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朝首部合拍电影《平壤之约》诞生记:“一定会把朝鲜最好的展现给中国人看”

“由两方共同创作剧本”是《平壤之约》的合拍约定,这看似简单的一条合约,在以后的两年中却耗去了双方大部分精力。最后双方都能接受的故事是“阿里郎”。

责任编辑:袁蕾 助理编辑 朱晓佳 实习生 陈浩民

《平壤之约》剧照。舞蹈是中朝双方都能满意的一个切口。电影初剪时只用了3分钟“阿里郎”表演,受邀试片的年轻人们嫌短,后来被增加到7分钟。 (《平壤之约》剧组/图)

“由两方共同创作剧本”是《平壤之约》的合拍约定,这看似简单的一条合约,在以后的两年中却耗去了双方大部分精力。最后双方都能接受的故事是“阿里郎”。

“这是朝鲜六十多年来,首部对外合拍影片!”

“这是一部全方位展示今日朝鲜状况的影片!”

在2012年6月16日开幕的第15届上海国际电影节上,一部名为《平壤之约》的电影在不起眼的角落里打出这样的宣传语。

“中国也有‘阿里郎’吗?”金基德向南方周末记者发问,提问的原因是,他在韩国听说中国将延边朝鲜族自治州的“阿里郎”列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消息。

2012年上海国际电影节上,有两部关于“阿里郎”的电影,一部是韩国导演金基德的纪录片,另一部是新疆导演拍摄的中朝首度合拍片《平壤之约》。

前者是一个人的“阿里郎”,数年前,金基德患上社交恐惧症,过着隐居生活,他在片中哼唱着“阿里郎”。“理解痛苦,接受痛苦。这就是人生。”金基德告诉南方周末记者。

后者是一群人的“阿里郎”,也可以说是中国和朝鲜的“阿里郎”。

2009年中朝达成初步合作意向,2010年8月电影报批立项,2011年10月中方摄制组正式赴朝开拍,2012年完成后期面世。这部电影经历三年历程,片名从《血染的照片》到《阿里郎》,再到《平壤之约》,幕后故事一波三折。

李厂长起意

2011年,新疆天山电影制片厂接到来自北京国家广电总局电影局的一个电话。电话内容是:拟邀请该厂导演西尔扎提·牙合甫出任一部中国与朝鲜合拍片的导演。

这个消息传到西尔扎提·牙合甫耳中时,他很惊讶:朝鲜建国六十多年来,从未与国外合拍过电影;而他是新疆导演,此前与朝鲜和朝鲜题材没有任何关系。

西尔扎提飞去北京,除了见中国电影局的领导,也见到这部电影背后的推手、投资方的李水合。李水合曾任山西电影制片厂厂长,人称“李厂长”。他现在的身份是北京九州中原数字电影院线总经理。

这部合拍片最初以《血染的照片》的片名出现在广电总局网站“立项合拍电影”片单中,其备案单位显示的是:北京九州中原、朝鲜电影委员会对外电影合作社。

西尔扎提也是到了北京才了解到:这部电影完全由中国民间投资与运作,并非官方的“指定动作”,“要求我一定要用商业化的手法来拍”。但是,由于是中朝两国首度合拍电影,中国电影主管部门高度重视,从剧本把关到主创人员选定,都要过问。也是因此,西尔扎提才被“钦点”。

能够促成中朝跨国合拍,这位李厂长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朝鲜人很喜欢中国电影,就像我们当年喜欢朝鲜电影一样。”李水合前后去过朝鲜九次。

2006年,李水合第一次去朝鲜参加平壤国际电影节,当时带去的电影《暖春》夺得电影节组委会奖。

得奖之后,李水合代表山西电影制片厂与朝鲜电影进出口公司签署协议,将《暖春》赠送给当时的朝鲜领导人金正日。

2007年,该片又在平壤人民文化宫举行了盛大的首映礼。此后,山西电影制片厂拍摄的“暖系列”《暖情》、《暖秋》陆续在朝鲜上映。除了电影院,影片还在朝鲜中央电视台播放。

朝鲜人民对部分中国影视剧的熟悉和喜爱几乎和中国同步。

在朝鲜最有名气的中国演员是谁?“刘佳,就是演《任长霞》的演员。&rdquo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网络编辑:方亚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参与评论


精选评论 (45)


回复

2012-06-28

你这样说不对,为什么恨中国人,中国人没有错,是那个组织在造孽!

2012-06-23

真不知道金家倒台后,朝鲜人回头看时恨不恨中国人

回复

2012-06-28

金基德的《阿里郎》,离题千里,删!

回复

2012-06-27

永远不能正视自己的朝鲜没得救的。我们正视自己的速度太慢了,能不能快点?

回复

2012-06-27

只有畜————————生才会花钱去看!

回复

2012-06-26

假!我们要看真相!

回复

2012-06-26

不管如何的美化和渲染都无法掩饰内心的虚弱和无助,最后的DC者们走向毁灭不是你们所可以阻挡的。

回复

2012-06-25

如果你邻居天天在家毒打老婆孩子呢,你该很开心地为他开脱吗?

2012-06-23

在一起,不做恶,有什么不好,难道因为你身边的邻居做过牢,你就天天扯着嗓子喊,大流氓,大坏蛋。人性在于宽容,感化。

回复

2012-06-25

无聊的电影,看这种虚情假意的电影完全浪费生命,还不如去打游戏

回复

2012-06-24

样板戏么= =!!!!!!!

xie336699
回复

xie336699

2012-06-24

就像张艺谋的《一个都不能少》一样。”但朝方不同意。“那个孩子到了朝鲜就跑不丢;跑出去了,半个小时就能给你送回来——不像你们中国,一个孩子被人贩子给贩走了,几年都找不回来。”李水合转述说。

回复

2012-06-24

狗屁,我们只想看一个真实的国度,而不是看一个经过修饰、掩饰、报喜不报忧的国度。无认是中国还是哪一个国家都一样,敢于展现落后的国家才是真正有前途的国家。

回复

2012-06-24

就朝鲜那狗屁社会还有什么好看的?

回复

2012-06-24

我们不需要看到最好的,我们只需要看到最真的一面!

回复

2012-06-24

都是假,忽悠谁呢

回复

2012-06-24

中国能拍什么好电影。。。不会有成烂片吧

回复

2012-06-24

朝鲜在历史上都是中国的伤心地,每次都在朝鲜吃大亏,这就是宿命!

胡荣西
回复

胡荣西

2012-06-24

太SB了,化谁的钱,拍给谁看啊

回复

2012-06-24

一起造假的结晶.两个臭不要脸的家伙!

回复

2012-06-24

伟大何来之有啊。。。

回复

2012-06-24

垃圾!!!这都敢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