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落脚城市(23)
中国的劳动阶级几乎都没有私人退休金,流动人口根本享受不到失业保险与福利。即便是已在城市里顺利立足的乡村移民,尽管他们能够送子女上学、拥有舒适的住宅,又享有都市的各种便利服务,却还是有必要保住在乡村的根。
水林,中国四川
到了睡觉时间,六岁的濮明林把四岁的妹妹冬琳抱了起来,放在草席上,躺在他和他们五十六岁的祖母何苏秀中间。他们三人蜷缩在灶火的余烬旁,薄墙另一边的猪圈里睡着两头肥猪,不断隔墙传来规律轻柔的呼噜声。墙上的蜂窝隐约发出蜜蜂的嗡嗡声,隔壁房间则传来他们祖父较为刺耳的打呼声。这就是当今水林村仅有的居民了。实际上,今天中国大部分的乡村也都只有这样的居民:儿童、牲畜、祖父母。十四岁至五十五岁之间的人口,包括所有儿童的父母,都已背井离乡外出工作,只留下寂静的夜晚、空荡荡的房间和深邃的思念。
他们黎明即起,冬琳和明林熟练地生起灶火烧开水,用小手把柴枝推进炉里添火。六点半,冬琳爬上祖母单薄的背,明林抓着她满是老茧的手,三人一起踏上半小时的路程,走在稻田间狭窄泥泞的小路上,前往村里的学校。十一点,祖母又会到学校接孩子回家吃午餐。兄妹俩总是坐在门前,一面吃饭,一面看着祖母在田里工作。下午两点,她又会带他们到学校,五点再把他们接回家,这段两公里的路程一天就得走上八次。
“我从没想过自己到这个年纪还得养一双孩子,”苏秀一面说,一面捡着煮汤要用的鸡蛋,“因为我的儿子在重庆过得不太好,所以没办法把我们接过去,让孩子到城里的学校上学。可是我不介意。他们现在和我很亲,也很听话。他们晚上都会对我说奶奶,不管你到哪里去,我都会跟着你。”这对兄妹似乎非常崇拜他们的祖母,在田里总是黏在她身旁。不过,他们还是非常珍惜爸爸每天打来的电话。
这对兄妹是濮军的孩子,也就是我们在第一章提过的那位三十二岁的变压器技师。自从将近四年前冬琳才几个月大以来,他就很少见到他们。不过,濮军很爱他的孩子,在重庆赚取的收入大部分都寄回三百公里外位于邻省四川的村子里,以供他们生活开销。近来,他一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网络编辑:谢小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