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落脚城市(3)

一个原本睡在水泥地上的家庭,竟能在十年间就成功闯入抵押贷款与购物中心的中产世界,不论在世界任何地区都是极为罕见的案例。然而中国的小学教育、儿童医疗、福利以及失业保险制度都不足以保障新进城市居民极不稳定的生活。

在六公里,每二十个像他们一样的家庭当中,就会有一个辛广全家族式的故事。辛广全和他的太太抵达这里的时候,原本只是两个不识字的农民。他们有好几年都睡在建筑工地的木板上。后来才搬进水泥小屋,并且不断努力存钱。2007年,他们搬到对街,住进四十六岁的辛先生和他的朋友所盖的一幢十几层高的公寓大楼。这幢建筑相当粗陋,墙面的红砖都没有上漆。大楼中央则是一道没有任何修饰的水泥阶梯。不过辛家人把这宽敞的公寓内部转变成了宫殿般的华丽装修:铺着美丽的瓷砖地板,屋内留下不少宽大的空间,墙上贴着明亮的壁纸,天花板上挂着现代风格的大吊灯,还有一张橘色的拼合沙发、一部大尺寸的液晶电视以及环绕立体声音响。辛先生脑门上的头发已经逐渐稀疏,脸上总是挂着微笑,空闲时不是到市区购物,就是和同乡老友一起抽烟打麻将。他过着货真价实的中产生活,也拥有货真价实的中产收入,完全看不出在不久之前他曾有六年时间的风餐露宿,没有钱也没有任何财产。

1992年,就在中国的经济刚刚开放后不久,政府开始容许有限度的农民迁徙,于是辛先生也就从一百多公里之外的石龙村来到了六公里。这是迫不得已的选择,因为他们一家六口在原本的农村只能睡在一间狭小的泥地草屋里。当时重庆已开始出现大量的建筑工地,高楼大厦逐渐取代了古老的尖顶木屋,因此对建筑工人的需求量非常大,辛先生能够依靠的只有他的双手、勤奋和他的太太。他太太负责为工友煮饭,他则努力工作,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网络编辑:小碧 谢小跳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