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嘉诚:家产易分 人脉难传

“首富先生”分身家的方案几乎按照两个儿子的个性“量身定做”,但并没有提及孙辈。当有形的资产完成交接,包括政商关系等无形的财富能否顺利传承,仍是一个未知数。

责任编辑:张华 肖华 助理编辑 温翠玲 实习生 冯叶

“首富先生”分身家的方案几乎按照两个儿子的个性“量身定做”,但并没有提及孙辈。

李嘉诚基金会目前管理的资产超过500亿元,被称为李氏“第三个儿子”。

当有形的资产完成交接,包括政商关系等无形的财富能否顺利传承,仍是一个未知数。

“经商做事循规蹈矩的李泽钜与香港政商界的关系比较和谐,但很难说有重要的话语权和影响力,而性格西化、不太注重传统的李泽楷,并不很在乎方方面面的关系。”

李嘉诚有形的资产将完成交接,但包括政商关系等无形的财富能否顺利传承,仍是一个未知数。 (CFP/图)

市值约1万亿港元、分支机构遍布53个国家、关联公司超过90家、拥有逾23万雇员的巨型商业王国,正在进行关键权力的交接。

2012年5月25日,84岁的亚洲首富李嘉诚,首度将隐秘的分家方案公之于众:庞大家族企业的权杖将移交给已经48岁、在长江集团干了27年的长子李泽钜;留给次子李泽楷的则是“超过其现在身家数倍的资金支持”;而他的“第三个儿子”——李嘉诚基金会,则交由两个儿子共同打理。

在3月初发布的福布斯全球富豪榜上,李嘉诚首次跻身前十,以255亿美元(约2000亿港元)的资产位列第九。

本命年“软着陆”

李嘉诚还特别提到对李嘉诚基金会的安排。这家成立于1980年的公益基金,目前管理的资产达83亿美元(约525亿元人民币),被李嘉诚称为他的“第三个儿子”。

李嘉诚的公开宣告,并未给“长和(长江实业+和记黄埔)系”带来巨大震动。

在银行和高档地产林立的香港中环地区,皇后大道横贯其中。李嘉诚的长江集团,占据着2号门牌号码,1号是他亲密的生意伙伴——汇丰银行总部。

2012年6月1日下午5点,分家方案曝光一周后,长江集团大厦平静如常,70层高的玻璃幕墙通透明亮,一名巡逻的保安对南方周末记者说,“所有人都在好好上班”。

亚洲首富李嘉诚在本命年意外公开分身家方案。 (CFP/图)

在港交所的交易平台上,0001号代码属于长江实业(长江集团的旗舰公司),以此为中心,李嘉诚发展出业务遍布地产、码头、电信、零售等领域的一个超级商业王国。一位普通香港市民的日常衣食住行,皆可通过李氏旗下公司提供的产品得到满足。

李嘉诚2001年接受《财富》采访时提到,彼时“长和系”的市值占港股总市值的15%,可谓举足轻重。截至2012年5月,“长和系”市值的万亿港元,占港股总市值的比例近5%。

福布斯全球富豪榜给这位亚洲首富个人资产的最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网络编辑:上官兰雪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参与评论


精选评论 (24)


回复

2014-01-17

我把它看做是,中国的吸血鬼、骗子和投机者!

回复

2013-11-08

华人富豪大部分的主业集中在地产、快速消费,很少从事制造业,百年老店很难!

Passion杨
回复

Passion杨

2012-06-12

范鲁贤则认为李嘉诚的独特性在于“对事物发展方向了然于心”,支撑起这一点的,是其对世界的好奇和开放心态。李氏称自己也是一位“80后”(调侃语,意指超过80岁)依然坚持每天阅读科学、经济、政治和哲学方面的著作,他最近正在阅读的,是一部关于明朝宰相张居正的传记。

回复

2012-06-10

儿子永远活在父亲的光环之下永远也成长不起来!

回复

2012-06-10

AS

回复

2012-06-08

这里面有吸取何鸿燊和霍英东遗产风波教训的因素吧

回复

2012-06-08

这里面有吸取何鸿燊和霍英东遗产风波教训的因素吧

回复

2012-06-08

这里面有吸取何鸿燊和霍英东遗产风波教训的因素吧

回复

2012-06-08

“财产分配只是蜗牛头上的一个触角,想让家业常青,创业者虚拟资产的传承才最重要,也是最困难的。”

愚公
回复

愚公

2012-06-08

人脉,人脉!小李们还要向老李学习啊!

回复

2012-06-08

@怡心小栈:李嘉诚就象一本百科全书,多少页都翻不完。这样的巨人,一定会有隐晦面的。但仍然让人敬重,确实太多东西值得学习了。

回复

2012-06-08

好可爱的“80后”。

回复

2012-06-08

本来就该因材施教,因人分钱!

回复

2012-06-08

weishenm buneng pinglun ne ?

回复

2012-06-08

在3月初发布的福布斯全球富豪榜上,李嘉诚首次跻身前十,以255亿美元(约2000亿港元)的资产位列第九。

回复

2012-06-08

继承后只有进一步发扬才算是继承,否则就如拾人牙慧,味同嚼蜡,没什么趣味可言。先天的机遇和条件把握好了赋予自己的灵魂和眼光照样了不起。

回复

2012-06-08

儿孙自有儿孙福

回复

2012-06-07

。。

回复

2012-06-07

懂得自己输得起也是一种重要才能

回复

2012-06-07

121