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解码】如何评论“公知”

今天在中国大陆许多台面上的“公共知识分子”,他们的所言所行,并不符合我意念中的“知识分子”形象,我自己都无法同意他们,遑论尊敬他们了。这样的“公知”到处横行,吊诡地让社会上没有了“知识分子”可以存在、活跃、发挥作用的空间。

责任编辑:蔡军剑 实习生 贺风玲

现实里部分“公知”的扭曲做法如此突显,真正的“知识分子”作用无从彰显

在中国大陆,常常被问到关于“公共知识分子”的问题,问到如何看待“公共知识分子”。这个问题极难回答,因为“公共知识分子”的应然描述,和问问题的人心中浮现的“公共知识分子”实然形象,往往有很大的差别,而问问题的人认定的“公共知识分子”是谁,是什么样的人,更不是我能够准确掌握的。

依照应然的道理,“知识分子”(intellectuals)是什么?不管从中国“士”的传统看,还是从西方的历史经验看,知识分子最简单、最清楚的定义都是:“以知识力量介入社会,影响社会的人。”应该用两项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网络编辑:小碧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参与评论


精选评论 (28)


回复

2012-08-28

深表赞同,良心没有量化标准,就象中国自古提倡以德治国,结果只有标高,没有兜底.应该先用民主和宪政兜住底,再提倡以德治国可能会比现在要好.

2012-08-25

我倒是觉得,良心是良心,原则是原则,两者虽然都是正面的力量,但终究是两码事。任何把良心置于原则之前,甚至干脆没有原则、直接用良心做原则的人,都不值得信任。

回复

2012-08-25

我倒是觉得,良心是良心,原则是原则,两者虽然都是正面的力量,但终究是两码事。任何把良心置于原则之前,甚至干脆没有原则、直接用良心做原则的人,都不值得信任。

回复

2012-08-24

公道自在人心,谎言可以蒙骗一人一世,可以蒙骗世人一时.绝不可能蒙骗世人一世.公知有真假,日久必现.只要凭着良心支持自己认为对的人就好了.不要因五毛钱而贬了自己,贬了他人.   听说五毛是一种职业,那么在工作之余也可以凭自己的良心做出选择.假如我是一个五毛,我想我会为了五毛钱投甲方一票,因为这是工作,养家糊口,赖以生存.工作之余,我会为了良心投乙方两票,因为义大于利.

回复

2012-08-24

  公道自在人心,谎言可以蒙骗一人一世,可以蒙骗世人一时.绝不可能蒙骗世人一世.公知有真假,日久必现.只要凭着良心支持自己认为对的人就好了.不要因五毛钱而贬了自己,贬了他人.   听说五毛是一种职业,那么在工作之余也可以凭自己的良心做出选择.假如我是一个五毛,我想我会为了五毛钱投甲方一票,因为这是工作,养家糊口,赖以生存.工作之余,我会为了良心投乙方两票,因为义大于利.

回复

2012-07-14

介入社会!

回复

2012-06-14

无论怎样的公知,都比奴隶好

lamblord
回复

lamblord

2012-06-13

我说的是 罗斯查尔的评论。

lamblord

2012-06-13

好评,一语中的!

lamblord
回复

lamblord

2012-06-13

好评,一语中的!

2012-06-12

好文,见解深刻。 可惜国人愚知,还有投机取巧的秉性。所以极力而谋名,谋名而后鼓噪。名又怎么谋呢,拉一些屑小装腔作势顶礼膜拜,这也是媒体所热衷的做派,南周未能免,幸好还能保持点开放性。 无所谓真假,只问立场,讲亲疏,不求真,这里没有公知。

回复

2012-06-13

一个个道貌岸然,不过都是利益集团的代言人罢了。

回复

2012-06-13

现在还有多少人自比“士”,又有多少人爱惜自己的羽毛呢? 本质上讲,小区里的沙霸与大学里的学霸、垄断话语权者区别不大,都是扭曲制度下的产物和受益者。

回复

2012-06-13

我想,知识分子要有独立的人格,要有独立的见解,要能尊重自我的自由表达。然后是正义感与责任心,或者说担当。 或者说政府养着一群人,他们自称知识分子,滴水不漏占领着任何知识分子的空间,真正的知识分子又能在那里呢?

回复

2012-06-13

是不是太深奥了,我就没看懂。我无知还是...?

回复

2012-06-12

“立己”方能“立国”和“利国”

回复

2012-06-12

本以为是在讨论学问,却是在辩论政治。台湾,或者外国学人对大陆的偏见其实随着互联网和科技时代的到来变得过时。大陆主要是没有自由和民主,可这是渐进式的。

回复

2012-06-12

他们误用滥用知识的态度,扭曲知识来配合自己的立场,不是基于知识而坚持立场,反而是先有立场再用知识背书;二是他们习惯用非常激烈霸道的表达方式,不是用知识来讲道理试图说服,而是以知识做抬高身份的台阶,然后高高在上训话。

回复

2012-06-12

如果名和利是必然的,也应该让它有自由的土壤成长。南周应该是求真的。

2012-06-12

好文,见解深刻。 可惜国人愚知,还有投机取巧的秉性。所以极力而谋名,谋名而后鼓噪。名又怎么谋呢,拉一些屑小装腔作势顶礼膜拜,这也是媒体所热衷的做派,南周未能免,幸好还能保持点开放性。 无所谓真假,只问立场,讲亲疏,不求真,这里没有公知。

回复

2012-06-12

好文,见解深刻。 可惜国人愚知,还有投机取巧的秉性。所以极力而谋名,谋名而后鼓噪。名又怎么谋呢,拉一些屑小装腔作势顶礼膜拜,这也是媒体所热衷的做派,南周未能免,幸好还能保持点开放性。 无所谓真假,只问立场,讲亲疏,不求真,这里没有公知。

回复

2012-06-12

“最让我无法茍同的,一是他们误用滥用知识的态度,扭曲知识来配合自己的立场,不是基于知识而坚持立场,反而是先有立场再用知识背书;二是他们习惯用非常激烈霸道的表达方式,不是用知识来讲道理试图说服,而是以知识做抬高身份的台阶,然后高高在上训话。” 这 才是知识分子!

回复

2012-06-12

楼下说的是实践论啊。我认为讨论知识分子应该应该首先讨论知识,把自己对知识的定义说说吧: 首先,知识是逻辑的。中国的二维象形字相比西文的一维字母是带有图画色彩的,具体说它的道理可属于胡塞尔的现象学,缺点多多,如果不通晓西语,不认识西方宗教文化和科学,以及两者之关系,遑论真理; 其次,知识是前瞻的。历史作为一种经验探索过程,总是为未来打基础的。所谓的唯古人论,历史是任人打扮的姑娘,是自欺欺人。 再其次,知识是人与世界之关系。宗教多半是内省的认识,基督教和希腊文化面向外界,所以萌芽出科学。如果知识分子只注重文字载体的语言学,则创新不了多少知识。

回复

2012-06-11

知识分子,或者公共知识分子,叫什么并不重要。这个称谓是由民众来判定的。我感觉对那些伪知识分子大可置之不理,一般而言他们不会产生很大的影响力。但是如果产生很大的影响力,这本身也值得我们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