件,能将锅炉排放的尾气脱硫98%。

2010年底,他的津华暖通环保设备制造有限公司(下称津华暖通)厂区门口的公路,突然要从9米拓宽至60米,两侧还要规划绿化带,原本远离公路的钢结构车间和一栋办公楼,有约三分之一的部分超出了规划红线。

王志环仔细研究了下:他的两栋房子其实不太碍事,道路双向8车道都已经修好了,就是稍微占了点绿化带面积,拆掉这两栋建成才十多年的房子,不过是让绿化带上再多栽两排树。政府说,还是得拆,否则绿化带不好看。

双方你来我往,各种协调,折腾了一个月。2011年6月10日,在领导要求王志环“讲党性原则”、“做出点牺牲”后,王志环与北辰区双街镇政府签订了协议,同意拆迁。

政府不同意重新划地,但表示,可以在厂区内重建办公楼和车间,并可按“原有面积&r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网络编辑:刘之耘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参与评论


精选评论 (74)


回复

2012-08-03

追悼"那些英年早逝的房子".

2012-06-26

不为别的,“是为了那些英年早逝的房子”。

回复

2012-07-25

现在正是2012年7月北京暴雨引发灾难的时期,国家建设处处用钱,如果真的能给国家省钱,我看这样的平移拆迁技术到是可用的,节俭持家才是中国自古以来良好的传统美德,也是适应中国的实际国情。

回复

2012-07-09

千里草戍Fnfi2012-07-09 09:57:06来自 想用平移这方法来赚钱。。不好吧?事先把平移后的事情办好了,不就什么事情都没了 据我所知,中国对于新技术研发工作一直是在投资而从没有结果,做为研发工作人员,一年投入到环保研发项目的资金远远大于政府给的拆迁费,就天津市的地价,按拆迁管理办法中补偿费用计算,一定是给人家的补偿少了,不足已用来重新建设建筑用。以2011年成品房的成本,土地使用费+建设项目手续费+建筑成本费+建筑人工费+管理费+(因不能正常投入研发而产生的各项损失费)对于这点,千里草戍的朋友,您认为是国家赚了,还是王先生赚了呢?谁的损失大?一项研发成果推迟10年发布到市场,和一个研发成果当年发布到市场的经济价值能一样吗?10年足可以改变很多,所以王先生按动迁人员的指示精神做,把新技术应用到拆迁也是国家环保局向世界范围公布的《循环经济促进法》的重要条款组成部分。

回复

2012-07-09

在这一事件上,政府只维护了其丑陋、蛮横、无耻的嘴脸,伟岸的形象早已轰然倒塌!民众只看到在相对落后、相对贫困、技术创新严重缺乏的大国情之下,某些官员为了自己脸上那块皮浪费了巨大资源,抹杀了技术所能带来的利益,扼杀了技术创新的积极性主动性。将一方山水一方百姓交到这样的人手中,中国注定落后注定贫困。

回复

2012-07-09

想用平移这方法来赚钱。。不好吧?事先把平移后的事情办好了,不就什么事情都没了

回复

2012-07-08

建筑物是怎么平移的?   加固完新的圈梁及安装好滚动设备后,将拖动钢绳绕过固定在成排墩桩上的滑轮组和新圈梁上的滑轮组,采用慢速绞车拖动,这个速度很慢大约5厘米/每分钟,在楼内二层以上可以正常办公、生活,根本感觉不到房屋在移动;建筑物就位后,将轨道和拖车用模板封闭,然后浇筑砼接墙基,要预留回收拖车和轨道的孔洞,当凝固达到强度后,用火焊切割拖车上方的垫条,将拖车与轨道回收,最后将所有空间充填严实。 平移建筑物之步骤   1、加固原建筑物使其成为可移动体。   2、设置新基础,除满足一般基础的设计要求外,还要能够随整体移动荷载。   3、安装移动轨道和滚动支座。建筑物平移时对轨道的要求较高:1)轨道必须水平,以减少摩阻力;2)能随滚动支座移动过程中的作用力。   4、设置牵引支座。牵引支座,千斤顶,钢丝绳和牵引环组成牵移建筑物的动力系统,牵引支座络千斤顶提供足够的反力才能使建筑能移动,牵引支座的数量需要经过计算确定。   5、移动行进控制。行进系统由行进标尺,移动显示指示针和终点限位装置三部分组成。   6、行进移动过程: 安装千斤顶(调整钢丝绳)--> 牵移(随时安装可移动轨道和滚动支座)--> 换千斤顶--> 牵移--> 一直到达新址。   7、到位后上部结构与基础连接。

