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解码】如何评论“公知”
今天在中国大陆许多台面上的“公共知识分子”,他们的所言所行,并不符合我意念中的“知识分子”形象,我自己都无法同意他们,遑论尊敬他们了。这样的“公知”到处横行,吊诡地让社会上没有了“知识分子”可以存在、活跃、发挥作用的空间。
责任编辑:蔡军剑 实习生 贺风玲
现实里部分“公知”的扭曲做法如此突显,真正的“知识分子”作用无从彰显
在中国大陆,常常被问到关于“公共知识分子”的问题,问到如何看待“公共知识分子”。这个问题极难回答,因为“公共知识分子”的应然描述,和问问题的人心中浮现的“公共知识分子”实然形象,往往有很大的差别,而问问题的人认定的“公共知识分子”是谁,是什么样的人,更不是我能够准确掌握的。
依照应然的道理,“知识分子”(intellectuals)是什么?不管从中国“士”的传统看,还是从西方的历史经验看,知识分子最简单、最清楚的定义都是:“以知识力量介入社会,影响社会的人。”应该用两项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网络编辑:小碧
深表赞同,良心没有量化标准,就象中国自古提倡以德治国,结果只有标高,没有兜底.应该先用民主和宪政兜住底,再提倡以德治国可能会比现在要好.
我倒是觉得,良心是良心,原则是原则,两者虽然都是正面的力量,但终究是两码事。任何把良心置于原则之前,甚至干脆没有原则、直接用良心做原则的人,都不值得信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