回复

2012-07-08

建筑物平移的相关问题   ■ 建筑物平移时基础怎么办?   建筑物平移首先一道工序就是断基,在原建筑物圈梁下开洞,洞内安设千斤顶,千斤顶上方架设组合梁,下方筑底座,断基时相邻墙要间隔进行,断基切口高度宽度要满足安装轨道和轨道拖车的要求;   ■ 建筑物平移时房子不会散吗?   建筑物平移的实质就是将建筑物做成一个可以拖动的盒子,所以对建筑物也是有一定的要求的,砌体结构的房屋就不能进行平移或平移的成本超过建筑成本,通常平移的都是框架结构,当完成断基工序之后,需要加固新圈梁及安装滚动设备,加固新圈梁及安装滚动设备与基断分段紧密配合交叉进行,断基后要及时构筑下道床,安装轨道和轨道拖车,并砌筑新圈梁,拖车的拖车架与新圈梁预留的上托板相连接,拖车架与上托板之间加垫条,以形成一个牢固的整体,能够有效的避免在平移过程中发生意外。

回复

2012-07-08

中国现状   我国掌握建筑物移位技术相对较晚,大约是在20世纪的80年代,但发展迅速。至目前为止,国外开展的建筑物平移数量是30余栋,中国是136栋,此项技术在中国发展日臻成熟,并使中国的建筑物平移技术在世界处于领先地位。   目前中国正处于前所未有的大规模基础设施建设时期,发挥高层建筑物平移技术将具有积极的社会意义和经济意义:   1、因为拆迁而产生的不稳定社会因素和社会矛盾在国内非常突出,充分利用高层建筑物平移技术,不会影响民众的生活和工作秩序,并可在一定程度上避免及消除上述矛盾;   2、中国目前每年拆除建筑物的面积高达上亿平方米,大量建筑物被拆除,造成国家固定资产的大量流失,而通过平移所产生的费用,仅占重建的三分之一至六分之一,一年可节约几十亿元人民币。   3、此外,该项技术在中国目前大规模城市改造中,还能有效保护有价值的历史建筑和历史文物。它对于解决城市建设中继承与发展的矛盾提拱了一条新思路。

回复

2012-07-08

发展   建筑物的整体平移技术在国外最早发端于20世纪的20年代,尤其在欧美国家应用较多,他们对于有继续使用价值或有文物价值的建筑物都很珍爱,不惜重金运用整体平移技术将其转移到合适位置予以重新利用和保护。同时,西方发达国家对环境保护要求较高,如果将建筑物拆除,必将产生粉尘、噪音以及大量不可再生的建筑垃圾,因此,建筑物整体平移技术在发达国家已发展到相当高的水平,并有多家专业化的工程公司。

回复

2012-07-08

简介   根据其平移距离和方向的不同可以划分为横向平移,纵向平移,远距离平移,局部挪移,平移并旋转。   使用建筑物移位技术晚国外60年,移位的建筑物超过国外之和的100栋。建筑物的整体平移一般是由于旧城区改造、道路拓宽、历史性建筑保护等原因而进行的,建筑物的整体迁移是指在保持房屋整体性和可用性不变的前提下,将其从原址移到新址,它包括纵横向移动,转向或者移动加转向。   建筑物的整体平移,是一项技术要求较高,具有一定风险性的工程,要求通过平移和转动,不仅使移位后的建筑物能满足规划,市政方面的要求,而且还不要对建筑物的结构造成损坏,应当尽量给予补强和加固,同时要降低工程造价。   

回复

2012-07-08

平移建筑物是一项技术含量颇高的技术,它把建筑结构力学与岩土工程技术紧密结合起来,其基本原理与起重搬运中的重物水平移动相似,其主要的技术处理为:将建筑物在某一水平面切断,使其与基础分离变成一个可搬动的“重物”;在建筑物切断处设置托换梁,形成一个可移动托梁;在就位处设置新基础;在新旧基础间设置行走轨道梁;安装行走机构,施加外加动力将建筑物移动;就位后拆除行走机构进行上下结构连接,至此平移完成。

回复

2012-07-03

在这一事件上,政府只维护了其丑陋、蛮横、无耻的嘴脸,伟岸的形象早已轰然倒塌!民众只看到在相对落后、相对贫困、技术创新严重缺乏的大国情之下,某些官员为了自己脸上那块皮浪费了巨大资源,抹杀了技术所能带来的利益,扼杀了技术创新的积极性主动性。将一方山水一方百姓交到这样的人手中,中国注定落后注定贫困。

简单生活

2012-06-28

多余的1000万应该还给政府,估计这样就不会拆了。政府给你的钱是补偿用的,不是让你用来盈利的。 你想想如果让你挣了1000万,那么一旦报道出来了,人们肯定指责政府目光不够开阔,想不出这种省钱的方法,你让政府的脸面往哪里放呢,这不是在说政府无能吗,这是打人脸的事情,不生气才怪。所以区长“笑而不语”,这才是当领导的艺术。你做生意连政府怎么考虑的都不想,怎么能做好生意呢。 做事情不能只考虑自己省钱了,你要站在政府的角度考虑问题,政府是需要形象和脸面的。

回复

2012-07-02

中国人在国外生活的百姓也不少,如果在国外,中国人同样执有合法的建设证、房产证、同样把自己的楼房利用先进的平移技术拆迁让路,而且在离开规化红线区域后,受到了他国政府的变相强拆、并实施了合法财产被浸占的事情后,居住在国外的中国公民应如何做?政府会如何维护其应合法权益?难道我国公民受辱后国家没有能力保护他们吗?难道只能让他们同王先生一样,在闲暇时琢磨自己斥巨资实施平移拆迁楼的英年早逝事实吗?中国政府会袖手旁观此类案件吗?难道中国政府也会赞同他国政府的做法吗?如果您是一名政府工作人员,您应如果维护生活在国外的中国公民的法权益不受他国政府的非法侵犯?

回复

2012-07-02

中国从古至今不论在哪个国家生活的华人都有一个共性,那就是视土地为生命,走到哪买到哪.国内很多地方都发生过因拆迁补偿不合理,而出现的各种各样的伤人事件,不论是从哪一方看,这的确是政府不愿看到的一面,也是百姓最痛苦的一面。做为政府更应该选用先进的技术来尽量减少不必要的损失与伤害用于解决拆迁矛盾,对于像王先生这样的方法如用于可平移建筑的拆迁会解决多少矛盾,国家应大力提倡,其次低碳、减排、减少不可在生资源的使用、合理提高了不可再生资源的使用年限;为国家的法律,没有哪一条说明不可以平移,而恰恰相反的是国家江苏已制定了平移施工规范文件,国家明确规定对于司法空白,法院可跟据相关技术指导书或成功经验申判;2012人大会上,再次生明宅基地使用权不得侵犯,在合法使用权的动产(动产是指能够移动而不损害其经济用途和经济价值的物)受法律保护,即然房子可以移动,就是归为动产,所以即为物权法保护范围。

回复

2012-07-02

拆迁的好点子,却难以取得合法身份,摆脱”违建“的身份!

回复

2012-07-01

趣!

简单生活
回复

简单生活

2012-06-28

多余的1000万应该还给政府,估计这样就不会拆了。政府给你的钱是补偿用的,不是让你用来盈利的。 你想想如果让你挣了1000万,那么一旦报道出来了,人们肯定指责政府目光不够开阔,想不出这种省钱的方法,你让政府的脸面往哪里放呢,这不是在说政府无能吗,这是打人脸的事情,不生气才怪。所以区长“笑而不语”,这才是当领导的艺术。你做生意连政府怎么考虑的都不想,怎么能做好生意呢。 做事情不能只考虑自己省钱了,你要站在政府的角度考虑问题,政府是需要形象和脸面的。

回复

2012-06-28

人家能眼睁睁看着你拆迁赚一千万吗,眼红了当然要百般为难你才是!

回复

2012-06-27

伤心 连个安稳的窝都这样折腾 中国啊 哎

柯岚
回复

柯岚

2012-06-26

好荒唐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